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林西县第三中学 初一一班 黄振秋<br><br>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这是林西县疫情爆发前给我的学生讲得最后一课,我问孩子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该怎么做呢?孩子们齐声回答:“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我问:“应该怎么样?”学生答:“镇静!”如今孩子们清脆的声音依旧回荡在耳边,可是当我接到疫情流调专员电话的那一刻,打破了我个人原本平静的居家隔离生活——我们班有一名核酸检测为阳性的学生!。<br>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入职还差三个月才满一年,但是此时此刻的我肩头仿佛有千斤重担……从未觉得班主任工作是一种负担,也从未想过退缩,但是这一刻,我却觉得生活给我当头一击,我才明白生活与工作真正的双重考验才刚刚来临。但是疫情紧急由不得我慢慢梳理自己的情绪,迅速联系家长与学校领导,核实情况后配合流调专员整理学生及任课教师信息反馈给调查员。<br> 这种等待无疑是漫长的,中间充满着不确定性,我与家人同事互相鼓励。无论怎样现在最重要的是最大程度地协助流调专员,尽可能的安抚学生及家长的情绪,直到我等来我们班这个孩子确诊的消息,一块重石终于落地,一同等来的还有作为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的消息。与此同时立刻向学校校长主任报告此事,领导们非常重视,让我一定配合县里的疫情防控工作,注意做好学生及家长的情绪疏导工作,并且对我个人也给予了关心和帮助。还有学校的前辈哥哥姐姐们的关心与建议,告诉我放松心态积极面对,还有隔离所需的各种物品,让我觉得格外的温暖。</h3> <h3>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孩子们和家长们,他们理解并愿意积极配合我的工作,及时做出反应,还相互鼓励,正能量满满,孩子们也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不再是班级中上蹿下跳的小皮球,而是成为了一个人面对隔离的小大人。有的甚至主动提出不需要家长陪同,看着他们一个个小小的身影,拎着大包小包隔离用品,我真的很欣慰,或许这就是成长,总在不经意的时候发生……</h3> <h3> 接下来我们等来了兄弟旗县的驰援,当我在各个媒体平台上看到我们的林西三中的同事们还有社会各界的志愿者们纷纷上阵,执勤站岗、分发物资、组织核酸检测、登记扫码……尽自己所能为疫情防控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他们奋斗在一线的身影,就是最美的风景,我大受鼓舞,虽然我隔离在小小的房间中,但是心却与他们同在!</h3> <h3> 为了落实“隔离不停课,隔离不停学”的政策,我为学生们设计了适合他们的上课形式,授课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借着《最伟大的悲剧》这一课,告诉孩子们学习斯科特一行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们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如果一个人的心灵经受住了考验,他的精神就会得到洗礼,就会变得无比的崇高。而且也给孩子们写了一封特殊的信,希望他们可以积极面对疫情,配合隔离工作,做好防护的同时也可以静下心来,读读书,做一个个人规划,长期短期皆可,希望他们可以珍惜时间不负好时光!而孩子们也在认认真真地隔离上网课,最令我动容的是班级中确诊的那个孩子,每一节课都没有落下,每一次作业都及时上交,学习态度端正,班级中的同学和任课教师都在鼓励他。</h3> <h3> 今天是我隔离的第三天,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虽然每天封闭在这狭小的空间内,但是也的的确确地感受到一种别样温暖,这种温暖是来自社会的殷切关心、同事的鼓励安慰、学生的全力以赴以及宁城隔离点负责人的真诚,这里的居住环境虽不是最好的,在我心中却是温馨的;隔离的孩子们格外懂事,认真听讲,气氛活跃,积极回答问题,好像疫情对他们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家长们也极力配合防控工作,陪同孩子学习,安抚孩子内心。</h3> <h3> 言辞不奢,用情却浓;寄景不华,描勒却真。短短的几段话道不尽我心中的感动,而这内心的温暖却是实实在在的,比夏日的暖阳更温暖的是同舟共济的心,这温暖来自孩子、家长、同事、领导更是来自千千万万奋斗在一线志愿者……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