<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black; font-size: 18px;"> </b><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size: 18px;"> 从“父亲节”羡慕别人晒父爱、晒给父亲的礼物到渐渐习惯父亲的离去,经历了十多年的光景。但某个时刻父亲的身影仍会“倏”地浮现在记忆中,想到再也不能叫声“爸爸”,再也不能尽一份孝心不免有些惆怅。又是父亲节,整理旧文,纪念我们亲爱的父亲。</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black;"> 慈爱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black;"> </b><span style="color: black;">父亲是个慈爱的人,他对子女的宠溺,尤其是对女孩子的宠爱在村里几乎无人可及。他的口头禅是:“女孩子不能骂,骂了会皮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black;"> 因此,和一般人家里重男轻女不同,我们家女孩子很尊贵,唯一的男孩——哥哥倒挺经常挨骂,或许他觉得男孩子要严格要求女孩要贵养吧。也正是在父亲的宠爱下,我们家姐妹个个都很有性格,妈妈常说:“你们这坏脾气都是你爸宠出来的。”在我的记忆中,和父亲在一起的几个场景印象尤为深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black;"> 场景一:挽着父亲的手走在街上。小时候,我喜欢挽着父亲的手,只要走在父亲的身边,我一定是挽着父亲的手蹦着、跳着。记得一回去学校帮老师改试卷,迟回家,爸爸来学校接我,我就挽着父亲的手臂边走边叽叽喳喳地汇报改卷的情况,考试的成绩一起穿过那条长长的小巷、空旷寂寥的大街回到家中,至今父亲那温暖的手心一直留在记忆中。长大后,父亲喜欢去“老人会”打些小麻将,我们姐妹奉母亲之命去叫父亲吃饭,明明可以挂个电话,我们也要到“老人会”一左一右地挽着父亲的手穿越整条大街回到家中,那时,父亲的脸上总是笑眯眯的,一边和乡邻们点头问好,一边听我们姐妹说说笑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black;"> 场景二:父亲的吻。农村的父亲往往比较粗线条,疏于情感的表达。而父亲却是极为细腻的人,从小到大,我都习惯了父亲的亲吻。小时候赖在床上不起床,父亲总用他脸上短短的微微有些小刺的胡须扎我的小脸,慈爱地说:“小懒虫还不起床?”我就“咯咯”笑着起床了。长大离家后,偶有假期回家,或乘车或自己开车,父亲一定在车站或家门口迎接我们。跳下车,等待的还是父亲的亲吻,直至我们姐妹都已经升格为母亲之后也依然如故,我只要一下车就习惯性地把脸贴过去等父亲亲。甚至在他弥留之际,我们姐妹伏在父亲身上小声地呼唤“爸爸,爸爸”他也努力作出亲吻我们的口型,只是他早已力不从心了。这也成了我们姐妹最美好而又心酸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black;"> 父亲的慈爱不仅表现在对子女上,对孙辈更是宠爱有加。我们家流传着这样的段子,父亲早年去医院上班,总是把当时五六岁的大侄女带去,大侄女有个特点,只上自家的厕所,因此,当她要如厕的时候,父亲就又背着她走好长的一段路回到家中,然后再背回去上班。母亲为此说他。他便说:“孩子不愿意,自然有她的原因,不能勉强。”所以两个侄女最亲的人就是爷爷奶奶,和哥哥嫂嫂反倒没有那么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果你认为父亲只是一昧地宠孩子,那你就错了。父亲是最会懂得教育孩子的人,从小到大,我最怕的人也是父亲。只要父亲一个脸色,我们就知道肯定做错了什么,然后就乖乖地、一声不吭地站在一旁去了。在我心中,父亲就是个教育家,他深谙教育之道,他对教育的理解和他的教育理念远超我这个从教三十多年的教育工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black;"> 教育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black;"> </b><span style="color: black;">很早以前听到一个词汇——“人本”。那时不解何意。当我真正理解这个词语的时候,我发现父亲一直以来都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问我们家里什么最尊贵,那一定是“人”。在我们家里没有什么比人更重要了。我们家有这样的家规,那就是无论是谁不小心打破了碗碟,妈妈都不能开口骂孩子,不然爸爸会生气。爸爸有一句名言:“孩子打破碗碟已经很害怕了,还骂干什么,又不会把碗碟骂回来,只会让孩子更害怕。”早些年,家中经济极为困难,父亲常年生病、住院,家中只靠母亲一人劳作支撑,即便是一块碗对我们家来说也是很贵重的器皿,但在父亲心目中碗碟之类的和孩子相比就不值一提了。