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div><br></div> 历时18天,在【朝华读书】共读成长营里,我们一起把《在远远的背后带领》这本书读完了。伙伴们都是收获满满。<br><br>这本书是中国家庭教育领域标杆性人物、P.E.T父母效能训练中国督导安心老师的十年心血之作!<br><br>书中从六个方面来阐述家长如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div><br></div><div>不越界--孩子能感受到尊重<br><br>不评判--孩子愿意敞开<br><br>负责任--我们拥有更完整的内在<br><br>无伤害--带着爱与孩子相处<br><br>一致性--感受到彼此的真诚</div><div><br>自我调整--接纳我不能改变的<br></div><div><br></div><div>昨天是我们读完书的交流日,我发现读完整本书,击中每个人内心的点都会有所不同,还真是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br><br>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几点收获!<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01、陪伴而不越界</div><br><br>界限,即存在,即人,它代表一个人的疆界所在。<br><br>没有了疆界,也就没有 了自己。彼此保有界限的关系,才能更长久。<br><br>有人说:陪伴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但是在中国,父母的陪伴几乎都是<b>“越界式”陪伴!</b><br><br>电视《归去来》中一句经典台词:<br><br>“<b>有一种冷,叫爹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需要,叫爸妈认为你需要”</b><br><br>爸爸妈妈看到天气转冷,就各种厚衣服往孩子身上加,<br><br>孩子说吃饱了,还得让孩子再多吃一点。<div><br>孩子说不需要陪着,但是父母却觉得要陪着。<br><br>孩子不想吃鸡腿,父母却说,鸡腿肉多好吃,硬要给孩子塞!<br><br>我们生活中有太多这种打着“为你好”的旗号,但实际上确实在侵犯着孩子的界限的行为了。<br><br>而作为这种行为的实施者的“父母”们(包括我自己),还常常误以为这是爱的行为,侵犯了孩子的界限而不自知。<br><br>《在远远的背后带领》一书中剖析了这样做的危害。<br><br>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没有界限的爱就是在扼杀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阻碍 孩子发展自己的力量。<br><br><br>美其名曰<b>“为你好”</b>,实质却是<b>控制</b>,是父母的恐惧,而不是孩子的需要。<br><br><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02、积极倾听</font></h1><br>安心说:<b>如果说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那么倾听就是让我们走向彼此的桥梁。</b><br><br><br>沟通中最重要的就是倾听,而倾听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同频回应。<br><br><br>把频道调到与孩子相同,用心倾听,感同身受地理解孩子,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答案!<br><br><br>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我在生活中的运用案例:<br><br>1号那天晚上,我儿子拉我到房子,悄悄跟我说了一个事:(如下)<br>儿子:妈妈,今天A想跳楼,他走到31楼楼顶,还好我跟B一起拦住了他<br><br>我:他怎么会想跳楼?顶楼的门不是锁着的吗,怎么会进得去?(听到跳楼,我情绪有点激动,声音也大了点)<br><br>儿子:没什么的,哎呀,我说不清,你赶紧先出去吧(刚好老公叫我)<br><br>后面我复盘了一下我们的简单对话的经过,然后根据最近学的书本上的知识,我知道自己犯了倾听中“绊脚石”里面的12种情形之一:追问!<br><br>我不应该着急打断孩子的诉说,但是我没有扮演好一个倾听者的角色。我太着急了!于是我决定再跟儿子进行一个沟通!<br><br>前天晚饭后,我找了一个空档时间,跟儿子私下又进行了一次沟通:<br><br>我:关于你之前跟妈妈说的那个A跳楼的事,妈妈被几个问题困扰着,能再跟妈妈说清楚些吗,妈妈也一直很担心!<br><br>儿子:好<br><br>我:据妈妈所知,顶楼是上锁的,我们都进不去的,你们是怎么进去的?<br><br>儿子:他们是爬窗进去的,我爬不了,我就没有进去。A先进去的,然后B就进去将他拉了下来!<div><br>我:妈妈也没有上过顶楼,妈妈不知道哪里还有一个窗可以爬进去的,我想去看一下,你可以带我去吗?