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海意境随笔:恬淡的意蕴

黄玉海艺术交流

<p class="ql-block"><b>恬淡的意蕴</b></p><p class="ql-block"><b>黄玉海/文</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相对于喝茶,我更倾向于喝白开水。我总觉得,喝白开水有一种真水无香的恬淡的意蕴。</p><p class="ql-block"> 生活有时像白开水,你总想在里面加上一些什么,让生活变得别有滋味。而无论哪种饮品,都离不开水,饮茶也是如此。相对来说,水是饮品的源头,即便是茶,也只是一种调剂品,在水中添加的佐料,饮用时,只是在水中增加了一些别样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是茶让水拥有了茶的韵味,让水拥有了一种生活的品味。喝水时,你可以痛快地大口喝,平平淡淡的,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滋味。而喝茶时,却需慢慢地品,慢慢地品出一种人生的滋味,一种茶香的韵味,一种人与自然悠然相处的融洽意蕴。</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词语叫茶禅一味,是说品茶和参禅一样,都是需要静下来用心去感悟的。水是生活,茶是道韵,禅是感悟,茶禅一味则是心弦的律动,一种生命意境。</p><p class="ql-block"> 能将品茶和人生感悟完美地结合起来的人,无疑是有内在禅机的,而对禅机的形容,则需要一种适宜的才情。才如同茶叶,情如同一杯有温度的水,将茶放入水中,于是才情就产生了。腹有诗书气自华,才情让生活富有了诗意,也拥有了许多人生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一杯茶中,沉淀着岁月,孕育着文化,浓缩着性情,澄澈着品性。茶产之于大自然,其破混沌而出,汲取天地之灵气应运而生,经四季冷暖之变化,昼夜阴阳之浸润,化生为道之一种,演绎着一种道韵的蕴生。于是茶中有了道韵,有了药性,有了世态炎凉阴阳平衡,也有了因地制宜的水土特性,而更有其独抒性灵的气质才情。品味茶,如同品味出另外一种人生。人与茶的共鸣,是心灵畅游于天地之间的畅叙幽情,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生命意境。</p><p class="ql-block"> 相对于喝茶,人更多的是喝水。水是生命之源,水的味道,也是原滋原味的生活的味道。如果说生活是平平淡淡的,从平淡的生活中,品咂出生命味道的人,才是真正懂生活的人。赋予生命一种原滋原味的生活,从中品味人生的不易,并从中超脱出一种冲淡的生命意蕴,感受那种真水无香的恬淡,生命中,还有什么不能通达的呢?</p><p class="ql-block"> 人只有在品味到那种恬淡的意蕴,再品茶时,人的性情,与茶的性情,才能够更为深刻地产生共鸣。人在没有接触到茶之前,味蕾是纯净的,如同一个在原滋原味的生活中保持着真性情的人,与一个没有添加其它香料,没有打农药上化肥,没有环境污染的茶,彼此在一杯水中发生了生活的碰撞,碰撞出了心灵的火花,那会有多少才情来进行赞美?那是一种纯天然的赞美,是一种生活中原滋原味的赞美。</p><p class="ql-block"> 一个生命通达的人,与原滋原味的生活的距离,是一泓山泉水的距离。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茶。人与山水的相适,茶与山水的相依,生活在相同环境的人与茶,也彼此脾性相适。于是,用同一种环境下的山泉水,泡出当地茶的味道,让当地的人来喝,是一种最质朴的生活,也是最真实的,最有意境与韵味的生活。只是,那些买茶的人,而不是采茶的人,又有几个能够品味得到呢?如此,品茶的意境,便打了许多折扣,也就缺少了其中的道韵与禅机。</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喝酒怡情,喝茶养生,酒要找对的人喝,茶要给懂的人品。喝酒的人,喝着喝着就投缘了,开始放逸性情,称兄道弟。酒桌上能搞定的事,那都不是事;然而酒桌上谈的事,往往又都不算事。酒桌上喝不痛快,就都放不开,不能说是感情到了;而一旦喝得高了,又往往会糊话连篇,当不得真的。所以有句话叫酒桌上不谈事,只谈感情。事和情连在一起,感情有了,事就好办了。而酒桌上喝高的人,事后清醒过来,酒桌上所谈的事也就可能忘了,况且太过随意,缺少理性,所谈的事也需要清醒之后仔细斟酌的,因此酒桌上谈的事又十谈九不成。虽然事情未必谈成,可是感情有了,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时间久了,彼此了解了,所能合作的机会也就逐渐多了。所以和爱喝酒的人谈事情,往往需要一个契机,一个时间,一旦喝酒喝出了兴致,而又能够从酒品看出一个人的人品,那事情就好办了,起码觉得合作起来能够放心,有进一步合作下去的机遇可能。人常讲喝酒是要讲缘分的,喝酒喝的就是要有那股爽劲,那种痛快的放下心头事的轻松感觉;如果心头事都放下了,落得一身轻松,倒也不失为一种豪情,一种心性洒脱,人要的是一种通过喝酒让人心气顺畅的豁达的感觉。