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15日早晨6:30,齐长城摄制组从济南赶赴泰安市,寻访泰安五老之一的李继生老人。8:10,李继生老人亲自到岱宗坊对接摄制组。</p> <p class="ql-block"> 8:30,摄制组一行来到李继生老人家中。1996年10月19日至1997年10月21日,泰安市文化界的路宗元、孙立华、李继生、张广坪、和进海五位平均年龄60岁的老人,自愿组成齐长城考察队,用步行踏察的办法,行程1万多公里、跨越山头1500多座,历时1年零2天,一步一步、一米一米,首次测量出齐长城全长为618893米,考证了齐长城的起止点、遗址保存现状和被破坏的原因、发现了3条长城复线及众多大型古城堡和烽火台遗址,搜集了大量与齐长城有关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解开了部分历史疑案,矫正了古书记载的讹误,完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壮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李继生老人的家里,齐长城摄制组对他进行了详细的采访。在采访中,李老深情地回忆起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他们泰山五老第一次徒步考察去长城的酸甜苦辣和艰辛付出。他们用脚步丈量,用50米和100米的尼龙绳一米一米地丈量,每天中午一小结,每天晚上一大结,一直先后持续了一年零两天的时间,终于第一次摸清了齐长城的家底。据李老说,他曾三次从齐长城源头走到入海处,是唯一一个用脚步三次丈量齐长城全程的人。由于三次徒步考察齐长城全程,李老对齐长城有着深厚的情,对齐长城本体及沿线的历史遗址和文化元素如数家珍,并强烈呼吁山东的父老乡亲保护好齐长城,传承好齐鲁文化。</p> <p class="ql-block"> 采访中,李老向摄制组展示了他的多才多艺,书法上造诣颇深,音乐上才华横溢。他的积极乐观、豁达开朗也给摄制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为摄制组书写了“齐长城”书法作品,并赠送了由他主编的《长城始祖访古之旅》一书。</p> <p class="ql-block"> 从泰安市沿104国道北行不远,就是长清区万德镇的长城村了。下午14:00,烈日正当空,《齐长城》摄制组来到长城村。长城村东西两侧山峦起伏,中间是宽二里左右的南北狭长平原,现在京沪铁路、京沪高铁、京沪高速公路和104国道在此通过,齐长城自西向东经过该村,故原名长城铺。一进村,摄制组便碰到了在街头乘凉的几个村民。</p> <p class="ql-block"> 其中一位现年88岁,名叫郑长叶的老人,向摄制组介绍说,他小的时候,村的东西两边山上的齐长城两边大都是石头垒砌,但中间垫土。村中的一条南北大街,长度为5华里,古代是沟通华北与江淮的重要驿道,村里人叫“九省御道”(书载和官方称“九省通衢”)。在他记事的时候,村里的孟姜女庙和长城阁子都还存在着。随着年岁的增加,庙和阁子都碱了,最后也拆了。</p> <p class="ql-block"> 在自己的家里,郑长叶老人还向摄制组展示了他亲自手绘的长城村的示意图,村东西两边的齐长城、村中的长城阁子孟姜女庙、村边的红石江等,都被标在了醒目位置。村里大体与他同龄的几个老哥小弟,也都声称郑长叶老人手绘的长城村示意图大体符合实际情况。</p> <p class="ql-block"> 长城村的齐长城是齐鲁的分界线。分界线的南北两边,风俗不同。据村民说,齐长城的南边,坟是圆的;而齐长城的北边,坟则是方的。齐长城北边的雨水往北流向齐国,齐长城南边的雨水往南流向鲁国。当年村中不仅有姜女庙,还有崇寿寺、观音堂、宣帝阁、皇姑院等,可惜从1958年开始,这些老建筑就陆续被拆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75岁的村民王德贵告诉摄制组,村里最先被拆的是崇寿寺,铁构件被拆下来“大炼钢铁”。他小时候还在姜女庙里读过小学,可惜后来也被拆了。王德贵老人说,这些老建筑原本都在齐长城的关口上,历史悠久且十分壮观,其中崇寿寺大殿房梁上还有“晋咸宁丁酉年重修”的字样。因为喜欢历史文化,王德贵老人将当年不少被破坏的古代石碑收集起来,小心地保存在自己并不宽敞的院子里,其中一块残碑上可见“观音堂,姜女庙,玄帝阁,皇姑院”字样,从碑文的记载看,这块残碑是明朝万历元年所立。在明朝万历初年,长城村就有“观音堂,姜女庙,玄帝阁,皇姑院”等历史建筑了</p> <p class="ql-block"> 这位老人今年86岁,精神矍铄,村民们介绍说,他是一位从铁路上退休的工人。看得出来,乡亲们对他的退休工人身份充满着羡慕。</p> <p class="ql-block"> 一天转战泰安、长清两地,圆满完成了采访任务,下午六点多摄制组返回济南。</p> <p class="ql-block"> 日志撰稿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扈长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