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班车师傅话客运

老右玉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右玉县首位班车师傅王福成2022年6月摄</b></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元月七日一大早,朋友张壁驾车,我俩一起从市里回右玉,人家没有半点做的,纯属帮我出车,我回去主要是想找有关人员了解一下过去右玉饼儿匠们的一些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采访对象其中有曾经开班车的王福成师傅,他的父亲王仲过去做缸炉饼在当地非常出名,当我和王师傅拉呱完他父亲的事后,张壁又与老人聊起原县运输公司,因张壁任县经贸委副主任期间,他们彼此就比较熟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师傅今年82岁,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始终没有离开过交通战线,耍了一辈子汽车方向盘,可以说他就是右玉交通的活字典,从他俩简短的交谈中,我得到了一些十分有价值的历史交通信息,听到了一些连县交通志都没有记载的重要事情,对我来讲,真是风刮帽子扣麻雀——意外收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本打算很快另找时间与王师傅好好聊聊过去右玉客运方面的事情,因为疫情七搁八兑拖了近半年,5月22日我回右玉,26日与他二儿子王涛取得联系,第二天后晌两点半我驾车再次来到银河小区王师傅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头天,他儿子告诉了我要去他家的消息,吃完晌午饭他没歇晌,翻箱倒柜把所有的获奖证章和证书找出来,整齐地摆放到茶几上,他泡了好茶,拾翻出好烟,在家伺迎着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进门他拉着我的手,把我让到了沙发上,将水杯置于我面前,让我好生感动。我翻看了他的证章证件,得知他曾荣获过全国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安全模范驾驶员、雁北地区先进工作者,连续多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劳动模范。我仔细认真看过,对眼前这位耄耋老人顿生敬意。</span></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国工会积极分子证章<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国工会积极分子证书</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国工会积极分子证章</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国工会积极分子证章背面</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全国总工会积极分子证书1983年</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西省安全模范驾驶员证章</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西省安全模范驾驶员证章背面</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西省交通安全驾驶员1989年</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西省劳动模范证书1981年</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山西省劳动模范证书1985年</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雁北地区模范驾驶员证书1989年</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右玉县委、政府奖章1984年</b>右玉县委、政府奖章1989年</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右玉县委、政府奖章1989年</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右玉县振兴经济突出贡献奖证书1985年</b></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后,我为老人拍了照片,将证章、证书进行了逐一翻拍,待老人拾掇起东西,我俩正式进入了要聊的话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师傅说,他是1962年9月到县交通局参加工作的,开始为乡村道路领工员,第二年,13县所有的汽车都归回了雁北运输公司,右玉县交通局的四部吉尔163也不例外,局里大部分年轻职工也随之到了雁运。他刚去当汽车助手,月工资38元。1964年底,他正式考取了驾驶执照,之后成了替班儿司机,即那位师傅临时有事,他替人家开车,干满两年后,经公司考核合格,才算正式顶起了车,月工资涨到42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候,雁运拥有一千五百多职工,370多辆汽车,属正县级单位,书记车永顺,经理刘鸿吉。当时的雁运担负着13县的全部运输任务,只是有铁路的县,因有铁路运输,像天镇、阳高、山阴、怀仁、朔县等县,运输任务相对小一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全区最难跑的线路是大同到灵丘,这条线路全长171公里,途经强风岭和翠屏山,傍山建路,山大沟深,路面狭窄,路一侧便是万丈深渊。而跑这趟线路的往往又是刚掌车的年轻人,他们开的车恰恰又是别的师傅替下来的烂忽塌(破车)。因此,路途经常发生各种事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次,年轻司机牛润林车行到浑源后石沟一座转弯桥上,由于目测桥的弧度不准,没把握好方向盘转动量,连人带车栽进河里。