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 新课堂 新思维 新方向——新沂市春华小学数学教师教材培训掠影

淳淳

<p class="ql-block">为了进一步推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提高数学教师对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的把握水平,探讨小学数学课程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春华小学全体数学教师于6月13至15日参加江苏省小学数学:“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2022年全省小学数学教材研讨的网络培训活动。</p> <p class="ql-block">6月13日下午开幕式后,首先观看了由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王燕涛老师执教的《3的倍数特征》一节课,王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结论的过程中,概括归纳出3的倍数特征,深刻演绎了新课堂模式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不光会学习更会表达的全面发展型学生。</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课是由河南平顶山的李慧转老师执教的《圆的周长》。课中操作部分的绕圆法和滚圆法都在利用“化曲为直”的化归思想,可见李老师特别注重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紧扣新课标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第三节课是由南京市力学小学的茅羽老师为我们呈现的《面积单位》。从学生对面积单位需求“是什么 有多大 有什么用”进入教学环节,有需求就有动力,茅老师陪孩子一起经历了学习长度单位到学习面积单位的空间认识发展上的飞跃。</p> <p class="ql-block">同时无锡市小学数学教研员黄伟星、平顶山市小学数学教研员付亚波、南京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刘正松三位老师分别对三节课做了精彩点评,共同分享如何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更深入自主探究。</p> <p class="ql-block">最后由著名专家张齐华老师带来了一节《等值分数》,组内教师早就翘首以盼了,张老师的课总让人意犹未尽,学生在他的调动下,就像跳动的音符,有活力又有张力。尤其是小组合作,适时的点拨、引导、启发,穿针引线般把一节课知识点串联的水到渠成。</p> <p class="ql-block">第一天的培训在大家热烈的讨论声中结束,每个人都收获满满。</p> <p class="ql-block">6月14日下午,培训如约而至。各组数学教师在组长的带领下又开始了新的学习之旅。</p> <p class="ql-block">今天先由太原市大南关小学郝立峰老师带来了一节《小数的意义》,郝老师紧扣“计数单位”这一核心概念,由整数的计数单位到小数的计数单位自然过渡,深刻体现了“十进制”数数法,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到小数和整数之间的一致性和关联性,一场无痕教学彰显数学知识的整体意蕴和逻辑关系。</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是由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施惠芳老师带来的一节《小数四则运算的再认识》,这是一节“讲道理”的数学课,通过运算性质的逻辑推理,发现小数四则运算的本质就是计数单位的累加或递减,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运算的算理,听的明白,算的清楚。</p> <p class="ql-block">观摩课结束后由东北师范大学的马云鹏教授作了《内容结构化视角的“数与代数”领域分析》的专题报告。马教授的讲座,让数学老师们对2022版新课标强调的学科结构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有利于今后在课堂中帮助学生建立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引导学生用整体的、有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思考问题。</p> <p class="ql-block">6月15日,最后一天的培训内容,每个组的数学老师,像沙漠中遇到绿洲的饥渴牧人一样,纷纷聚在办公室、电脑、手机周围,汲取这份“养分”,如饥似渴。</p> <p class="ql-block">第一节课:常州市局前街小学陈婧诚老师带来了一节《数据分类》,陈老师借助小组合作,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的问题,根据实物不同特征,引出不同分类标准,培养孩子数据意识。</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课:南通市八一小学王海峰老师带来了一节《三角形的认识》,王老师通过课堂真实操作,实现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p> <p class="ql-block">最后,由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正宪教授作了《统计与概率教学——重在培育学生的数据意识》的专家报告,为数学老师今后执教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三天的学习转瞬即逝,但是意义深远。通过这次培训,数学老师们对新课堂有了新的想法,对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对教学中的困惑有了新的认识。“新课标”怎样植入新课堂,核心素养如何在新课堂中绽放,是作为数学教师接下来要不断实践和探索的新任务。</p>

小学

课堂

学生

老师

新课标

数学教师

数学

一节

小数

数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