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回忆》自序

毛屯村人

<p class="ql-block"> 《我的回忆》自序</p><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七年,我出生在山东省鄄城县毛屯村。这是鲁西南平原上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一条东西街,半截南北街,土墙柴草顶房子,黄泥巴街巷。村民们吃自种的粮食,穿自纺自织的衣服,过着简单的贫穷日子。村子是明朝初年由屯垦的士兵建立,领头的军官姓毛,故得名毛屯。若干年后,郓城县郭垓村的贫穷青年郭永贵来到村里,给毛家地主做长工,后成家定居。他是毛屯村郭氏家族的第一人,我是长工郭永贵的第十一代后人。</p><p class="ql-block"> 我在毛屯村长大。学龄前我无忧无虑,自由成长。猪羊鸡狗是我的玩伴,粪堆草垛是嬉戏的场所。一九五四年,我上小学了。进校第一天,马振河老师为我起名叫“治杰”,“治”是我的辈分字。后来我喜欢“志”,经常将“治”写成“志”,“志杰”就成了我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初小四年在逃学和“不动脑筋”(语文老师吴楼安给我的评语)中混过去了,五年级才知道好好学习。一九六零年,我在忍饥挨饿中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鄄城县第六中学(闫什口初中)。鄄城一中要录取我,理由是第一名应该进一中;六中说我报的志愿是它,坚决拒绝。六中离我家近,大哥正在那里读书,我的志愿当然报它。我高高兴兴去六中报到,一年级的教室刚盖好,没安门窗玻璃,没有桌椅板凳,在红砖砌的台子上上课。这并未影响我学习的积极性,门门功课优秀,三年一以贯之。一九六三年,我考入菏泽一中高中部,是鄄城六中两个毕业班中唯一的一个。</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菏泽一中是山东省名校,菏泽专区最好的中学。它的前身是民国时期“山东省立第六中学”,校园在原曹州知府衙门。一九四九年后,原在黄河北岸的“冀鲁豫边区第一中学”进城,接收了六中的校产,改名“菏泽第一中学”。一九六三年我入校时,全校有高中十二个班,初中六个班,都在城内的老校院里。一九六五年,高中部迁到城外原菏泽师专的校舍,菏泽一中有了南北两个校区。</p><p class="ql-block"> 菏泽一中以教学质量高、升学率高闻名全省。一般年份升入大学的比例是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有几个年份竟高达百分之百,震惊全省。优异成绩的基础有两条,一是高中部面向全区招生,每年都把各县初中的尖子生揽进校内,学生的学业基础好。二是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各科都有全区顶尖的教学权威。老教师人才荟萃,青年教师是千方百计选拔来的精英。只要书教得好,哪怕有点历史问题或打过“右派”,一样会受到重用。</p><p class="ql-block"> 菏泽一中历史上最有名的教师是梁漱溟,最有名的学生是何思源。何思源在六中高中毕业后考入北大,后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他的求学之路“六中——北大——哥伦比亚”成为学校激励学子的口号,成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学校对教学质量抓得紧,也很看重升学率,对我所在的高中十五级寄予厚望,确定从入校起就加大措施,抓细抓实,力争三年后高考升学率全省拔尖,放个大卫星。校领导经常讲,我们也感到压力,努力学习,不敢放松,“炒面加时间等于大学生!”(1)</p><p class="ql-block"> 实际上,菏泽一中不是只抓学习和升学率,思想政治工作做得也不错。它有冀鲁豫边区一中的红色基因,有思想政治工作的老传统。一九六二年后,全国的政治气氛逐渐浓厚,学习雷锋,狠抓阶级斗争,学习解放军,学习毛主席著作,政治活动一个接一个,对学校也有很大影响。我们不但努力学习,还要思想红,政治过硬,走又红又专的道路,作革命事业接班人。学校组织勤工俭学,课余时间自己动手整修校内道路。同学们互相帮助,义务理发,洗衣服,帮困难的同学交伙食费等,形成了良好的风气。</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六年春季,我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接近尾声,新课已讲完,进入总复习。