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沙漠中也会有路的,但这儿没有。远远看去,有几行歪歪扭扭的脚印。顺着脚印走罢,但不行,被人踩过了的地方,反而松得难走。只能用自己的脚,去走一条新路。回头一看,为自己长长的脚印高兴。不知这行脚印,能保存多久?”</b></p><p class="ql-block"> ——摘自余秋雨散文《沙原隐泉》</p> 余秋雨的散文素以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读者喜爱。他的《沙原隐泉》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游记散文。主要写作者在敦煌境内的鸣沙山、月牙泉的游历过程,从而感悟出“人生、世界历史的境界,也如那奇景一般,那么曲折变化,跌宕起伏,那么令人感到艰难而又欣喜”的哲理。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这里曾经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了众多的文化瑰宝。 敦煌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莫高窟,还有“大漠孤烟、边墙障,古道驼铃,清泉绿洲”等多姿多彩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其中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就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 鸣沙山位于敦煌城南5000米处,因沙动成响而得名。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虬龙蜿蜒”,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汉代称沙鱼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绵亘40余千米,南北宽约20余千米,主峰海拔1715米,沙垄相衔,曲折回环。 山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 <p class="ql-block"><b>“上沙山实在是一项无比辛劳的苦役。刚刚踩实一脚,稍一用力,脚底就松松地下滑。用力越大,陷得越深,下滑也越加厉害。才踩几脚,已经气喘,浑身恼怒。……这儿可万万使不得蛮劲。软软的细沙,也不硌脚,也不让你碰撞,只是款款地抹去你的全部气力。你越发疯,它越温柔,温柔得可恨之极。无奈,只能暂息雷霆之怒,把脚底放轻,与它厮磨。”</b></p><p class="ql-block"><b> </b>——摘自余秋雨散文《沙原隐泉》</p> 鸣沙山并不高,从山脚到山顶的绝对高度应该不到二百米,似乎用沙丘来称呼更贴切一些。虽然不高,但是爬到山顶还是费些体力,沙子柔软,不好借力,用力一蹬,脚就陷了进去,就像踩进了棉花堆一样,颇有一种逆水行舟的感觉。 当我们来到山脚下开始爬山时,举头仰望,鸣沙山与天连接,气势凌人,高不可攀。等我们拿出架势憋足劲儿爬到半山腰时,一丝暮色悄悄飘来,如薄薄的轻沙漫舞在峡谷中、大山上。山不再威武雄壮,气势逼人。 <p class="ql-block"><b>“脚下突然平实,眼前突然空阔,怯怯地抬头四顾,山顶还是被我爬到了。完全不必担心栖宿,西天的夕阳还十分灿烂。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日夜的凤,把山脊、山坡塑成波荡,那是极其款曼平适的波、不含一丝涟纹。于是,满眼皆是畅快,一天一地都被铺排得大大方方、明明净净。色彩单纯到了圣洁,气韵委和到了崇高。为什么历代的僧人、俗民、艺术家要偏偏选中沙漠沙山来倾泄自己的信仰,建造了莫高窟、榆林窟和其他洞窟?站在这儿,我懂了。我把自身的顶端与山的顶端合在一起,心中鸣起了天乐般的梵呗。”</b></p><p class="ql-block"> ——摘自余秋雨散文《沙原隐泉》</p> 下山时,沙粒会随人流动,发出管弦鼓乐般的隆隆声响,真是扣人心弦。鸣沙山的奇特之处就是人若从山顶下滑,脚下的沙子会呜呜作响,沙随足落,经宿复初,此种景观实属世界所罕见。 