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蒲泊村做豆腐的历史,祖辈们流传的记忆里,在唐朝时期就开始了。有文字记载的是嘉庆十一年(1806年)同积厚商行留下的豆腐交易的账簿,它成为蒲泊村豆腐生产交易珍贵的文物史料。而今,只有从残存的石磨深深印迹里,还能看到到蒲泊村豆腐生产的沧桑和过去。</p><p class="ql-block"> 蒲泊村做豆腐的水源,来自村西头的那口甜水井。井里的水质,属于甘甜而润味的浅层地下水。用它做出的豆腐保持了大豆原味。打开包后的豆腐,白嫩而富有弹性,透射出外柔内刚的细腻,绵软中透视着劲道,雪白里泛出淡淡的浅黄色,一股诱人豆的清香飘逸而来。切下的豆腐,断面光洁平滑,捧在手里还能感觉到豆腐光鲜而富有弹性,有一种摇摇欲坠却又立而不倒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村西的那口甜水井是大自然的馈赠。井口边缘的石头已经被磨的锃光发亮,其中一块石头中间有条深深地磨痕,是多年来人们打水绳索勒出的印记,也成为历史久远的见证。这水井伴随着蒲泊村豆腐,从远古、明清,一直到解放后的合作化,初级社,到改革开放后的豆腐产业化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蒲泊村豆腐制作,是一代又一代人的潜心钻研与探索,以孜孜不倦的勤劳、智慧与原生态手工技艺的完美结合,成就了一道香飘四溢的美食——蒲泊村豆腐。</p><p class="ql-block"> “盘石轮囷隐涧幽,烟笼月照几经秋。可怜琢作团团磨,终日随人转不休。”这是宋代流传的《石磨》诗。也是蒲波村豆腐生产的历史写照。石磨,这个中国农耕历史上重要的生产工具,在几百年的岁月里,伴随着朴实勤劳蒲泊村人,养活了一代又一代人,演绎了一个又一个豆腐生产的传奇和人文故事。</p> 最早家庭作坊使用的石磨。<div><br></div> 作坊式生产全靠手工劳动。<div><br></div><div><br></div> 一条扁担,八条绳,就是卖豆腐的生活写照。<div><br></div><div><br></div> 一头挑着豆腐,一头是生活的希望。<div><br></div><div><br></div><div> 早年的蒲泊村,吃过早饭的男人们,抽过旱烟,挑起扁担,肩上挑着一头是四溢飘香的豆腐,一头承载着全家生活的期望,向潞安城走去。手里拿着的一根木棍儿,敲击豆腐梆子发出悦耳的声音,潞安城里十二条大街,七十二条小巷都能听到。<br> 1948年附城土改工作队曾有这样的文字记载:“全村有豆腐磨46座,他们的技术很高,在长治市乃至潞安府八县,附城是第一会做豆腐的村,而它是有其历史性的,附城又名“婆婆村”就是由此而来(说卖豆腐的梆子声)。”<br> 全国解放后,附城全村103户人家就有84户在磨豆腐,占总户数的79.5%,豆腐生产成为家庭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br></div><div><br></div><div><br></div> 做豆腐曾经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晃杆----磨豆腐的原始劳动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附城村接受了为朝鲜战场志愿军制作豆腐干的任务,全村所有家户都积极参与到豆腐干加工当中,附城村轧制的豆腐干被全部运往朝鲜前线,支援了抗美援朝作战。</p><p class="ql-block"> 1953年,以共产党员带头和对互助合作有信心的积极分子参与下,附城村历史上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以集资入股的形式办起来了。全称是“长治市长子门乡附城村农业生产合作社”。合作社主要以磨豆腐为主,兼以种菜,养猪。卖豆腐日均收入在三十万元左右,卖菜的日收入可达十五万元。1954年3月16日至54年12月30日收入账目显示,豆腐收入为25104.745万元。(当时的货币比值一万等于人民币一元。——编者注)</p><p class="ql-block"> 随着豆腐生产不断扩大,合作社又花费38000元租用了民房,增加了豆腐生产能力。随着豆腐产量的不断增加,副产品--豆渣又是喂养生猪的极好饲料,生猪喂养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p><p class="ql-block"> 1956年,全年计划加工豆子50000斤,每斤豆子产出3斤豆腐,共生产豆腐150000斤。</p><p class="ql-block"> 磨豆腐的人家,大都是起五更睡半夜,辛勤劳作。最多时村里的豆腐挑子达到86副。豆腐做得多,来钱快,一斤豆腐七、八分钱,一个豆腐四、五十斤,卖豆腐一天可以有三、四元钱的收入,一个月可以有八、九十元钱进账。1957年,村里有十多名年轻人被招工到淮海、惠丰厂参加工作。学徒工每月18元,三年转正后就是32.29元。在村里自己磨豆腐比上班收入多两三倍,所以有不少年轻人辞掉工作回家磨起了豆腐。</p><p class="ql-block"> 1956年,村里王春明到太原参观学习豆饼做豆腐的经验,最先掌握使用了豆饼加工豆腐技术,因此在长治市推广冷榨豆饼制豆腐先进经验会议上他还做了典型发言。</p><p class="ql-block"> 1958年,驻附城村的淮海厂十车间,帮着村里在府君庙的东房建起了豆腐坊,那是附城村第一次使用电力磨豆腐。