所以父亲的教育理念也成了我们家的家风或者说传统,直至现在,父亲不在了,母亲也总是说:“孩子,什么都是次要的,只有孩子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家中的宝。”这一点,我们一家都有共识。多年前,我的婚姻解体,父母对我的叮嘱就是什么都可以不要,孩子一定要带在身边,遵照父亲母亲的指示,儿子一直和我相依为命,是我心头最重要的宝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black;"> 父亲很重视教育,早年父亲患病,家中经济十分困顿,但父亲、母亲仍把我们姐妹一个不落地送进学校接受教育,甚至在我小学毕业之际,就把我送到城关读书,使我成为村里第一批到城关读书的孩子。多年之后,两个侄女小学毕业之后也都先后来到了城关中学就读。父亲心目中,城关的教育质量一定会比农村的好些。这也成了他和母亲咬紧牙关克服困难送我们到城关就读的动力。乃至后来两个侄女高考,父母都以七十多的高龄来城关陪读,直至她们考上大学。虽然我和侄女也都只是考上师范学校和普通的大学,但父母对教育的重视却在我们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所以,我们永远感恩父母。而两个侄女也特别孝敬爷爷奶奶。</span></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教育还表现在他对子女极有耐心,他始终觉得孩子在某个阶段犯一些错误是可以原谅的,他也相信自家的孩子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所以当我们犯错的时候,他很少声色俱厉地批评或训斥我们,总是和颜悦色地和我们讲道理,等待我们自己明白事理。这一点我们姐妹和父母比起来都逊色很多。我们姐妹时常大声地批评或训斥孩子。每每这时,父亲便说:“你们这是怎么啦,一个孩子就不能耐心点吗?你们小时候我有这样对你们说话吗?”每每这时,我就不能不佩服父亲的耐心。</p><p class="ql-block"> 爸爸虽然很少动怒,但他一旦动怒,我们姐妹就紧张不已。</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被父亲打骂过一回。大约是六七岁时,二姐和邻居的几个女孩到一个潭边捡沙螺,我也跟去了。说是潭边,水其实蛮深。那个潭在村里人的传说中是一个“龙潭”,里边住着一条龙,还有一个洞据说可以直接通到北京,隐约中似乎还传闻那个潭曾经吞没了乡里几个人的生命。总之这是一个有几分神秘色彩的潭。等我和姐姐捡了大大小小的螺回家之后,不知怎的被父亲知道了,那是我记忆中父亲第一次对我们姐妹发火,爸爸好像刚下田回来,头上还戴着斗笠,他的脸色很难看,大声地训斥我们:“怎么就那么贪吃,为了几个螺,竟然敢到那么危险的地方。”说着,还摘下头上的斗笠在我和姐姐身上各打了一下。而我和姐姐自然是一声不敢吭,从此再也不敢去捡螺,更不敢去那个地方了。这似乎就是我记事以来唯一一次被父亲责骂并且挨打的情景吧!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回被打的是大姐。大姐是我们家的核心人物,她年纪比我们大了些,早懂事,早早地就替父母分忧解愁,我从小就是大姐带大的,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姐姐也被父亲结结实实地敲打了一下。说来话长,我们家的后面有一块空地,每到春节的时候,总有很多人围在场地上打牌、赌博,我们姐妹很少参与,妈妈也从来不去看。但有一回,大姐不知是一时兴起还是一时好奇,居然也挤入人群中压了几元钱的赌注。正巧被父亲看见,被父亲站在身后狠狠地敲打了几下,那还是春节期间,看着父亲严肃地脸,我们知道这回大姐闯祸了。从此,我们姐妹再也不去凑那份热闹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父亲对我们的教育是有原则的,在他心中自有一把标尺。而他的这把标尺,在我现在看来极符合现代教育理论。他懂得什么是该抓、该管,什么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我记得师范读书时期带一个同学到我家住宿了一个晚上,回来的路上。她很羡慕地对我说:“你们家气氛很好,真的是父慈母爱,让人很自在。”我相信她说的是真话,因为类似的话我听很多同学讲过,他们也都喜欢去我家,喜欢和我爸聊天,听我爸讲道理。她们觉得和我父母在一起很舒适,父母营造的这个温暖的家是我成长的乐园。</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black;"> 智慧篇</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black;"> 我的一位小学老师也是我的好友,他对我说:“你爸是我遇见的最智慧的家长。”我很感谢他对父亲的高度评价,而我也相信父亲配得上这样的评价。在我们兄妹心中,父亲是极智慧的一个人,我甚至觉得他蜗居乡野一定有几分寂寞或者说孤独,因为他对世事的洞察远超身边的人,在他的内心深处有一个高远脱俗的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black;"> 父亲没进过一天学堂,却能识文断字,全靠自学,后来还当上了大队支部书记、卫生院院长,并且口碑很好。