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印迹

涔涔明月

<p class="ql-block">  广西民族博物馆位于南宁市青秀区青环路11号,附属广西传统民居建筑露天展示园,是以广西民族文化为专题的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以收藏、研究和展示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工作任务,属国家一级博物馆,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主体建筑外形取材于富有广西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铜鼓,整个建筑如一只展翅的鲲鹏,遨游于青山绿水之间。</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一楼大厅宽敞明亮,壮锦地毯、插画图案俯拾皆是,整个布局具有浓郁的广西民族特色,特别精致美观。</p> <p class="ql-block">  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乡村振兴·广西扶贫产品专柜》,壮锦、绣球、民族服饰、角雕工艺品等等各种精美展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  <b>铜鼓文化展厅</b></p><p class="ql-block"> 铜鼓,是一种青铜礼乐器,流行于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长达二千多年。铜鼓作为统治权利的象征,作为祭祀用具和娱乐用具,堪称一部民族历史的百科全书。迄今,广西发现了从春秋晚期到清代末叶各个时期的铜鼓,种类齐全,数量达二千面以上,铜鼓拥有量为世界之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作为礼器,铜鼓是其占有者身份和地位的化身。考古发现表明,当会盟、集众时,铜鼓作为重器陈列,成为统治权利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南方古代民族的祭祀和军事大权均为统治阶级所掌握。铜鼓就逐渐由一般乐器上升为礼器,普遍用于祭祀活动。</p> <p class="ql-block">  “<b>诅盟”贮贝器</b>(云南·西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诅盟是古代南方民族的重要制度,部落联盟中的一切事件都要举行诅盟仪式。此件诅贝器,器盖上的雕塑真实地再现了当时滇族人举行诅盟仪式的隆重场面。在会盟高台的左、右、后三方陈列了十六面铜鼓,作为权利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广西的壮族、瑶族、苗族、彝族等民族,是至今仍在珍藏和使用铜鼓的民族。</p> <p class="ql-block">  <b>白裤瑶“打铜鼓”</b></p><p class="ql-block"> 广西南丹县白裤瑶每逢丧礼或盛大节日,都要演奏铜鼓,俗称“打铜鼓”。丧事仪式中的打铜鼓,表示送死者上路;节庆活动中打铜鼓,是为了热闹喜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壮族蚂拐节 演奏铜鼓</b></p><p class="ql-block"> 蚂拐节,即青蛙节,是广西红水河流域壮族人民特有的传统节日,于春节期间举行,历时一个月之久。人们通过找蛙、祭蛙和葬蛙等隆重仪式,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事业有成。演奏铜鼓,是青蛙节贯穿始终的重要活动。</p> <p class="ql-block">  <b>壮族与铜鼓</b></p><p class="ql-block"> 壮族铜鼓文化源远流长。从公元前5世纪算起,到19世纪的清代末叶,壮族铸造和使用铜鼓的历史长达二千多年。这些造型独特,纹饰精美的古代铜鼓,充分体现了我国南方古代民族的聪明才智和伟大的历史贡献。</p> <p class="ql-block">  <b>壮族族称</b></p><p class="ql-block"> 历代史籍中关于壮族及其先民的称谓众多,有蛮越、骆越、撞、僮、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调查识别,并遵照本民族的意愿,统一称为“僮族”。1965年改为“壮族”。</p> <p class="ql-block">  <b>“贝侬”</b>,在壮语中是兄弟、亲戚的意思,也引申为朋友和伙伴,既表达了各地壮族同根同源,也象征着壮族与其他兄弟民族紧密团结,亲如一家的优良传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广西有12个世居民族: 汉族、壮族、回族、毛南族、仫佬族、侗族、苗族、瑶族、仡佬族、水族、彝族、京族。以壮族为主体,壮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数量最多。</p> <p class="ql-block">  <b>仫佬族</b></p><p class="ql-block"> 仫佬族是广西特有民族,主要居住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境内,仫佬族山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依饭节和走坡节是仫佬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依饭节是仫佬族祈愿祝福的日子,走坡节则以男女对歌交友等活动为主。</p> <p class="ql-block"><b>  霓裳羽衣</b></p><p class="ql-block"> 壮族服饰文化百花齐放,织绣文化争奇斗艳。 </p><p class="ql-block"> 壮锦,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据传起源于宋代,是广西民族文化的瑰宝。这种用棉线或丝线编织而成的精美工艺品,图案生动,结构严谨,色彩斑斓,充满热烈开朗的民族格调,体现了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忻城壮锦曾经是广西壮锦中的精品,作为贡品晋献皇宫。</p> <p class="ql-block">  <b>壮族背带</b></p><p class="ql-block"> 在壮族的民间传说里,花婆米洛甲是生育之神。