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刘如恩</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清朝康熙年间,一度衰微的官绅义捐办学之风再度盛行,康熙19年(1680年)沁源知县朱三锡(巴蜀人、进士)上任后,看到沁地地处丛山僻处,百姓世代为农,继修建文昌楼之后,又修建讲堂,创办义学。因官民同心,不出三月,位于东城门外、通仙街街口路北,一座“中建讲堂五楹、东、西各建宿舍五楹、前建门舍五楹”的讲堂建成。</p><p class="ql-block"> 同年春,义学开学,招有贫民子弟数十名(12—20岁男青年),教师有进士郭鼎、胡琪为其讲学,朗朗诵读声在邻近周围朝夕相闻。</p><p class="ql-block"> 次年(1682年),为扩大办学规模,在原中堂后又建楼五楹。为此,义学成为一进二院布局,成为当时沁源县最大的义学之地。</p><p class="ql-block"> 此后,该义学之地经过康熙49年(1710年)知县韩瑛、康熙57年(1718年)知县高溥 、雍正6年(1728年)知县王庭伦主导,多次维修、增修。但因义学废驰年代久远,校舍屋顶坍塌。</p><p class="ql-block"> 至清朝乾隆23年(1758年)知县刘锟上任后,见该县科岁童子试少佳作,决心兴科举盛文风,遂将此义学之地改名为琴泉书院(讲学、考试、藏书之所)。</p><p class="ql-block"> 改设书院后,1760年,用捐赎银190余金,令庠生武定国、梁彩(王璧村人、乾隆年间进士)等人重修后院正房五楹,添修东、西厢房各5楹,饰以丹彩,加以粉垩,门匾书写“琴泉书院”四个大字。书院内分为养正堂、观德堂、修道堂、考课堂、文会堂五个,教师大多为退仕还家、隐居乡里、经明行修之士。</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琴泉书院地理位置</p> <p class="ql-block"> 至此,琴泉书院开始了它漫长的办学历程。</p><p class="ql-block"> 至清乾隆48年(1783年),知县孟充善(直隶乐州人、举人)聘请原繁峙县训导、本县琴泉人崔峦为琴泉书院掌教,致使全县“人才蔚起”。</p><p class="ql-block"> 嘉庆年间,原垣曲县教谕、县城尚贤街人李松龄归乡后,在琴泉书院主讲,更使本县“学者乐游其门,学风蔚起”。嘉庆8年(1803年),知县周树槐(长沙人、进士)到任后,刊定条约、整肃书院,又使琴泉书院兴起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之风。特别是因连年欠收,在佃户逃亡、官租银无望的形势下,琴泉书院办学经费一度陷入困难之地,周树槐发动众乡绅捐银167两,作为本金,利息作为经费,才缓解办学之困境。琴泉书院得以为继。</p><p class="ql-block"> 道光17年(1837年),知县李雪松聘请原洪洞县教谕、大理寺评事、时年已72岁的张震(本县东安里人、于1804年考取举人,69岁归乡)为琴泉书院主讲,一直至1845年。八年来,来自洪洞、灵石、曲沃、沁源的童子纷纷考来就读,金榜题名者其中有登甲榜者2人、贤书者12人、选贡4人、廪生附生108人。诸生为感谢其师,于1845年2月赠张震“春风共座”匾额。1845年5月3日张震去世。之后,张震之子张鸿衢,继承父业,担任琴泉书院主讲。祖孙父子俱主讲琴泉书院,致使琴泉书院“成就人才,不可胜数”。</p><p class="ql-block"> 之后,原在洪洞、燕京设帐授徒的韩钟林继任琴泉书院主讲后,又将此院讲学推向高潮,人赠此地为“忠厚培成方寸地,和平养得四时春”。</p><p class="ql-block"> 光绪6年(1880年)知县董余三(直隶丰润人、进士)聘请张芳洲进士、杜道甫举人为为琴泉书院主讲,师生讨论经史及诸子百家,人无弃才,多有启发,致使沁地人才蔚起,科考及第者蝉联不断。</p><p class="ql-block"> 光绪17年(1891年),知县徐嘉方(江南丰城人、进士)为培植文运,与张受中、武围辍等人捐俸禄在琴泉书院西南旁重修文昌楼(因1680年修健的文昌楼坍塌)。 </p><p class="ql-block"> 这一时期科考者有秦永万(1894年考中武举人,现下兴居村五串院为其1909年修建)、任吉贵(1894年考中武举人)、张受中(1894年考中进士)。</p><p class="ql-block"> 光绪27年(1901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山西巡抚明令全省书院改学堂,琴泉书院改为学堂。1902年中举者有王兴、阴国垣、崔岩(山西大学堂1904年毕业)等人,教师有崔景、崔玉堂、樊道明(同治年年间贡士)等。