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落实“双减”政策,及时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博兴县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数学教研组于6月16日开展了课题结题汇报活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孙秋生主任主持,6个年级组分别进行了结题汇报。</p><p class="ql-block"> 课题汇报主要从课题研究过程、课题研究成果、课题理论创新与实践指导意义、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这些方面入手,老师们的汇报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顾伟伟老师《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策略》的研究中发现学生的存在着个体差异,我们在设计作业过程中可进行分层,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讲究“因材施教”,而且对作业设计也要讲究“量体裁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赵彩霞老师在《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中指出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几乎每节课都需要一两件“神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与学生互动起来,并最大化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个“神器”就是教具和学具。在课堂教学中体会最深的就是教具和学具使用的重要性。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计算的算理,增强速算能力。</p> <p class="ql-block"> 王春亮老师在《数学课程整合内容》研究中发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特点,进行整合课程。促成大单元教学潜移默化的帮助孩子理解知识要点,深究数学脉络。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我们的教学就离成功不远了。</p> <p class="ql-block">张春影老师在《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研究》中通过对小学数学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通过实践性的练习题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动机和动力,积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数学观,从而指导学生有效的进行学习,获取学习数学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黄冬雪老师在《童真课堂》的研究中提出:审题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解题过程的正确与否,解题方法的指导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更不能忽视。</p> <p class="ql-block">于玉老师《小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中指出孩子在预习过程中,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作为问题提出来,这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发现学习中的重点、难点,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最后,孙秋生主任指出:课题研究要有规划、有形式,才能确保课题研究有信度;课题研究要有针对性,才能确保课题研究有深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此次结题研讨活动既是对教学研究的一次总结回顾,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次契机,更是青年教师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思考、实践、探索是教师行走的姿态,相信我们的老师在“双减”的路上不断探索研究,将走得更远更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