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炸油粑粑</p> <p class="ql-block">骑干干马</p> <p class="ql-block">哥俩好</p> <p class="ql-block">闲聊</p> <p class="ql-block">看手机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屠夫</p> <p class="ql-block">来,我们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凉衣服</p> <p class="ql-block">乘凉</p> <p class="ql-block">青砖墙上的凌霄花</p> <p class="ql-block">惬意</p> <p class="ql-block">古凉亭里的纳凉老人</p> <p class="ql-block">砍柴回家</p> <p class="ql-block">歇哈气</p> <p class="ql-block">清白堂的留守者</p> <p class="ql-block">古村一角</p> <p class="ql-block">窗花</p> <p class="ql-block">热情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看电视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月光楼</p> <p class="ql-block">合力修鸭子</p> <p class="ql-block">古村一景</p> <p class="ql-block">不规则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巷子里闲谈</p> <p class="ql-block">守望</p> <p class="ql-block">剪红薯藤</p> <p class="ql-block">胆小猫</p> <p class="ql-block">福</p> <p class="ql-block">开心回家</p> <p class="ql-block">古村荷色</p> <p class="ql-block">古村荷塘</p> <p class="ql-block">努力的拍客</p> <p class="ql-block"> 高椅印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名远播。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高椅古村竟然是中国十佳古村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历史文化名村。名声如此显赫的古村被我们几个撞了个满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地貌奇特。高椅古村位于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的故乡——湘西南的会同县的高椅古乡境内。因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形宛如一把太师椅而得名——高椅。整个村寨共有五百九十多户两千两百多人,其中百分之八十五的村民为杨姓,系南宋威远侯杨再思的后裔,侗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道路错杂。有人介绍说,高椅古村分成了五个自然村庄,道路纵横交错,宛如网状,进入村中,如入迷宫,叫人找不着出路。有人说地形复杂,几百年来,这个村子因此从未受过土匪、强盗的骚扰,也许有点夸张,但因为路的大小、形状和走向没有规律,记忆识别不容易,我们半天的闲逛,确实没有走过同一条路,想走回头路也绝非易事,倒是真的。乡里人进城怕闷街,这下好了,我们城里人进村却要闷村了——神奇的高椅古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保存完好。很多古村古镇都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建筑被挤占,被取代,古建筑越来越少。或者在古建筑群里夹杂着现代的砖房别墅,可是高椅例外。放眼望去,清一色的青砖房或者木板房顶着“人”字形的青瓦背,在高椅里错落地静卧着,简洁,干净。跟周边的很多古村不一样的,这里的房子基本上都有人居住,有烟火气,自然腐朽与衰败的痕迹不明显,应该也是保存完好的一个原因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建筑独特。同是明清建筑,相较于洪江古商城,这里的窨子屋秀气很多,没有那么气派。相较于黔城古街的木板房,这里的木房子没那么高大,显得矮小,逼仄。但它们却不失属于自己的精致,细腻。大概跟网状的路有关,这里的房子很多都不周正,房子的墙壁都是钝角或者锐角,进出的大门也不在正中间,而是错落地安置在一侧的墙壁上,清白堂是这样,月光楼是这样,还有无名建筑也是这样。在国人审美理念里有堂堂正正,也有“歪”门“邪”道。这“歪”门“邪”道,有发财之意,也有聚财之意,这门安放或许也有此意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重视非遗文化传承。在古村的很多重要的路边墙上,装上固定的通知牌,把固定的活动名称、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内容向大家广而告之,让村民和游客知悉,以便准时观看。我们看到的就有“拦门表演”“阳戏表演”“傩戏表演”“包粽子活动”“抢鸭子比赛”“斗牛舞”。定期表演,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能让这些非遗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高椅,并不热闹。村门口只有几处摊位,来来回回的也只有稀稀拉拉的十几二十来人。村子里,能看到的村民并不多,有的闲聊,有的纳凉,有的做点家务,有的洗衣服,有的打理秧苗,有的扛着柴火回家,且老人和妇女居多,青壮年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高椅,没有城镇的喧闹,没有都市的繁华,但是,她却没有失去她的生机与活力,荷塘的蛙声为证,田田的荷叶为证,亭亭的荷花为证,青砖墙头热烈的凌霄花为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锣鼓声响起来,高椅就热闹了;逢年过节,在外打拼的高椅人回来了,高椅就热闹了——我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