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此刻,我的女孩正坐在考场上进行着中考的第一场语文考试。不知她是否已经开始写作文,我提笔写下这篇拙文,只是想用同等的方式隔空陪伴与她并肩作战。</p> <p class="ql-block"> 518天,回顾加入读书群的每一天,温暖又美好。从第一本书《拖延心理学》到《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正面管教》、《别跟青春期的孩子较劲》,再到《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最后是《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和我的小伙伴们共同朗读了七本书。毕老师的提议,家长们的加入,没有任何强迫,一切都来的那么自如。感叹大家的坚持,这种力量真的太强大了。感恩大家的坚持,在这里学到了很多,在学做合格父母的路上徐徐前行。</p> <p class="ql-block"> 七本书中,我个人最喜欢——《家教对了,孩子就一定行》这本书。对于教育孩子,我们须是正面的,客观的,平等去对待……但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是最直接最无声地。家教,家教,何为家教,我想就是一个家庭里所有人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好的坏的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或她们。这与受教育程度并没有太多关系,当然受教育程度提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只是影响个人的礼节、待人接物的方式,而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我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之切之,可老话也说过“做事先做人,成才先成人”。书中陈钱林校长的教育理念和方式让我深深地体会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长过程的关键因素。陈杳陈杲的优秀,是陈校长在幼儿时期就开始了独立性格的培养。自立自律勇敢强大,这无不和家庭的和谐,父母的尊重,正确的引导有着直接关系。三观正,品行端,孩子必然是优秀的。</p> <p class="ql-block"> 读完书对照自己,我更觉得自己不够合格,对于女儿有愧疚有亏欠。自打她出生,我便悉心照料呵护有加,总想尽最大努力把最好的给她。却忘了我无微不至的“照顾”,事无巨细的“关心”根本不是正确的爱,遏制了她天性的发展,独立性格的养成。我和她的关系应是对等的,甚至我应该要学会示弱,可恰恰弄颠倒了。女儿不太自信,性格虽然要强但也会迁就别人,敏感容易受伤,我看她这样很是心疼。我无数次反思,是我让她在与别人相处中发生歧义时不要争执、学会忍让,有了矛盾总是先去分析她的问题,以致于被她误会我不是一个为她争理的好妈妈。其实我心里是怕她受到伤害,却忽略了自己的做法也是另一种伤害,让她不能大胆地去说,不能勇敢做自己。进入青春期,她也改变了许多,许是压抑太久性格脾气也有了很大变化。我很感谢她在初中三年遇到的几位老师,给予她的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还有日常疏导谈心,使她健康成长为一个阳光女孩。我既有反思,便会改变,不再过于焦虑,学会适当放手,毕竟她已经慢慢长大了。至此我心中还是充满感恩,庆幸我的宝贝女儿依然成长为温暖的、积极的,正能量满满的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我亲爱的伙伴们,以我为例、引以为戒,适时作出改变,和孩子并肩同行才能成为真正的朋友。我们和他(她)们是完全独立的个体,适当的留出独立空间更有利于成长。</p><p class="ql-block"> 518个日日夜夜,518个点点滴滴,感谢我们可爱的毕老师,是您把大家聚在这温馨有爱的朗读之家,感谢大家的一路相伴,我们共同朗读、共同赏析、共同成长,都在努力做优秀的父母。</p> <p class="ql-block"> 再见亦是再见,相聚并不遥远。心中充满期待,梦想一定实现。祝愿所有中考的孩子们绽放精彩,一路生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