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黎明共舞——武陟县新教育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掠影

圪垱店小学

<p class="ql-block">  迎着熹微的晨光,踏着六月的骄阳,新教育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宋新菊老师,带领工作室成员张天运老师、胡娜娜老师来到了武陟县圪垱店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p> 准备 <p class="ql-block">授课老师提前精心准备</p> 听课 <p class="ql-block">  小董小学张天运老师,课题《向着明亮那方》</p><p class="ql-block"> 1.通过教师范读、领读、男女生读、师生合作读等形式,感悟明亮那方的含义。让孩子们在诵读中成功完成“角色自居”,成功的把自己带入诗歌,生命与诗歌融为一体。这时候孩子有了代入感,读出亲切感。</p><p class="ql-block"> 2.联系生活,展开想象,通过嵌入学生姓名、班名、从代表明亮的事物思考感悟,联系生活生成新的资源,拓展“明亮”的内涵(如:梦想、理想、生命、自由等等)。</p><p class="ql-block"> 3.通过品味诗歌,运用换词语的方式,仿写一首小诗,使用“向着明亮那方,也要()的方向,()的()啊!”的句式,展现在生活中发现的理想、梦想、目标、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  木城一小胡娜娜老师课题《感谢》通过激趣导入开启晨诵课,师生共读开启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星星和蒲公英》让孩子们用心去感受,去品味。</p><p class="ql-block"> 学习新授诗非常巧妙的引导孩子们把理解带入诗歌中,用自己的声音表达出来,让学生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学会给予,学会奉献。</p> <p class="ql-block">  圪垱店小学郭会琴老师,课题《一本神奇的书》其高超的引导能力,课堂把控能力,丰富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评价语非常精彩——真从容,声音真清亮,读的有气势……一个老师就是一门课程,郭老师的洒脱,一定会潜移默化,影响到不同性格的孩子。学生在课堂中思维快速打开,</span>能把一本书比作一棵树,一杯茶,一把钥匙……打开思维后,一本本经典书籍一个个闪动,把孩子的思维打开,向深处漫溯。</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目光,高高举起的小手,稚嫩又自信的表达,让送课教师们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和热情,达到了教学气氛的高度和谐融洽。</p> <p class="ql-block">  课后,为了进一步探讨教学,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圪垱店小学杨彩菊校长、新教育名师工作室的宋新菊老师和送课教师、听课教师还共同进行了研讨交流,参会教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互促共进。</p> 评课 <p class="ql-block">  圪垱店小学杨彩菊校长点评:三节晨诵课老师们设计巧妙,结构科学,课堂上老师们用亲切的话语,科学的引导,智慧的评价点燃起学生们思维的火花。</p><p class="ql-block"> 送教下乡活动,搭设了城乡学校交流的平台,传播了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阔教师教学视野,也希望这样的活动多多举行,让我们的教师之间不断交流,擦出不一样的火花。</p> <p class="ql-block">  新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宋新菊老师点评:一节完整的晨诵课,包括开启诗——复习诗——诵新诗。依据这样的流程,三位老师都带着孩子们,用师生相互问候的方式,诗意的语言,进入了诗的王国。开启了这段美妙的旅程。三位老师领读了整首诗,老师的领读,都会带着自我的深度解读,自然的断句,停顿,有效地传递着情感体验或内心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展望 <p class="ql-block">  本次新教育送教下乡活动,让我们一起解读“晨诵”的密码,感悟“晨诵”的美好。美妙的诗歌,悦耳的读书声,感动着自己,也点燃着爱诗的孩子们,“路漫漫其修远兮”,静心静气投入阅读之中。 如今远行在新教育实验大道上,我们会更加认真地去践行新教育,让它精髓渗入我心!相信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我们的不懈努力下,新教育和圪垱店小学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p><p class="ql-block"> 遇见美好,向美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最美的自己!</p>

老师

教育

晨诵

孩子

教师

工作室

送教

小学

名师

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