学校开启高考模式,为毕业生准备了考生登记表,政审表,办好了准考证,志愿也填报好了。我的三个志愿依次是: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山东大学。按说我的数理化成绩也不错,报理工科考上的希望也很大。但是我喜欢文科,语文和外语学得更好,因此我决定报文科,专业是新闻系。想法很简单,新闻系毕业后当记者,能写文章出书成名成家,还能周游全国甚至全世界。开始我自己报的是复旦大学新闻系,据说复旦的新闻系比北大的更老更强,我看重的是专业。老师们审查时替我改成北大新闻系,并告诉我说,复旦的系虽强,但北大的名气大,要报就报北大新闻系,我同意了。</p><p class="ql-block"> 正当直挂云帆济沧海之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了。它首先占领了学校,大学停止招生,各类学校全部停课,学生们意气风发地参加政治斗争,成为冲锋陷阵的生力军。风暴刮到菏泽,我响应领袖和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文化大革命,而且成为学生组织的负责人。开始我们还想,先解决中国反修防修的大问题,然后再去上大学,继续实现自己的理想。领袖计划运动的时间是三年,谁知斗争了十年也没刹住车,直到他去世才宣告结束,所有人的期望和梦想都被这场大革命打得粉碎。我们从运动的战场退出后,立即失学加失业。一九六八年春天,我毕业离开菏泽一中,回到毛屯村当农民,五年后去工厂做工,后来进机关做基层公务员,直至退休。</p><p class="ql-block"> 菏泽一中是我终生难忘的地方。我在一中读了三年书,干了一年半革命,年龄从十六岁长到二十岁。在这里我初步形成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信仰,学到了受用一生的基础文化知识。虽然离开时我很忧伤和迷茫,但我永远怀念它。</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文化大革命在关键时候深刻影响了我的人生,扭转了原本顺直的道路,给我的前半生打上深深的烙印。进入晚年,在回首往事时,我经常想起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想起并肩战斗的同学们,和在社会上认识的人们。我忽然想到,作为史无前例的大事件的亲历者,我应该把它记述下来,将第一手的真实资料留给后人。二零一六年,在文化大革命兴起五十年、结束四十年之后,我开始写这部回忆录,历时三年完成。</p><p class="ql-block"> 我在写作中只注重事实,不针对任何人,不计较对错和恩怨。凡我亲历的过程和事件,由我的记忆加上核对相关资料写出;我没有参加但属重大事件如“一二五”夺权,则根据我对多位参与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写成。初稿写出后,我又发给数十位菏泽文革的亲历者征求意见,以保证文章记述的真实准确。回忆录不涉及对整个文化大革命的评价。一九八一年,党中央全会决议中有对文化大革命的结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作为一名老党员,我拥护中央的决议。</p><p class="ql-block"> 自从有文字以来,人们学习研究历史的方法除了考古,主要靠前人留下的文字资料。写完这部回忆录,我深深体会到,文字的记述相较于正在发生时的有血有肉、生气勃勃和丰富多彩,太干巴无味、苍白无力了。即使你巨笔如椽,妙笔生花,也无法使鲜活的场景再现。回想当年,一群热血青年忧国忧民,无私无畏,紧跟领袖和党冲锋陷阵的画面历历在目,栩栩如生,而我的文字则像瘪三,难以表达他们的精气神。这大概是许多回忆录作者的感慨和遗憾。不过,对后人来说,有文字记述总比没有要强一万倍。</p><p class="ql-block"> 郭志杰</p><p class="ql-block"> 2020-3-11</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 1、这是当时菏泽一中学生中流传极广的一句话。意思是,只要吃饱肚子,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就能考上大学。学校的伙食量少,大多数学生吃不饱,只好从家里带吃的东西补充。炒面存放时间长,食用方便,是大家的首选。每天早饭后,都有许多学生端着搪瓷杯子,到校门外的开水炉处沏炒面,一分钱一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