<br><br>儿子:(想了好久)可以的,但是你不可以告诉其他人,爸爸也不可以。<br><br>我:好的!</div><div><br>后面儿子带我去了现场,我看到了那个窗户。<br><br>我:儿子,妈妈觉得这好危险,你来这样的地方我会好担心,以后可以不来这些地方玩吗?<br><br>儿子:好!我都没有爬,我也觉得很危险!我们下去的时候看到他奶奶了,我跟他奶奶说他想跳楼,可是他奶奶在找小灰灰,都没有听到我说什么!<br><br>我:嗯,你做得对,是要告诉大人的。我们回去吧<br><br>然后我们就一起回家了!。<br><br>我得到了我想要的答案,孩子也顺利把他想要表达的事情表达了出来!<br><br>安心老师在书中列举了12种阻碍沟通的回应方式,分别是:<br><br><b>命令、威胁、指责、说教、争论、分析、建议、赞美、安慰、嘲讽、追问、转移注意力,(即“绊脚石”)<br></b><br><br>武志红老师说:“<b>无回应之地,便是绝境</b>。”<br><br>父母的不理解,是孩子心中最深的<b>失望</b>。<br><br><b>积极倾听,同频回应,不让孩子在心理上陷入绝境,比任何安慰,鼓励都有用。</b></div><div><b><br></b></div> <div><br></div><div><br></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39b54a"><b>03、零惩罚、零奖赏的养育观</b></font></h1><br><br><br>我们经常对孩子说这样的话:<br><br>“<b>你再这样不听话,我就不要你了”<br>“认真做作业,做完了给你好吃的”<br>“考试用心点,考好了给你奖励。”</b><br><br>奖赏跟惩罚在我们的生活随处可见,但P.E.T.提倡零惩罚、零奖赏的养育观。<br><br>安心老师认为:<b>惩罚与奖赏是权威的两种形式</b>。<br><br>惩罚会让孩子产生<b>恐惧</b>,<br><br>而奖赏就像生活里的那颗“<b>糖</b>”,为了得到那颗糖,你必须做得更好、 做得更多……<br><br>所有惩罚和奖赏都会贬低孩子,衍生孩子的<b>低自我价值感</b>,而大部分精神类 疾病就源于低价值感。<br><br>或许许多人会不理解,书中也有一位爸爸问安心老师:<br><br>“为什么不能奖励呢?如果我的孩子在某个地方做得很好,我想送他一份礼物作为奖励, 难道这样不好吗?”<br><br>安心老师是这样回答的:<br><br>“<b>礼物的意义是什么呢?是表达我们对孩子的爱。如果因为孩子做得好,你才送他礼物,那 么这份爱就是有条件的爱,做到了才值得,如果做不到,做得不好,就不值得。</b>”<br><br>说白了,惩罚和奖赏就是一种<b>操控</b>,是父母想让孩子成为父母想要的样子而使用的一种手段!<br><br>零惩罚、零奖赏的养育观,一切从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出发,给予双方同样的尊重,不会因为你是孩子而使用暴力或者权威!<br><br><b>让孩子遵从本心,成为孩子想要成为的样子,而不是父母期待的样子!</b><div><b><br></b></div><div><b><br></b></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写在最后</font></b></h1><br><br>真正的带领是在远远的背后带领。<br><br>退至孩子的身后,给孩子空间与自由,同时保有连接和支持,这就是最好的带领。<br><br>当我们站在远远的背后,就不会想要操控孩子,而是尊重和允许孩子成为自己;<br><br>当我们站在远远的背后,就能纵观孩子所处时空的全貌,真正看见孩子;<br><br>当我们站在远远的背后,就不是在带领,而是跟随。<br><br>这是本书中的教育理念,我亦深以为然。<br><br>也许我永远也到达不了作者所说的那个高度,但是那又怎样呢?<br><br><b>只要我们不断自我完善,就会有进步!</b>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END——</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我是李惠婷,持续写作169天</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写作是普通人崛起的最好方式</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如果你也有写作梦或正在写作</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真诚邀你加入[007不写就出局]</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7天1篇写7年,写完7年去南极</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微信号:ting4674,暗号:一起写</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6fbb">欢迎扫码与我一起。</fon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