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14日的上午,阳原五小五年级的孩子们在刘东华老师的带领下上了一节特殊的美术课——扎染。扎染古称扎缬、绞缬,是汉族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织物在染色时部分结扎起来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中国传统的手工染色技术之一。扎染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其工艺特点是用线在被印染的织物打绞成结后,再进行印染,然后把打绞成结的线拆除的一种印染技术。它变化自然,趣味无穷。更使人惊奇的是扎结每种花,即使有成千上万朵,染出后却不会有相同的出现。这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是机械印染工艺难以达到的。而在我们阳原五小,孩子们有幸和刘老师一起见证和亲身体验扎染技术再度大放异彩!</p> <p class="ql-block"> 刘东华老师敬业爱生,美术素养深厚。毕业于廊坊师范学院,国画专业,本科,河北省美术协会会员,从事美术教育工作10年。2012年《幽居图》《祥瑞图》在十二生肖年画大赛中分别获一等奖、三等奖。2021年作品《李大钊》入选阳原县建党100周年书画展。在阳原五小,他一直担任美术课程,孩子们在他的带领下无论绘画水平、艺术鉴赏和审美能力不断提高,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和特长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 准备篇 <p class="ql-block"> 课前,孩子们都怀着兴奋而又迫不及待的心情带来了棉质白色T恤,他们按照刘老师的安排分成了几个小组。为了使染色过程顺利进行,而不至于污染其它,孩子们提前收起了桌套和凳套,在桌面上铺上了方形塑料纸,摆好了弄湿的衣服,每人还准备了塑料手套和扎T恤的皮筋。一切准备就绪,等待着老师介绍扎染方法和步骤。</p> 过程篇 <p class="ql-block"> 在老师讲解了扎染的方法和要领之后,孩子们开始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捆扎白色T恤。有的分段捆扎,像即将切开的一段段面条,有的螺旋式旋转捆扎,像妈妈手中的烙饼。扎好之后,孩子们又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染料,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点染。看他们小心翼翼而又井然有序,心中默默盼望着奇迹的发生。终于染好了,孩子们又在老师的指导下把染好的衣服放进塑料密封袋中保存二十四小时。</p> 展示篇 <p class="ql-block"> 经历了二十四小时的漫长等待,6月15日上午,孩子们终于等到了他们见证奇迹的时候。他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从各自密封袋中取出自己的衣服,在刘老师指导下又淘洗了三四遍,一件件崭新而又颜色鲜艳的衣服在太阳下绽放着花一样的笑容,孩子们何尝又不是呢?</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亲手做的扎染T恤,漂亮极了!是天边飘过的彩虹?风中五彩斑斓的蝴蝶?还是我们精彩无限的童年?在这一刻,都尽情绽放!这不是普通的T恤,这是一件件凝聚了老师爱心和孩子们热情的T恤,是一件件点燃夏季之火的T恤,穿上它是否想高天之上放歌一曲,是否想华灯之下街舞一段,是否想旷野之中变成风筝……</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节特殊的美术课,在扎染课上,孩子们锻炼了合作动手能力,提高了艺术审美水平,培养了他们热爱祖国传统工艺的意识。在刘东华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上了一节无比幸福而有意义的扎染课,他们看着美在自己手中一点点变化发生,这是从内心唤醒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一课。五小的所有老师也正在从各个方面进行着这一项伟大而又神圣的工作。五小也会和孩子们在幸福和成功的路上一路同行!</p> <p class="ql-block">编辑:王建华</p><p class="ql-block">审核:冀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