在这里你不但可以随心所欲地爬山,而且回眸一瞬间时,不同的时间不同的高度,你会看见鸣沙山不同的风景。 太阳刚好落在山头,挂在树梢,夕阳淡淡的金色余晖正柔美地洒落,绵延起伏的沙山,茂密葱茏的柳树,古朴凝重的建筑都披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色,一派祥和,一派宁静。 一眨眼太阳下山了,但我们没时间感叹留恋,我们的遗憾被刚刚光脚丫踩进沙子的一丝滑爽,一丝太阳的温暖,一丝大山的冰凉代替。 暮色苍茫中,眼前是苍凉荒芜的沙海,跌宕起伏的沙山。微风拂面,轻轻的,柔柔的;细沙轻吻光脚,绵绵的,痒痒的;一行驼队远远走来,缓缓的,悠悠的,一摇一晃的;驼铃随风飘来,隐隐的,脆脆的,多么美好多么舒服多么惬意啊。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因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清代正名月牙泉。面积约8800平方米,平均水深4.2米。水质甘冽,澄清如镜。流沙与泉水之间仅数十米。但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盖,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这种沙泉共生,泉沙共存的独特地貌,确为“天下奇观”。 对于月牙泉在沙丘中经百年烈风但并不被沙掩盖的不解之谜,有许多说法。有人认为,这一带可能是原党河河湾,是敦煌绿洲的一部分,由于沙丘移动,水道变化,遂成为单独的水体,而且因为地势低洼,渗流在地下的水不断向泉中补充,使之涓流不息,天旱不涸。这种解释似可看作是月牙泉没有消失的一个原因,但却无法说明因何飞沙未能淤塞月牙泉。 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无论是从山顶鸟瞰,还是于泉边畅游,都会心驰神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就在太阳最终被鸣沙山挡在身后,鸣沙山又变成了平常时节闷着脊背趴着的山,我看到的是无数游客从山上滑冲而下的样子和他们兴奋无度的欢叫声。更多的游客蜂拥而上,有的是沿着专门为游客设置的梯子,有的脚力好,直接踩着沙子登顶。人们的喧嚣使得鸣沙山似乎颤抖了几下,唯有月牙泉一动不动。 黄昏已步入尾声,但夜色还有一段时间才降临。我从月牙泉西边沙坡朝上走,一块木雕之后,就是建筑群的西门,匾额上题写着“夕照”两个字,在傍晚的晖光闪着越来越微弱的光,有如青铜。过了这道门,眼前见到的就是月牙泉照片上和实景中的最高建筑物月泉阁和听雷轩,前者高三层,后者高两层。“月泉阁”匾额挂在二楼,正对楼下的清灵灵的月牙泉。月泉阁底楼是一座书画室,也可看成是书画展览室,展出或销售字画,几个工作人员在里面忙碌着。门上有一联,上联为“聚粒沙而成山无欺自安”,下联为“汇滴水以为泉有容乃大”,横批“山泉辉映”。在二楼面对听雷轩的那一面还题写着“第一泉”字样,意指月牙泉乃天下沙漠第一泉。 这些建筑的基本风格与唐朝建筑酷似,古朴,典雅,庄重,是建造者们精心的营造,与月牙泉和鸣沙山风景极为匹配,相得益彰。据资料记载,这些建筑群兼顾了建筑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也要考虑流沙与泉水的平衡。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借鉴了敦煌壁画的建筑样式,布局对称,采回廊环绕、楼阁层出。建筑群体的中轴线上是月泉阁和听雷轩,整个建筑群由三个相互渗透的空间组成。可以说,这组精美又不失壮美大气的建筑群,与流沙不落而是朝上,自古不淹泉池,以及千百年不干涸的月牙泉,共同组成了这幅人生图景,也可以是是自然景观与建筑共存的绝唱。 走出建筑群,夜色像一匹阴丹布一样飘来,覆在天地之间,逐渐由淡彩过渡到淡墨,最后将大漠所笼括的一切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两个月牙泉畔的亭台楼阁突然亮起了灯火。那样的突然,金黄,温暖,点亮了整个灰蒙蒙的峡谷。这灯火来的是那样突然,又是那样金黄,那样温暖,也好像一下子点亮了我们,亮在我们的远方,也亮在我们的心灵,就像我们一路苦苦追寻的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