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6月13日,医院在乔迁新院的喜庆日子里,迎来了第一批客人:平江县中医医院创二甲学习代表团。根据省委省政府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和国家卫计委、国务院扶贫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文件精神,从2020年9月我院开始了对平江县中医医院的帮扶并建立了医联体合作关系,按照项目目标要求:力争通过3年对口支援,帮助平江县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的医疗水平。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卫生健康扶贫的工作部署,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近年来,随着医院不断发展,在岳阳地区的作用地位逐步显现,但比起庞大的患者就医需求,显然还是不够,优质医疗资源缺乏,市域医疗技术水平发展不均衡。这就需要医院与基层医院联手,建立起紧密联系。医院始终把对基层医院的能力帮扶作为重要使命。只有提升基层中医药的服务能力,中医药事业才能得到发展,医院才有更好的行业发展环境,改善行业生态,营造“大中医”氛围,才能枝繁叶茂,基业长青。我们不仅要建一流的专科,还要发挥辐射作用,帮助岳阳县区的中医院发展专科,只有每个中医院强大了,中医药行业才是真正的强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2年,医院开启协作医疗探索,提出“大中医观”,以专科协作为主体,以技术协作为重点,以人才协作为突破口,以管理培训为载体,以文化理念为导向,通过技术、人才、管理、文化“四个下沉”,促进基层服务能力的提升。医院选择平江县中医院、汩罗长乐中心卫生院、岳阳楼区第二人医院、云溪区中医院、君山区中医院开展紧密合作,派驻业务骨干,提供全方位管理、临床、教学指导,将先进的管理模式和一批国家级重点专科的特色技术,特色疗法、特色制剂直接“复制”“植入”到下级医院,为基层医院培养人才。医院要求每个专科与基层医院协作时做到“六个一”:引进一项新技术,推广一项中医特色疗法,建设一个重点专科,培养一支人才队伍,解决一个管理难点问题,提升一项业务管理能力,以诚心实意协作帮扶,促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协作帮扶过程中,医院聚焦问题导向,特别是紧扣基层医院面对的生存发展问题,派专业骨干到基层,以过硬的专业技术,实打实的临床疗效,让基层医务人员和患者信服。看到基层中医药特色不足,规范性不强,就帮助其完善规章制度的建立,把管理落实到细节实处,基层反映“人才留不住”就向基层介绍自身经验,留住人才有“四大法宝”——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出谋划策倾囊相助,基层反映专科能力不突出、管理层力不从心,就提出建立紧密型中医专科联盟,带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协同提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截止2022年,我院已与县区8家中医院和54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正式医联体关系,在医联体成员单位开展分片分科协作,专人负责,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和临床协作活动,积极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和专科先进医疗技术,推广优势病种的优化诊疗方案,加强专科急危重疑难病双向转诊和会诊,在医联体成员单位建立名医工作室,培养德才兼备的学术经验传承人才。这一系列举措有力提升了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了市域专科整体水平,让当地群众享受到优质中医药服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院对平江县中医院的帮扶是最具代表性的案例。医院派出郑庆丹、张海卫、龙辉,徐韬四位医师驻点帮扶。四位医生围绕中医特色优势专科(专病)建设、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医适宜技术推广、远程医疗服务,以专题讲座、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病例讨论、义诊、培训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扎实细致的工作,有效提升了平江县中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内涵建设。四位医师重点推广了常见骨折及脱位的手法治疗、早期关节及脊柱疾病的中医特色治疗(透药方透药治疗、中药封包治疗、中药热盐包治疗、中药熏蒸)、中药口服及中药保留灌肠、中药坐浴熏洗、穴位贴敷等五大方面的中医特色专病治疗。同时,开展了静脉溶栓、肌电图、关节灌洗PRP治疗半髋置换手术、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复杂性混合痔手术等五个新项目建设。通过带教,该院医师已能独立操作静脉溶栓和肌电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下一阶段,医院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今年内将实施“互联网+医联体”项目,将我院牵头组建的中医医院医联体和城市医疗集团范围内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等医疗资源连接与整合在一起,构建医联体远程会诊、远程预约、远程教学等内容,对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实施资源纵向整合,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协调性为核心,以实现分级诊疗为根本,形成医疗卫生服务各环节有序连接,将先前流于表面的医联体合作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人才培训培养流动机制,有效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发挥三甲医院的作用,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提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为“贫血”的基层医疗机构“输血”,再到基层医疗机构自己实现“造血”的进阶与蝶变,我院忠诚履行自己的使命与担当。未来,我院将继续以医联体为聚力,逐步将条件成熟的松散型医联体转化为紧密型医联体,进一步扩大三甲中医院优质资源的效果,提高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