如果心中有事,喝酒是喝不尽兴的,人也就显得拘泥了,喝着喝着便成为了一种虚与委蛇的应酬,也就失去了喝酒尽兴的那种洒脱的精神意蕴。所以喝酒也有纯粹为了感情与谈事情为主之分,为了感情喝酒,是不谈事的,也不需要顾虑什么,只要感情到了,就是好兄弟,以后好兄弟的事情,也就是自己的事。</p><p class="ql-block"> 喝茶,也讲究一个缘分与机趣,一要是有缘分的人,二要是懂茶的人。既互相懂茶又有缘分,所能谈的话题也就多了,有时候妙语丛生,言语之间也就多了许多人生机趣。谈的是人生理想,生活情趣,品的是岁月感悟,生命意境。品茶,品着品着,心境也就豁然间开朗起来了,心性释然,心智凝练,心胸坦荡,心气舒展,生命的意境也就得到了一种意蕴上的升华。所以品茶的人聚在一起,品的不仅是茶,而是一种人生。人生能够与真正懂自己的人聚在一起,又何尝不是一种缘分呢?有缘分的人聚在一起做事,既有情致,也有乐趣。</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喝酒,还是品茶,都是为了找到一种真性情。人只有在真性情的时候,才能活出一种真实的自我,率意的人生。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日常生活中,喝着酒谈事情,喝少了没兴致,喝多了又误事,而一心想谈事情,又没了喝酒的情趣。既然喝酒不能尽兴致,还伤身体,于是许多人开始转向喝茶,开始注重并讲究养生。喝着茶,聊会儿天,谈谈事情,品味人生,既怡养身心,也不耽误事情,可谓是老少适宜,皆大欢喜。</p><p class="ql-block"> 茶多产于南方,由于南方多水,且水质柔软甜润,品茶时,便自有一样别致的韵味。也许正是因此,南方人多爱喝茶。而北方水质碱性大,且偏寒偏硬,北方人多喜饮酒。饮酒既可驱寒,也有温经活脉,激越性情,强身壮体之效,所以北方人多豪情。如果北方的人买茶,用北方的水泡南方的茶,其茶的性情韵味无疑已经不是原滋原味的了,已经是变了味了。而北方的人脾性与南方的人脾性又不相同,其饮茶时的脾胃适宜性也同样令人深思。在此种情况下,北方人喝茶,大约是一种生活调剂,将茶当作一种饮品来喝,其所谓养生,也只是相对性而言,并没有那么多实质性的讲究。既然如此,喝茶也就未必比喝白开水更为养生多少。</p><p class="ql-block"> 从养生角度而言,市场上许多茶往往并非纯天然的,多少放有些添加剂,长期饮用,并不一定利于养生。而有时自己也不了解自己的体质脾性,不知道是否与所饮用茶性相适宜,若是选择了不适宜自己体质的茶,不仅起不到养生的作用,还可能会适得其反。正是因为有这种顾虑,所以平时我更加倾向于喝白开水,简简单单地保持一种原滋原味的生活状态,并且从中品味心境的超然,一种真水无香的恬淡的意蕴。</p><p class="ql-block"> 生活,原本是平淡的。记得《再回首》中有这样一句歌词,“不管明天要面对多少伤痛和迷惑/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人生需要绚烂旖旎的色彩,当岁月潮涨潮落趋归于平淡,人的心灵最需要的往往是一种最真实的平淡,一种心性的洒脱与从容。</p><p class="ql-block"> 唐代禅宗高僧青原行在《五灯会元》中提出人生三境界:“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即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生活看似简单而平淡,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如果以平常心来看待,生活中看似平静,却也有着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因此,这种平淡,是一种经历了岁月沉淀,寓至味于平淡,是一种人生至味的清欢。</p><p class="ql-block"> 王安石《题张司业诗》中诗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人生“文似看山喜不平”,从平淡的生活中,品味出一种恬淡的意蕴,正如从一杯白开水中,品味出波澜壮阔,潮涨潮落的生命意境。其平淡,是一种“看庭院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的去留无意,宠辱不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2022年6月15日夜写于北京致远斋</b></p> <p class="ql-block">一片寻常的叶子,亦有其文化血脉</p> <p class="ql-block">时光如水,日渐平和的是一种心气</p> <p class="ql-block">有时看人仿佛很远,看云又仿佛很近</p> <p class="ql-block">黄玉海书法禅茶一味</p> <p class="ql-block">黄玉海书法紫气东来</p> <p class="ql-block">黄玉海意境诗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