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6)十九世纪俄罗斯的文学之二

松哥

<p class="ql-block">罪与罚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十九世纪群星璀璨的俄罗斯文坛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有史以来、最复杂、最矛盾、最伟大的小说巨匠之一。他以其卷帙繁浩的创作,在对于人类复杂的、甚至分裂的人性及心理乃至变态精神的深刻描绘和深度开掘上独树一帜,无人能出其右。</p><p class="ql-block"> 《罪与罚》是一部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带来世界性声誉的巨著,这部作品也成为了世界文学桂冠中最璀璨夺目的宝石之一。到目前为止,这本书被世界各国翻拍成了几十个版本的电影。</p><p class="ql-block"> 《罪与罚》的故事很简单,放在今天就是几行报道:一个贫穷的大学生罗佳杀死了一个放高利贷的狠毒老太婆,却经不住良知的折磨,在反复思考后,最终投案自首被判处流放西伯利亚,并在流放途中皈依东正教得到救赎的故事。文学界的评论是,这全面展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个人与社会、道德与权力、信仰与自由等等人类社会最根源性问题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在《罪与罚》出版差不多半个世纪之后,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在他的学说中完整阐述了“三重人格理论”,这个理论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逐渐成熟。所谓三重人格——指的是本我、自我和超我。</p><p class="ql-block"> 而在《罪与罚》中犯罪的罗佳、忏悔的罗佳和得到救赎的罗佳,恰恰对应着罗佳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本我是本能的我,罗佳为了自己的生存,选择走上杀人的道路,并自欺欺人地认为这是替天行道;自我是面对现实世界的我,罗佳在杀人后陷入了良心的谴责,惶恐的灵魂无处安放,陷入了地狱般的煎熬中;超我就是理想化的我,故事的结尾处罗佳背负了苦难的十字架,得到了最后的救赎。可以说,杀人是本我驱使下的膨胀,而良心的拷问则是自我与本我的斗争,最后的忏悔是超我最终胜利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我们很难说弗洛伊德确实受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启发,但是罗佳这个人物成为了三重人格理论的绝佳例证,被后世弗洛伊德学派的学者们一次次的引用。</p><p class="ql-block"> 1880年6月,也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临去世半年前,他在一个文学活动上,发表了一番震惊俄罗斯的演说,他要那些桀骜不驯的知识分子顺从。他坚信俄国的一切都是美妙的,那些罪恶也有合理的理由,俄国的农民,因为他们的贫穷和苦难,灵魂也是美丽的,伴随着受苦人的眼泪将从俄国的土地上涌出新世界的甘泉。而相比之下,整个欧洲都只不过是一具尸体。</p><p class="ql-block"> 在21世纪的今天,再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部大作,会品味到一些俄罗斯精神的底色和民族的特点,有助于对当下新局势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再说一点,在当时,陀思妥耶夫斯基即便已经是俄国最有名的作家了,日子还是过得狼狈不堪。他经常出轨,对赌博的热情又超过了追求女性,然而还逢赌必输。因为债台高筑,他宣布过破产,还把未来的作品以低价抵押给了书商。人们很难想象,《罪与罚》这样经典的小说,是在这种走投无路的情形下仓促赶出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