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案例:印出花样 染出精彩

初心

<p class="ql-block">观察背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染纸”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印染工艺,工艺历经千年,生生不息,作品色彩艳丽,图案变化无穷,容易对幼儿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带给孩子视觉上美的享受与冲击,对孩子发现美与创造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p> 自主探索染纸 <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2年5月17日 </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恬恬、小妤</p><p class="ql-block">材料投放:绘本《兰花坊》、蓝色水彩笔、其他颜色水彩笔、白色餐巾纸</p><p class="ql-block">观察目的:</p><p class="ql-block">1.感受绘本中印染作品的美,对印染感兴趣。</p><p class="ql-block">2.观察幼儿能否自主使用染纸材料进行探索。</p> <p class="ql-block">观察实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区域游戏开始了,恬恬来到了美工区,翻着桌上的绘本《兰花坊》,说:“真漂亮呀,我也想做一块这样的花手帕。”她先用蓝色的水彩笔,又拿了张白色餐巾纸画了起来,画了两分钟后,她说:“我要拿其他颜色的水彩笔画一块漂亮的花手帕。”只见她用各种颜色的水彩笔在餐巾纸上画起了色块。餐巾纸上吸满了各种颜色,恬恬边画边说说:“快看,我的花手帕变得像彩虹一样的颜色了。”一旁的小妤看到了:“真好看,我们一起来做花手帕吧,可以加更多的颜色。”在得到恬恬的同意后,两人一起开始画花手帕。</p> <p class="ql-block">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1.恬恬能通过欣赏绘本中的印染作品后,产生了自己做一块花手帕的想法,符合《指南》艺术领域感受与欣赏目标1。</p><p class="ql-block">2.在创作过程中,她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运用各种颜色水彩笔表现花手帕,符合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目标3: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同时也符合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目标2: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p><p class="ql-block">3.小妤在游戏中,能主动询问恬恬是否可以加入游戏,在征得同伴同意后,和同伴共同进行游戏,符合《指南》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目标2:能与同伴友好相处。</p> 我的支持:<br>1.游戏分享时,将孩子的作品呈现出来,请恬恬说一说她的想法并及时表扬。<br>2.介绍染纸艺术,让幼儿了解染纸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工艺美术,知道一次成功的染纸需要四个步骤:折叠—染色—揭开—烫平。<br>3.对孩子进行染纸中的折纸技法的传授(田字折、米字折、放射折、折扇折、任意折、卷搓折、综合折),并将步骤图贴于美工区,便于幼儿学习、参考。<br>4.欣赏染纸工艺品,引发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创造出美的作品。 花样染纸 <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2年5月18日 </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小妤、小溪</p><p class="ql-block">材料投放:绘本《兰花坊》、蓝色水彩笔、其他颜色水彩笔、白色餐巾纸、纸巾折叠法图示</p><p class="ql-block">观察目的:</p><p class="ql-block">1.观察幼儿能否使用多种方法折叠纸巾。</p><p class="ql-block">2.观察幼儿在染纸中使用的染纸方法和技能。</p> <p class="ql-block">观察实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在美工区的是小妤和小溪,小溪说:“小妤,你上次做的花手帕真好看,我今天也来试一试。我要用折纸时学过的米字折,还要选不同的折法,看看哪种折法染上颜色好看。”说完她抽了一张纸,用米字折法折了起来。小妤也选了同样的折法,两人用水彩笔画着色块、点、线装饰了起来,创作结束,两人激动地打开纸巾:“咦,为什么有的餐巾纸反面没有颜色呢?”小妤说:“我们画颜色的时候颜色没有渗过来吧!”我问:“渗透不到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呢?”小溪环顾了一下四周,指着颜料说:“我们可以用毛笔和色素试试,科探区有色素,我玩过。”“这个想法不错,那你们赶紧试试吧!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两人重新折叠,拿来毛笔和色素,吸上颜色,染色后打开,一看开心极了:“哇,比刚才的好看多了!