多亏桥只有两米多高,人倒是没事儿,可7吨咸盐即刻被水冲化,没多大功夫就剩泡了水的空麻袋。初冬时节,他妈头天给送去崭新的棉衣棉裤,结果第二天就出了此事,他又冷又怕,桥上嚎了半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师傅虽未发生过事故,但小的刮蹭也是常有的事情。不过,几年下来,他经过浑源深山大沟的考验,岱岳三道弯的凶险磨练,使他练就了一手过硬的驾驶技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师傅在雁运期间,无论遇多大的困难,他都能克服,受多大的罪,他都能忍受,想的是到头来给女人娃娃转个市民户。结果,等了几年没有半点指望。当时雁运的年轻司机大多数就像王师傅这种情况,人们一看农转非没他们的份儿,就纷纷提出调回本人所在县的申请,组织考虑到他们的实际困难得已获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2年初,王师傅调回了本县运输公司,开了吉尔157货车。当时运输公司共有货车16辆,承担着全县各项运输任务。那时的货运司机,是最吃香的职业,就连公社书记、科局长们也不免溜舔(溜须)他们往家捎点儿东西或出门儿捎个脚。一般干部有求他们有时都不大理涮。他给我讲了这样一个悲惨故事,说上世纪70年代初一个大冬天,文化馆有个干事叫麻生富,高家堡下乡已住了一段时间,因天下雪一时回不了右玉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天,县运输公司刘镜开车给高家堡粮站送粮食,他得知后立即跑到粮站,等缷完货,跟人家说下乡遇上特殊天气回不了县城想坐坐车,说死说活人家不答应,说他还要去元堡煤矿装煤。后来,麻生富不死心,疾跑带岗(跑)上了胡村梁,没一会儿,刘的车装煤返回,他远远瞭见车便扇手,结果人家没给他站,他急了,杀开劲追上汽车,手没抓好车拦板,后崩蛋摔在了钢板一样的冻地上,刘镜从车镜里眊见躺倒在地的他,立即停车将他扶在煤车上,走到半道上,刘列回头从驾驶室后窗眊,见他睡在煤上一动不动,进了油坊,车开到卫生院门前,喊出医生一看,人早已死去,冻成硬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右玉历史上因交通不便,上世纪50年代初将五区的9乡48村划归山阴县,将好诞诞的一块玉井大煤田给了人家,70年代仍受交通影响,干部下乡死于非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解放初期更不待说,那时右玉人们的出行,仍以徒步为主,上呼市需三天,下大同得两天半,山里的老头老太太有的一辈子没进过个右玉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4年右玉城至大同修通了简易公路,雁运才在右玉城南门内首建汽车站,当时拉客人的车就像如今拉大牲口的高拦车一样,以货车代客车。以后,随着客流量的增大,雁运又将隔日一班改为右玉、大同同时对开客班。根据需要1958年又在城南门外建起了像样的汽车站。这种单一的右玉至大同的客运状况一直持续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右玉长途汽车站1958年建</b></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师傅记得清楚,回县后的一天,他从大同拉回木头车停在油坊西街,欧家村公社书记李美跑到他跟前说,王师傅我们有20多人到平鲁参观完坐雁运车刚下油坊,想坐你车回城里,他说,我车装满了木头,坐三两个人可以,坐那么多人我不敢拉,他俩正说话中间,只见一老头拉开小轿门大大咧咧坐了进去,他一看这阵势,管你同意不同意,人是拉定了,他知道人家是大圪蛋(当官的),可自己人脆(胆小)又不敢问人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在半道上,他觉的这老头儿好像在哪儿见过,思谋了半天,忽喇八(忽然)想了起来,他在阳高住站期间,曾在西门大剧场听过他的报告。他冒昧地问,您是不是阳高的张书记?人家说,是呀!你是怎知道的?他说在雁运开车时,阳高住站曾听过您的报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家跟他说,我已经调到你们右玉工作啦,今天我带公社书记们到平鲁参观,到了油坊没法儿回城,只好搭乘你车,你拉了那么多木头,上面又坐了这么多人,这是很危险的,同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这一问题很快将会得到解决,我已跟地区领导打好招呼,下次省里只要分配我区一辆客车都会给右玉的,不然倒县城,单位搬到油坊,干部家仍住老城,没个交通工具,干部职工不方便呀!下车后他悄悄问李美,此人来咱县干什么?李说是县革委主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跟张光熙主任聊完客车没接多长时间,交通局长刘正忠就到运输公司物色客车司机,并说张主任已经从地区打闹回客车指标,县里委托他选拔一名技术过硬,思想品德好的司机开客车。因为这是右玉县第一辆客车,运输公司司机大家都有想法,后经职工讨论,公司领导推荐,初步确定了三名侯选人,刘局长跟张主任汇报后,最后才确定了王福成。选拔一名客车司机的程序,赶上提拔一位局级干部严格,足见当时客运工作的重要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2年9月,物质局会计王立业带领王师傅下太原客车制造厂,接出一辆45座的解放牌客车,价格不足4万元。自此,右玉大地上第一次奔跑起自己县里的客车。群众们稀罕,他和助手更是喜爱有加。每天早上他提前一小时到岗,先给“爱车”做“体检”,对车辆进行油路、电路、冷却水、轮胎气压的检查,确保车辆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助手车里车外擦抹的比净霸(干净)女人的柜顶还亮。