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表和汉字“中”

福禄(平阳)

<h3>  “三源文化”之都的山西临汾,有个襄汾县,县南有丁村猿人出土,县东陶寺出土了“最早中国”,比河南二里头的“中国”早三百年。出土文物最著名一件文物是观象台,印证了“尧典”中叙说,是现行二十四节气观察地(当时是二十个)。</h3> <h3>还有一套不太出名观测天象的文物是“圭表”。</h3> <h3>左侧立着的杆子是“表”,右侧平放的带“刻度”的杆子叫“圭”,圭中间套着那件玉器是“玉琮”。因原件腐化,临汾博物馆里的圭表是复制品,玉琮是出土文物。</h3> <h3>我国有一本古籍“周髀算经”,《周髀算经》原名《周髀》,算经的十书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和四分历法。唐初规定它为国子监明算科的教材之一,故改名《周髀算经》。《周髀算经》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并证明了勾股定理。 在《周髀算经》中记载了冬至、夏至日测量的日影长度,即晷长。卷上之二载有:“周髀长八尺,夏至之日晷长一尺六寸。”</h3> <h3>  古人把夏至之日晷长一尺六寸的地方定为“天下之中”,也就是“中国”,这也就是考古界把陶寺定为“最早中国”、古“尧都”的原因。</h3> <h3>  陶寺出土了几个汉字,著名的毫无争义的是“文”字,稍有争议的有个“尧”字,有一次听考古队长何努队长讲,在一件农具上有个字。但是,中国国名中的“中”字,来历一直不明。</h3> <h3>  说起甲骨文“中”字(上图中间),“说文解字”上把它解释为旗帜,那四个飘带。 如果把一竖看成旗杆,中间方框看成地面的话,那么下面那两根飘带就让人费解了。</h3> <h3>  随着“圭表”的出土,专家把“中”字解释成:一竖是“圭”尺,中间方框是标注刻度的“玉琮”,“飘带”代表的意思是告诉人们“这上面有刻度”!</h3> <h3>  考古就是与古人对话,看着面前的文物,迷恋在对与错中就是一种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