</p><p class="ql-block"> 光绪31年(1905年),清政府慑于改良主义影响迫不得已下令废除科举,3月,琴泉学堂改为沁源高等小学堂(清政府严令幼童7岁入学,初等学制5年、高等学制4年),首任堂长为任步庭,黄守渊(后为民国沁源首任知事)为主讲。</p><p class="ql-block"> 此后的学堂首次引进西学,除培养学生忠孝传统文化外,要求学生善智练艺,学堂至1910年停学。</p><p class="ql-block"> 沁源县高等小学堂办学9年,共毕业学生6个班计240余名学生,不少人小学堂毕业后,升入中学堂、大学堂,毕业后跻入仕界、学界、军界。</p><p class="ql-block"> 琴泉书院从乾隆24年(1759年)命名到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一个半世纪的漫长岁月中,沁源本乡土人才乡试中举41人、会试中进士6人,选贡者无数(全县中举人51人(含武举15人)、中进士16人)。历代知县承前启后,不仅解决办学困难,而且为书院诸生兼课授业,使书院文运大兴,声名大振。琴泉书院惠及乡邻,引领和带动了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使沁源较早地走出蛮荒之地,接触到了现代文明。</p><p class="ql-block"> 1911年辛亥革命,标志封建制度结束。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p><p class="ql-block"> 民国元年(1912年)8月,沁源高等小学堂改名为高等小学校,教师有6人。</p><p class="ql-block"> 1914年,知事王锦雯又改名称为沁源第一高级小学校后,校址由琴泉书院迁出,迁至城西北城隍庙,改旧城守司署为校舍。期间培养了沁源早期共产党员宋乃德(1915年毕业)、物理学家任之恭(1918年毕业)等人。</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沁源县第一高级小学校地理位置</h3> 1929年7月,宋乃德等人组织进步青年冲击、捣毁国民党沁源县党部,国民党党部负责人郭同震逃跑,宣告国民党统治在沁源执政结束。<br> 1937年11月,沁源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沁源县第一高等小学校坚持办学,后改名为城关第一高级小学。<br>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城关第一高级小学改名为沁源县第一高级小学,1956年,改名为沁源县第一完全小学,直至1985年,改名为城西小学。 <br> 2022年3月,因大县城建设,城西小学撤并,原师生划解到新建的任之恭小学、城南小学等城内小学。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即将拆除的城西小学校区</h3> <p class="ql-block"> 书归正传。1912年,原琴泉书院迁址办为沁源县第一高级小学校后,旧址改办为沁源县两级女子小学。学校首招女生入学,标志沁源从此结束了学校不纳女生的历史。两级女子小学设6个年级,分初级班4个,学生100名,高级班2个,学生60名。学校布局仍为正楼5间为高级教室,东厢房5间为成绩室、自习室,西厢房5间为学生寝室,中厅3间为初级教室,东耳房为校长室,西耳房为自习室,前院东、西厢房各2间为教员室、斋夫室,学校外道南为体育场。首任校长为阴慎德。</p><p class="ql-block"> 1939年2月29日,日军飞机轰炸沁源县城,两级女子小学被迫停办。1940年冬,日军从通仙街朝东炮轰位于街口的琴泉楼,随即烧毁位于通仙街路北的琴泉书院。</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仙街地理位置</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通仙街现状</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琴泉楼地理位置</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琴泉楼旧址现状</h3> 祖居于此地的宋福全老人(1930年出生,现年92岁)指认自己住宅及周围即琴泉书院旧址 沁源县两级女子小学在其办学26年中,为沁源培养了一批有文化的女性,其中有不少人升往太原女师、女中继续深造,日后参加了革命。<br><br> 琴泉书院从1758年正式冠名到1940年校舍烧毁,在沁源历史整整存续182年的过程当中,在各个历史时期为沁源培养了不少人才,赓续了耕读传家的传统,有力挺举了沁源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沁源教育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