这一方面是缘于他的人品,另一方面是源于他高度的智慧。父亲口才极佳,妈妈曾经不无自豪地对我们姐妹说:“以前大队集会你爸在台上讲话,下面群众都静悄悄地认真听,没有一个人说话。连省文联下放下来的老许阿姨(爸、妈的好朋友)都说你爸的口才比张叔叔(</span><i style="color: black;">老许阿姨的先生,福州下放到赤溪的原省文化厅干部</i><span style="color: black;">)好。”所以现在有人夸我口才好,我总忍不住想:或许这一点我还真遗传了爸爸的基因。不免有些小得意,同时也在心里深深地感激父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black;"> 父亲看问题很长远。他身体不好,曾常年住院,病好出院后身体也很瘦弱,但他却是我们一家的主心骨,母亲对父亲是无限地崇拜和无条件地遵从,她是父亲意愿的最好执行者,所以我们姐妹都说爸爸妈妈是天底下最好的搭档。不仅如此,在我们家族乃至左邻右舍心目中,父亲都是很有威望的一个长辈,家族中有什么事情,邻里之间有什么纠纷,人们总喜欢找父亲商量,听取父亲的意见,最终也一定能够有一个好的方案与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black;"> 父亲的智慧还表现在他达观的生活态度上。他身体不好,中年患病,但他从不怨天尤人,相反,他很感谢病魔放他一马,能够让他看到子女长大成人;他从小丧父,但他始终心怀感恩,感谢大伯父对他的鼎力照顾,感谢奶奶的慈爱与悉心抚养;他和母亲相濡以沫,虽然偶尔他也会控制不住情绪和母亲吵上几句,但冷静下来,他总是充满感激地说:“你妈妈是这个家的大功臣,没有你妈妈就没有我们这个家。”所以,在爸爸妈妈的影响下,我们姐妹总是快乐地成长,家中曾经经历的困难没有在我们心里留下任何的阴影。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长大后,父亲也依然是我精神上重要的依靠。一件事始终铭刻心头:早些年,我在家门口被抢劫了,手臂脱臼,更糟糕的是有了心理障碍,整整一个月不敢下楼梯,一闭眼都是被抢劫的镜头回放,母亲放下家中的事务来陪伴我,照顾我,父亲因为要上班不能放下手中的工作,但他知道我的心理后,每天挂电话给我,给我做思想工作,我记得父亲在电话里说:“孩子,这世界有坏人,但好人还是占大多数。所以,你要克服自己恐惧的心里,慢慢地走出去,试着去上班。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这对你不好-----”奇怪,听着话筒里传来父亲温柔慈爱的话语,我的心渐渐地恢复了平静,我试着走下楼梯,慢慢地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父亲是我的心理咨询师。</span></p> <p class="ql-block"> 父亲不仅是我最信赖的人,更是叔叔最信赖的人。叔叔其实是表叔,但和父亲好的比亲兄弟还亲。我们都玩笑说:“爸爸是叔叔的精神导师。”叔叔在我们姐妹心中是事业有成的一个人,但他却十分重视父亲的意见,他早年毕业于集美财校,先后在市财政局、市工商银行工作,但他在工作、生活中有什么困惑与烦恼,一定事无巨细地倾诉给父亲听,每每叔叔回来,他和父亲总要交谈到后半夜,叔叔极为重视父亲的意见,他说:“我最尊重的人就是我表哥,最信赖的人也是我表哥。”后来父亲走了,叔叔悲痛万分,他说:“表哥走了,以后有事情也不知道找谁商量了。”直至多年,谈起父亲的离去,他依然难过,不能释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老家邻居有一个嫂嫂,她时常到我们家中和爸爸妈妈聊天。她说:“叔公是极好的人,有什么不开心的事,和叔公说说就化解了。”所以对于父亲的去世,她也是极为惋惜。我自小离家,在家的日子也屈指可数,但每每回到家中总能听到左邻右舍对父母的称赞,我们姐妹都为有这么好的父母自豪,也感到惭愧。和父母比比,我们的境界低了许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black; font-size: 18px;"> 提起笔写父亲,不知不觉,许多往事涌上心头,父亲的点点滴滴,父亲的言行举止仿佛都在眼前,如果真要一一记录只怕是要絮絮叨叨写上许多许多,那样,父亲若在天上有知恐怕也会说我太啰嗦吧!那么就先写下这些小事权当是我对父亲思念与表达吧,愿我们亲爱的父亲在另一个世界幸福安康!</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black;"> 后记:这篇文章写于多年前,如今重读,父亲的形象仍旧历历在目。不知不觉,我们兄弟姐妹也都到了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年龄,经历人生风雨的洗礼,愈发感恩父母曾经给予我们的庇护和原生家庭的温暖。父母之爱、手足之爱、亲人、朋友、同学、师长之爱是我们面对人生风雨的底气所在。永远怀念亲爱的父亲,愿辛劳一生的母亲健康快乐,安享晚年!愿普天下的父亲、母亲幸福安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