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七十岁老人的守望

白艳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日一位朋友发来一个视频,讲述的是一位70岁的老人在马路边揽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子今年刚去世,二儿子现年28岁,在读研究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人已在路边守侯了两星期,但仍未被人“相中”,原因是年龄太大,工地上不敢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人自今年开春到现在5个月以来,通过打零工共挣到3000多元,平均每月不足千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所以每次发工资后,都是老板通过微信和支付宝直接转给老人读研的二儿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人的老伴在太原打扫卫生,每月收入八、九百元,用于他们的日常吃住开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人说拼上老命供孩子读出研究生来,孩子就有出息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视频可能是一位自媒体人士对老人的采访对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看这个视频时,第一感觉是老人有点麻木,因为前面与自媒体记者的交流一直面带微笑,说到刚去世的大儿子也未曾表现出十分悲伤的表情;第二感觉是老人的无奈,老人虽然不怕吃苦,但工地出于安全考虑不敢用年龄大者,天天出来守株待兔也等不来一个雇佣者;第三感觉老人比较容易满足,靠老伴每月八、九百元打扫卫生的工钱,吃土豆白菜也很知足;第四感觉是老人心存希望,再苦再累甚至拼上老命供二儿子读研,只要儿子有出息了,老人也就心满意足;最后老人的沉默落泪使我彻底泪奔。也许他想起了刚去世的大儿子,也许他为自己年龄越来越大、工作越来越难找而承受沉重的压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段小视频让人感概颇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绝不是个例,我天天坐班车路过一个地方,看到每天早上不到七点马路边上就有二十多人守在那里,等候工头的相面挑选。这一现象不禁让我想起《平凡的世界》中延安桥头等着别人挑选的揽工汉孙少平们,那些揽工汉只要看到有用人的工头,就峰涌而上,唯恐工头“相不中”自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今社会已进入人口老龄化,一方面大多80后90后都考上大学,劳务工人年龄都是70后前,劳务人员多在50至70岁间,年龄结构越来越大,人员数量越来越缺,另一方面国家对安全的监管越来越严,各行各业都是“安全为天”,正规单位明文规定工地不得使用高龄劳务人员。这样就造成了类似于上述70岁劳人找活干频繁被拒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来,人生步入70岁,应该在家安享晚年,但因老人大儿刚去世,二儿读研尚需学费和生活费,现实生活不允许自己停下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老人是有希望的。老人认为把二儿子供得研究生毕业,孩子有出息了,他的心灵也就得到安慰。但殊不知研究生毕业了,还要找工作,找工作后还要找对象娶媳妇,娶媳妇后还要买房、生娃,哪一样不需要花钱。但愿他的儿子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是一个体谅大人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曾在大学里做讲座。有一次在一个学校里,我针对于学生的基础进行了认真备课,尽量多举例子,力求生动,但依然有部分同学上课不带笔、不带本,一字未记,我以简单问题互动,他心早已飞出教室漫游到太空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也见过许多同学在大学毕业时铺盖、暖瓶、脸盆、饭盒全部扔掉,连同赖以生存的教材也统统弃掉,更不用说作业本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也曾见过校园里门口的小饭店里,大学生们开怀畅饮,啤酒瓶摆满一地;也曾见一些旅游景点,学生们结伴同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愿老人的孩子能充分体谅父母的不易,认真学习,节俭生活,不辜负父母的一片心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愿社会更加关注老人!让老人不再为生活奔波劳累,让老人确实能够安享晚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