孙老师快来给我们拍照!今天游戏分享的时候我们要上去分享!”小妤说:“我想折这个放射折,可是好难呀,折不出来,小溪你来帮帮我吧。”小溪过来帮忙,两人又折了好一会后,无奈的摆摆手:“孙老师,能帮助我们一下吗?”我说:“好呀,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瞧这个放射折,我们要找到一个中心点,你们找一个中心点吧!”俩人找到中心后,我说:“你们看,它也是一前一后的折,但是是一边折的大一些,一边折的小一些,像折飞机一样。”在我的引导下,两人很快学会了折叠方法。小妤问道:“我可以把折纸的角放颜料里蘸一下吗?”我表示认同,她蘸了下后拿起来看了看说:“这比用笔画要快点。”我说:“这也是染纸的一种方法,叫浸染法。”“太好了,我学到了新的本领,”小妤说道。接着两人用毛笔和各种颜色水彩笔在纸巾上画出了一道道像彩虹一样的色块。</p> <p class="ql-block">1.在染纸前,小妤和小溪能运用学过的折纸技能——米字折进行折叠,说明她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折纸技能,手部的动作灵活、协调,符合《指南》健康领域目标3。</p><p class="ql-block">2.当小妤挑战放射折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寻求同伴帮助,两人一起挑战有难度的折法,在两人都无法解决困难时,能主动求助老师,这体现了《指南》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目标3中:4-5岁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p><p class="ql-block">3.游戏中的小妤和小溪在教师的引导下,成功地学习到了新的折叠及浸染技能,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为自己创造出的染纸的美而感到自豪,符合《指南》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目标1。</p> <p class="ql-block">我的支持:</p><p class="ql-block">1.引导幼儿在游戏分享时,说说自己在印染纸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p><p class="ql-block">2.引导幼儿观察染纸的特点,感受图案的对称美。了解折叠的方法不一样,最后的染纸效果也是不同的。</p><p class="ql-block">3.进行第二次教程:绞扎技法的演示,平行绞扎法、螺纹绞扎法、夹子绞扎法、瓶盖绞扎法、筷子绞扎法等,并为幼儿提供步骤指示图。</p><p class="ql-block">4.鼓励幼儿尝试用夹、捏、压等技法,发挥染纸艺术的特点。</p><p class="ql-block">5.染色技法学习:点染法、滴染法、浸染法。</p> 趣味夹染 <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2年5月20日 </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琳琳、媛媛</p><p class="ql-block">材料投放:绘本《兰花坊》、蓝色水彩笔、其他颜色水彩笔、白色餐巾纸、折法图示、毛笔、各种颜色的色素、木头夹子</p><p class="ql-block">观察目的:</p><p class="ql-block">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能否使用夹子进行染纸。</p><p class="ql-block">2.观察幼儿在染纸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否</p><p class="ql-block">解决。</p> <p class="ql-block">观察实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选择染纸游戏的是琳琳和媛媛。媛媛看到桌上提供的染纸步骤图和木头夹子,对琳琳说:“我们来用这个夹子染纸吧”。她指着图让琳琳照着上面的样子折叠纸巾。琳琳拿起方形纸巾折叠成了两次,叠成了一个三角形,按照图示把三角形的三个角用木夹子夹住,随后两人用毛笔蘸上颜色用点染法印染纸巾。染好后媛媛准备打开时说:“咦,纸怎么破了?是不是太薄了?”于是媛媛又加了两层纸,用四层纸折叠夹扎染色,虽然纸没有破,但是太湿了,无法打开。琳琳说:“我觉得今天的这个抽纸不太好,太薄了,夹子夹的会破,我画水墨画的时候老师给我用的宣纸,不容易破,去拿宣纸试试吧。”媛媛同意了:“我去拿宣纸来试试吧!”拿来宣纸后,两人拿宣纸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折叠、夹木夹,用毛笔蘸色在宣纸上进行印染。印染完成后,两人迫不及待地打开宣纸,这次的作品完好无损,而且也不像纸巾那样晕染的很快、很湿。琳琳还发现夹子夹的地方是白的,没有染到颜色。</p> <p class="ql-block">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1.琳琳和媛媛的谈话也给了我启发:纸的材质不同,染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我投放不同材质的纸,让幼儿去操作,或许也会有意想的惊喜。</p><p class="ql-block">2.当孩子们遇到印染的纸巾容易破损后,并没有放弃,而是能尝试调整操作的材料并进行再次尝试,符合《指南》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目标1: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进行表现。