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世界第一大峡谷”

阿鹏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杨逸畴是江苏常州武进县鸣风镇江南水乡人。上中学时,当中学校长的父亲给他买了两本书:《徐霞客游记》和《鲁滨逊飘流记》。徐霞客,是江阴人,紧邻武进,对这位出名的“老乡”旅行家,他从小就羡慕; 鲁滨逊是外国人,在荒岛上冒险生存的经历,也让他惊叹不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热爱大自然,崇尚徐霞客、鲁滨逊的杨逸畴,高中毕业填报的高考志愿,无不与大自然相关: 地理、地质专业,结果如愿以偿,1953年,南京大学地理系录取了他。那时他暗想,我有希望成为“当代徐霞客”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毕业后,杨逸畴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地貌室。室领导对他说:“我们室有3个研究员,分别研究青藏高原、沙漠和冰川的。我看过你的档案,你,” 他望着杨逸畴,“身体好, 跑得动,就上青藏高原吧!”杨逸畴自己也没想到,他这个从小连大山也没见过的江南学子,从此一辈子与“世界屋脊”上的青藏高原结下了不解之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59年,杨逸畴第一次随同其他科学家走上青藏高原。那壮美辽阔的高原,一下子勾住了他的魂魄,他为这片处女地的神奇所倾倒。然而,杨逸畴也尝到了这块“生命禁区”的厉害。那是才到海拔3400米一个名叫“八美”的地方,高山反应突然袭击了杨逸畴。他吐光了胃里的东西,脑袋像裂开一样痛,若不是及时救助,对于杨逸畴而言“死去活来”这词,恐怕永远也不会理解得那么深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一年又一年,多次到青藏高原上的探索,杨逸畴已经练就了独自在野外工作的能力。然而,科考之路是无比艰辛的。在藏传佛教“八大神山”之一的南迦巴瓦峰西坡,他被并非乳白而是灰黑色的冰川地貌所惊异,正在采集石头样品时,猛见一只肥硕的黑熊晃悠悠地走来。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一民工吓得失声大叫,反惹得大熊奔了过来。随着一阵枪响,那熊重重地摔在距杨逸畴只差几步远的地方。这场有惊无险的遭遇,尽管带来一锅味道不错的熊肉晚餐,仍让他心有余悸地连说:“万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可怕的雪崩、泥石流,也是杨逸畴永远难忘的经历。那年夏日,他们在一个沟口扎营。半夜风雨交加,忽然大地一阵颤抖,随之卷来惊涛般的响声,还夹杂着狗、牛的悲号。杨逸畴惊醒了,出门隐约看见不远处裹挟着树木、土石、冰块的泥石流下来了。他忙与同伴扛起贵重仪器,淌着没膝深的冰冷泥浆拼命地往山上跑,庆幸又一次死里逃生。杨逸畴当时亲眼见到停在川藏公路上等待通行的数十辆运输车和几辆推土机以及公路道班房转瞬被泥石流“龙头”一口吞没得无影无踪的惨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根据杨逸畴等科学家历经艰难的8次深入大峡谷的考察确认,新华社向全世界发出电稿:深达5382米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从此,过去曾先后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深达2133米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深达3200米的秘鲁科尔卡大峡谷将退居次要地位。这项重大成果是中国科学院地理学家杨逸畴、大气物理学家高登义、植物学家李渤生等人一致推出后,喜闻国务院正式批准将“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峡谷科学定名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消息,年逾花甲的杨逸畴与几位科学家终于盼来了他们日思夜想“由中国人徒步全程走遍大峡谷”计划的始发日。</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作为考察团负责人之一,主管全面业务的杨逸畴率领众多科学家出发了。上千名民工随后搬运多种科考器材设备,几十家报社、电视台记者随行采访,成为大峡谷考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科考联合行动。大峡谷考察归来,众多学科均有收获。杨逸畴综合了这次考察结果,公开发表了国内外专家关注的长篇论文,论证开发大峡谷的未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如今,杨逸畴常被有关部门请去作报告。面对着“祖国的未来”一一年轻的学者们,他语重心长地说:“过去我们是大峡谷的探路人,未来你们是大峡谷的建设者!”</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