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

L j

<p class="ql-block">  插队三年,收到家书(有父亲、哥哥、姐姐分别写给我的)200余封。这些写于近半个世纪前的书信至今我还都保留着,闲暇时,拿出读一读,瞬间亲人对我的关爱又充满了我的内心。</p><p class="ql-block"> 我是1975年8月20日离开沈阳、 离开亲人到盘锦插队的。1978年9月中旬返城工作,在农村度过了整整三年的时间。这期间,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而这其中的“甜”,就是来自家人对我的爱。</p> <p class="ql-block">  三年期间,父亲写给我的信有100余封,字里行间,充满着浓浓的爱。如今父亲已经离世27年,但父爱不仅幸福着我的前半生,也一直温暖着我的后半生。</p> <p class="ql-block">  父亲写给我的信中涉及好多内容,其中最多的关于我的衣食冷暖、身心健康。在我的心目中,父亲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座灯塔,始终引导着我一步步的前行。特别在我遇到困难时只要有父亲在,我就有力量、有勇气。很多人说父爱如山,我要说我的父亲就是我的天,父亲留给我的精神财富可让我享用终生。</p> <p class="ql-block">  这封信是父亲写给我的第一封信,我是到农村第四天给家里写的信,信里详细的介绍了我插队所到的村子及青年点的情况。父亲收到信后,立即给我写了这封回信。并在最后叮嘱我,要常给家写信,哪怕只写三五句话也好。父亲既想看到我的信,又担心我写字多,过于劳累,我可敬的父亲啊,心中永远想着我。</p> <p class="ql-block">  这是父亲写给我的第二封信,父亲在信中对我刚到农村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并嘱咐我要“注意休息,睡好觉”。最后叮嘱我“要经常给家里写信,少写几句,多写太累,哪怕只写一两句爸也高兴”。看完父亲的信,每每都是泪湿衣衫,父亲对我的爱都浓缩在这字里行间。</p> <p class="ql-block">  这封信是1976年元旦(我下乡快五个月了)父亲写给我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思念家人,爸妈也牵挂着我。我在农村三年,家里每月给我寄十元钱让我零用(回家时爸妈会给我买好平时的日用品,让我带回农村),这些钱多数我都会省下来,用来春节给家里买大米和猪肉。</p> <p class="ql-block">  1976年生产队有一社员,拿着几斤沈阳的猪肉票问我能换粮票吗,我高兴极了,立即给她一些粮票(多少已经记不清了)。把肉票寄回家里,父亲很高兴,给我写了这封信。我是特别顾家的人,在农村三年,买回家的大米能有五百斤,猪肉一百来斤,还有干豆腐、冻豆腐、粉条、鸡蛋、白糖、虾皮等等。不谦虚的说,我是爸妈的好女儿。</p> <p class="ql-block">  我家里有兄妹六人,我是老六。父亲的这封信告诉我,我的爸妈,哥、姐都十分关心我,事实也确实如此。</p> <p class="ql-block">  这封信是76年唐山大地震第二天父亲写给我的。信里首先告诉我家人都平安,然后问我地震时青年点震感强烈否(其实就是看我是否平安),最后告诉我家里给我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我们一般八月份能放假二十天)。</p> <p class="ql-block">  每年冬天,父亲都在信里反复叮嘱我,注意保暖,别睡凉炕,千万别感冒了,字里行间传递着父母对我牵挂和关爱。</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这封信写于1977年的6月21日端午节。我插队三年,几乎每到一个节日,父亲都会给我写信,这是因为每个节日,父母都会想到我。其实,每逢节日,我也想家、想父母、想亲人。</p> <p class="ql-block">  这是父亲在1977年端午节后写给我的信,现在看过依然泪流不止。我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对我的爱,我会铭记到永远!</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这封信是告诉我“虽然已经下乡两年了,但要有继续在农村奋斗几年的心理准备”,父亲的信让我心里轻松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1977年10月21日早晨,父亲从收音机里听到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当天就写信给我,建议我回家复习,积极备考。其实家里不知道的是,这之后我们那里出台个“土政策”:全年出工天数不满280天,不准报名。我查一下记分册,真不够280天,找队长商量,告诉他无论如何我也要参加当年的高考,后来队里同意可以把缺的工补上。“打场”(粮食脱粒)时我一天干十六小时,坚持十几天,终于报名成功。当然这期间复习的时间几乎没有了。</p> <p class="ql-block">  父亲再三叮嘱我,备考期间要注意身体,保证睡眠。报名后,距离考试时间已不足一月,每天还要坚持出工劳动,只是时间变为八小时,这样看书的时间就多些了,只是睡眠时间必须压缩。</p> <p class="ql-block">  父亲的这封信写于1977年12月1日,这天是辽宁省高考的第一天。从父亲的信里可以看出,那些天父亲始终牵挂着我:希望我能正常发挥;希望我不要有压力;希望我注意身体。</p> <p class="ql-block">  高考过后父亲又给我写信,目的只有一个,给我减压。现在看,当年父亲说得很准,录取率基本是报考人数的百分之四。</p> <p class="ql-block">  77年高考结束,我体检未录(当年辽宁未公布考生成绩),父亲多次写信给我,为我减压、加油。是父亲循循善诱的开导让我度过高考失败那段难熬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这封信是我在农村期间,父亲写给我的最后一封信,这一年我参加了辽宁省的大学和中专的招生考试,没考上大学,只考上了中专,但读中专不是我的理想,所以放弃了。考试结束,我们开始放假,放假期间,父亲决定退休让我补额返城工作,至此我结束了知青生活,重又回到父母身边。</p> <p class="ql-block">  返城工作后,生活在父母、亲人的身边,十分快乐与幸福。只是后来为再没能收到父亲的亲笔信而稍感遗憾。</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家书我会永远保存下去,因为这是父亲留给我的无价之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