</p><p class="ql-block">3.在染纸时发现了两种材质的纸以及使用夹子对印染的结果有所不同,符合《指南》科学领域科学探究目标2: 4-5岁幼儿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p> <p class="ql-block">我的支持:</p><p class="ql-block">1.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与创造,在游戏分享时,对幼儿创作的作品给予肯定,并给与适当的指导。</p><p class="ql-block">2.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印染材料,供幼儿探索、选择。</p><p class="ql-block">3.提供多种生活化的材料供幼儿创作。如:白色的方巾、白色的棉布衣服、白色的纱桌布、白色裙子等。</p> 染纸变身记 <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2022年5月20日 </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琳琳、媛媛</p><p class="ql-block">材料投放:绘本《兰花坊》、蓝色水彩笔、其他颜色水彩笔、白色餐巾纸、折法图示、毛笔、各种颜色的色素、木头夹子、薯片桶、木片</p><p class="ql-block">观察目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观察幼儿在染纸过程中的表现力与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观察实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媛媛举着手中的染纸作品说:“哇,好漂亮的颜色啊,我妈妈也有一条这样的裙子,如果能做成穿的衣服,那该多好啊!”琳琳马上接话说:“那我们来做裙子吧。”媛媛说:“太好了,那我们先去找材料做个人吧。”她们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地异常热闹。两人在材料区选了一个矮的薯片桶当身体,媛媛用双面胶在薯片桶的最上面围一圈,然后用刚才印染的宣纸贴在薯片桶上面做裙子,琳琳又拿了一个圆木片,在上面画上了眼睛、鼻子、嘴巴,安在了薯片桶上,她说:“快看,这是一个小公主,穿着漂亮的裙子去参加舞会了。”</p> <p class="ql-block">我的思考:</p><p class="ql-block">1.在看到印染完的作品后,媛媛能把印染作品和生活中的妈妈的裙子进行联想,萌发了将作品制作成裙子的想法,说明她能欣赏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关注其色彩、形态等特征,符合《指南》艺术领域感受与欣赏目标1。</p><p class="ql-block">2.琳琳将自然材料以及印染的作品进行组合,丰富了印染活动的内容,促进了印染游戏的进一步发展,符合《指南》艺术领域表现与创造目标2中:4-5岁幼儿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者想象到的事物。</p> <p class="ql-block">我的支持:</p><p class="ql-block">1.引导幼儿将美工区中制作的裙子与角色区进行联动,不断扩大活动区材料组合的广度。</p><p class="ql-block">2.欣赏各种印染工艺品和操作视频,鼓励幼儿展开想象,进行印染作品的表现和创作。</p> <p class="ql-block">教师感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染纸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技艺,《纲要》中提到,要适当向幼儿介绍中国的民族文化,使幼儿感知我国文化的多样性,培养其尊重及热爱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最初的自主探索染纸时,我作为旁观者也被孩子深深打动,一张餐巾纸变成了美丽的手帕,这样的思考,来源于孩子的思维。虽然孩子的创作没有技术含量,但我没有打断孩子,拍下了照片,以便于我进行思考如何推动孩子深层学习。从“花样染纸”到“当夹子遇到纸巾”活动中也能感受到,当幼儿在区域中学习和进行艺术创作时,他们在互相交流中也可以生成新的活动。但是孩子的染纸的技能还有所欠缺,需要教师进一步去引导、支持、提升。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能够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教师,我们要引导幼儿感受美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p><p class="ql-block">  在四次的观察中可以看到,染纸活动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我国民间艺术的风采,感受到其图案美、色彩美和形式美,鲜艳的色彩和千变万化的纹样也有助于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手、眼、脑协调发展,它的趣味性和娱乐性非常吸引孩子们,同时孩子们在染纸活动中也体验到了印染活动带来的乐趣。</p>

染纸

幼儿

印染

观察

水彩笔

颜色

纸巾

夹子

琳琳

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