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亲爱的家长朋友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你们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过几天,您的孩子就要成为一年级小学生了,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解除家长们的焦虑和困惑。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从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分别进行了科学有效的指导,鸡东县实验幼儿园也在积极行动,推进落实“双向衔接”的各项举措,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引导儿童逐步适应从游戏活动为主向课堂教学为主的转变,逐步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习兴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学习环境、学习形式、学习时间、师生关系方面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对孩子们在自理、自立、自律和自信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孩子可能会出现暂时的“不适应”,这都是正常现象,家长切莫乱了阵脚,要相信宝贝、陪伴孩子一起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做呢?</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1.积极调整好心态。</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家长们要以平常心态来看待“幼小衔接”,这是孩子从幼儿园顺其自然过渡到小学的阶段,不必过于紧张、焦虑,要保持情绪稳定,多和身边一年级的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缓解个人因缺乏经验而引发的茫然无措;也可主动和一年级老师多交流,空余时间阅读相关书籍和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讲座,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57, 181, 74);"> 2.科学认识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区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57, 181, 74);">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幼儿园教育不论是目标、内容、形式,还是环境、师生关系,都与小学教育有所不同。幼儿园教育是寓教于日常活动之中的,是以游戏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每个班级都有两位教师和一位保育员,负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而小学教育则不然,有严格的作息制度和课堂纪律,许多事情都要靠孩子自己去应对,孩子在校的主要任务不是游戏而是学习,两个教育阶段之间的较大差异,需要家长为孩子铺路架桥,做好“衔接工作”,家长要善于发现并把握生活中的教育,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各种准备。</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3.培养孩子迫切的入学心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 </b><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了使孩子期盼着早点上小学,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从正面鼓励孩子。家长可以带孩子到附近小学的门口去看看小学生上学、放学的情景,教孩子认读小学的校名、认识小学附近的建筑物、公交车站,以发展孩子的空间知觉,增强孩子对小学的感性认识。家长还可以在家里和孩子一起玩“小学生上学”的游戏,使孩子知道怎样才能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4.激发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孩子好模仿,家长一方面要在家里给孩子树立热爱读书看报的榜样,另一方面还要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去,让孩子目睹别人看书学习的情景。此外,还可以带孩子走亲访友,让孩子看看小哥哥、小姐姐是怎么学习的,用同伴的良好行为来影响孩子。</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 5.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孩子学着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等,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督促孩子按时就寝,保障充足睡眠,加强体育锻炼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每晚坚持亲子绘本阅读,和孩子一起交流绘本中的故事,从而培养孩子的仔细观察、认真倾听、善于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好习惯看起来与小学学习内容并不直接相关,却是影响学习能力与学习品质的重要因素。</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6.提高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孩子自己穿脱衣服、入睡、整理床铺的能力。家长还要重视培养孩子自己整理图书、文具、书包、书桌、书架的能力,使孩子能独立生活和学习;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决策力,当家里有客人来访时,家长可鼓励孩子为客人开门、端水;当家长带孩子外出到超市购物时,可让孩子做向导,允许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决策力;培养孩子人际交往能力,鼓励他敢于表达,愿意主动和小朋友打招呼、聊天,和好朋友闹矛盾的时候不任性、不乱发脾气、哭鼻子。</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7.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当孩子看书、写字时,家长一方面不要让孩子看到、摸到与学习无关的东西,不允许孩子一边看书一边吃零食、一边写字一边玩玩具。另一方面不要让孩子听到与学习无关的声音,不允许孩子一边看书一边看电视,使孩子明白学习时要专心的道理,以培养孩子聚精会神的好习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家长们不能过度追求孩子成长的“初速度”,更不能拔苗助长,从幼儿园到小学,并不是翻山越岭,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过渡和延伸。“幼小衔接”,不是小学知识的提前学习,更不是填鸭学习的短期行为,而是科学的陪伴孩子在每日的生活与学习中,逐渐养成生活、学习、社会交往等好习惯、好品质,不断提高综合素养。只要我们家长朋友能够放平心态,不焦虑、不盲目地跟风,用心陪伴孩子,相信我们的孩子都能够顺顺利利地度过幼小衔接期,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您的孩子不需要您“抱着他”替他走,需要的是您的支持、鼓励和陪伴,让我们和孩子一起“成长”,用科学的方法陪伴孩子进入人生新阶段,我们准备好了!您准备好了吗?</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