</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右玉至威远车票1973年</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右玉至油坊车票1973年</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右玉至油坊汽车票70年代</b></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客车的营用线路是:单日上午跑元堡子,双日上午跑高家堡,每天下午跑威远,因为,威远正在修建常门铺水库,来回走窜的人们特别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过去,右玉的乡村道路非常糟糕,春期道路翻浆,像元堡子公社西洲里路段简直无法行驶,车旱住他常进西洲里的社房里给公社书记马有打电话,只要接通电话,马书记很快就会派拖拉机将其拽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暑期里,他最怕天下雨,一发洪水杨村河和威远东大河的二道河肯定过不去,那就得找杨村公社书记赵存和威远公社书记刘建英,那个时候的公社书记没一点架子,我一个客车司机,无论找到那个书记头上,他们立刻就会帮你解决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当时县境内跑客运,只有这么一辆“宝贝”,所以,显得特别忙。它除了服务于广大群众的出行,还要配合县里的各项集体活动,那时候右玉是全区学大寨的先进县,县里三天两头各公社搞学大寨参观拼比,隔三差五还拉公社和大队干部到大寨参观,或到外县取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年,县委副书记张日明,带领公社书记和部分大队支书到灵丘参观果木种植,返回时又去怀仁县参观了林业网格化建设,连续走了三四天,到怀仁由县委副书记姚文明负责接待,他是李达窑公社永胜园村人,他和张书记是同期参加革命工作的,又是老乡,因此,那次招待的特别好,吃的好不说,连洗脸用的都是绿宝牌香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师傅连续十几年开班车,无论服务群众,还是伺候干部,大家对他的服务工作都很满意,他行车几十万公里,从来没发生任何责任事故。故此,他曾先后荣获过全国工会优秀积极分子、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安全模范驾驶员等荣誉称号。</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同至油坊车票</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右玉汽车票宽2.5厘米长5.6厘米</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大同至油坊车票</b></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改革开放,1985以后,县运输公司客车逐渐增多,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先后开展了油坊通往呼市、大同、太原、石家庄、朔县、山阴、平鲁、凉城等客运业务。90年代初运输公司对客车司机和乘务员也实现了抵押承包责任制,即司乘人员每年每人交抵押金3千元,每出一天车交回公司324元钱,剩余的他和乘务员二一添作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很快国家对客运经营也放开了,允许私人购买客车,从1985年开始,李侗、魏生富、邢日成、郑有功、刘兴宝、穆林、武世英、降世义、董日高、温占禄、李生荣、刘高等人先后买了客车,同时审批了各自行车线路。这无疑对县运输公司的客运业务,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冲击。像此时的王师傅,除了跑呼市他和乘务员每人能挣扒个三五十块,其余线路都赔钱。故此没干一年也就流产了,不久,运输公司受大气候的影响也塌炉了。伺候了公家多年的客车老师傅,像董日高自己贷款买了客车从欧家村跑大同;有的贷款买了货车搞货运;也有的圪蹴在大街上,看私人客车谁家司机有事不能出车,他们给打替班,每出一天一百块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但运输公司职工对下岗普遍感到不满,经常到县委、县政府上访。后来,政府拿出一部分钱,连同公司财产的拍卖收入为他们交了养老保险,妥善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才算了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师傅一辈子呆在交通战线没挪窝儿,他对交通事业很有情感,80多岁的老人至今一说起交通,仍激动不已。那天,他从后晌三点一直说到晚上八点,整整五个小时,不翻涩地、舌不干,右玉客运的过往,他交待的一清二楚,令我佩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过去,人们形容右玉的道路晴天是“扬灰路” ,雨天是“水泥路”,老百姓出门,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还有人编串话说: “县城大街路不平,15里油路尽补丁,山和线终是锅底坑,挖开几年修不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村村通了水泥路,从县城下大同、上呼市,去朔州统统均成高速路,道路交通发生了辉煌巨变。不仅使老百姓出行越来越便捷,而且助推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大幅提升了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往昔,老百姓出门,只能用脚步丈量里程,现在城乡有了客运网,完全可以达到“行有所乘”。县城居民出行城内,已享受到公交免费。同时各类小轿车已涌进千家万户。在时代的变迁中,交通工具也是日新月异。前两天我回右玉,在永昌酒店大厅看到了右玉县城市候机楼投入运营,标志着右玉立体交通进一步形成,对人们出行又多了一种选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总之,右玉的交通今非昔比,我年纪大了,儿女们反对我捯握车,但一回右玉我总想开车,那里路好车少,跑起来有一种幸福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