</p> 电机作动力,解放了部分豆腐生产手工作业。<div><br></div><div> 1961年,土地下放,除了集体的豆腐坊以外,不少曾经挣过豆腐钱的家庭又开始做豆腐。1962年9月份,村党支部开会决定下放豆腐坊,共产党员郭贵宝带头办起了第一个“单干磨豆腐互助组”。在党员们的带头示范作用下,全村有75户家庭制作豆腐。全村党员15名中有11名,干部17人中有14人加入家庭磨豆腐生产行列。<br></div><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1962年,带头家庭磨豆腐的郭贵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3年,集体经济中副业收入为16692.78元,其中磨豆腐收入为11463.16元,豆腐加工占副业收入的68%。</p><p class="ql-block"> 附城村加工豆腐户数多、产量高,质量好。1964年,长治市蔬菜公司与附城菜场签订合同,委托附城村加工豆腐。每斗黄豆可得利4.2元。劳力多的人家每天可加工黄豆3斗,得利12.6元,月获利378元。豆腐生产成为附城村家庭经济的主导产业。</p><p class="ql-block"> 1966年,附城豆腐坊产出豆腐70000斤,每斤0.05元,产值3500元,豆腐干每斤0.12元,产值3600元,豆渣18000斤,每斤0.02元,产值360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div> </div><div>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附城村豆腐生产再次复苏。附城村在大规模建设蔬菜大棚的同时,又鼓励村民搞磨豆腐生产。此时,卖豆腐不再使用肩挑,而改用蹬三轮车走街串巷。从附近的邱村、紫坊到十里地以外的淮海、惠丰厂,从长治轴承厂到东门外的壶口村。从附城出发卖豆腐的三轮车遍及长治城东西南北的大街小巷,习惯了的老客户每天都按时守候在路边,等候着蒲泊村豆腐来临。<br> 家庭制作豆腐的动力,开始仍旧是古人传下来的人工左右摇晃架在梁上的“晃杆”作动力。一两个小时的摇动磨盘,即便是青年人也是气喘吁吁。因此,大多数家庭每天只能磨一两个豆腐,只有逢年过节才要全家上阵加班加点多生产。因此,家庭磨豆腐手工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产量上不去。村西的郭消气是附城村最早使用电动磨的人。他从废旧金属回收公司购买废旧汽车后桥差速器,对石磨进行改装,将原来上磨盘的“晃杆”拆掉,将上磨盘与传动轴固定后,穿过下磨盘,使传动半轴与差速器的伞形齿轮吻合,伞形齿轮由电机直接带动。这一简单的改进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以后他又改造成功了电动筛萝,把豆浆与豆渣分离的手工筛萝改为电动筛萝,从而快速分离豆渣、豆浆,降低了劳动强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br> 随之豆腐生产户如王二反、赵掌印、韩金生等纷纷跟着改进,并很快遍及全村。豆腐生产劳动强度大大降低,产量大幅增加,产品成本明显下降,经济收益快速提高。这一改革推动了新一轮豆腐生产的快速发展,附城村的豆腐加工进入半机械化生产时期。<br> 八十年代,附城村总户数300多户,而参与磨豆腐和卖豆腐的户数多达200户,成为名副其实的豆腐产业化村。这是附城村历史上豆腐产量和销量的鼎盛时期。<br> 进入九十年代后,食品生产技术的繁荣发展,豆腐生产机械快速普及。1991年的附城村,出现了磨豆腐的大户:郭才荣,郭田枝,焦兴盛,刘憨则,魏龙则、赵根弟等。以电动加工米机械去豆皮,破壁机磨豆瓣,蒸气锅炉蒸煮豆浆为标志,豆腐加工进入机械化时期。1公斤豆子可产出豆腐4、5公斤之多,班产量可达千余公斤。豆腐生产出现了聚集化、专业化,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产量呈现了几何级增长,生产方式由制售一体转变为单一生产,豆腐生产快速向专业大户聚集。大量的家庭作坊式生产远远不及专业生产而被迫停产,转为批发零售为主。<br></div><div><br></div><div><br></div> 附城集贸市场。<div><br></div><div> 以后,城市化进程加快,附城村耕地逐步减少,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第三产业逐渐兴起,豆腐生产历史结束。<br> 同治七年(1868),蒲泊村改名附城村,但蒲泊村豆腐却依然在坊间广为流传。蒲泊村豆腐成为一段难以割舍的乡情。<br></div><div><br></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旧时,腊月二十五磨豆腐成为记忆中的乡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撰稿 :韩振平 王祥生</p><p class="ql-block"> 图片整理: 王祥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6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