她是从花朵中生出来的,而一个个壮家娃崽原本也是花婆山上的一朵朵花儿,壮族娃娃的背带上绣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朵,这象征花婆的怀抱——一个充满花香鸟语的温暖世界。一幅幅精心绣制的背带,以及背带上的万物生灵,正是壮家儿女心目中一尊尊呵护生命成长的女神。</p> <p class="ql-block">  <b>万象更新织锦被面</b>(宾阳·现代)</p><p class="ql-block"> 用蓝、黄、橙、红等各色线织大象、菱形及几何图案,构图工整严谨,花纹五色灿烂,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  壮语歌,叫“<b>欢(fwen)</b>”,是“山歌;歌;诗歌”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壮族的山歌文化缤纷多彩,每个地方的山歌调各有不同,但却是一脉相承,不曾间断,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母题,维系着血浓于水的情感,迸发出壮族人民不屈不挠、奋发向上的性格,凝聚成世世代代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与信念。</p> <p class="ql-block">  壮语中的“<b>偻(raeuz)</b>”,是“我们,咱们”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壮族先民是岭南最早的开拓者。秦并岭南后,壮族开始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央王朝在壮族地区推行民族政策,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巩固奠定了基础,也对后世壮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壮语“<b>lanz</b>”,是“家;屋;宅”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壮族先民开创了“那(壮语意为田)”文化,造就了与北方旱作文化和游牧文化截然迥异的生计方式和文明类型。种稻、糯食,住干栏使壮族数千年来绵绵不绝延续着民族生命的血脉,是壮族生生不息的根本,奠定了壮族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壮医药</b></p><p class="ql-block"> 壮医药是壮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魏六朝时,壮医已采用草药、角疗、灸法、针法等多种疗法治病。壮医目诊,药线点灸、药物竹罐拔罐,针挑、熏蒸、熨浴疗法等,至今在壮族民间广泛传用。广西有丰富的壮药资源,著名的桂产道地药材有罗汉果、八角、肉桂、蛤蚧、鸡藤血、广豆根、田七等。</p> <p class="ql-block">  壮语“<b>板(mban</b>)”是“村;寨”之意。</p><p class="ql-block"> 远古时期的壮族先民最初时大多选择岩洞作为自己的安居之所。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中发现有柱洞的遗迹,表明了从洞居到房居的转变,并形成了村寨的雏形——以氏族血缘为纽带的原始聚落。现代壮族村寨依然延续着传统,山区的壮族喜欢选择在地势较高,背靠青山,面临溪河,村寨两侧有山地、梯田,植被茂盛的地方定居,而生活在平原丘陵地区的壮族则一般靠水而居,有“无河不住 无田不居”之说,选在河流的拐弯或交汇处,村子周围是大片的梯田。</p> <p class="ql-block">  “<b>那(naz)</b>”,壮语释义“田,水田”</p><p class="ql-block"> 岭南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孕育了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的野生稻。壮族先民开创性地将野生稻驯化为栽培稻,并形成了一整套先进成熟的育秧、灌溉、施肥的生产技术,开辟了举世惊叹的梯田,养育了这个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p> <p class="ql-block">  壮语“<b>hau</b>”,是“谷物;米饭”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壮族是稻作民族,稻米及其做成的食品与壮族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其内涵包括以稻米为主,其他杂粮为辅的食物结构,节日食品以糯食为主的文化特征,以及与稻作农业相关饮食禁忌,如部分壮族地区禁食蛙肉、牛肉和狗肉等。</p> <p class="ql-block">  <b>绣球</b></p><p class="ql-block"> 绣球与壮锦、铜鼓并称广西三大民族文化元素,是壮家人的定情信物和吉祥物,也是广西极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之一。</p><p class="ql-block"> 壮族绣球大多为12瓣,代表一年12个月,每种颜色有不同的寓意,都蕴含着人们对新一年的希望。每瓣皆绣上各式吉祥物,如梅、兰、竹、菊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p><p class="ql-block"> 绣球是绣娘倾注心血的艺术品,在绣球里,蕴藏着古老浪漫的壮族文化与美丽动人的朴素情感。</p><p class="ql-block"> 抛绣球,是壮族人民特有的一种民间娱乐竞技活动,至少有1000年的历史了。</p><p class="ql-block"> 据说高杆绣球近几年被列入广西中考体育考试的民族体育项目之一。</p><p class="ql-block"> 前几年在学校我抛过高杆绣球。</p><p class="ql-block"> 你抛过高杆绣球吗?</p> <p class="ql-block">  <b>五彩八桂</b></p><p class="ql-block">——广西民族文化陈列</p><p class="ql-block">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我国南部边疆,1958年成立。广西有“八桂”之称,山川秀丽,物产丰饶。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文化并存发展,和谐共生,充分展现了各族人民勤劳勇敢、聪明智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共有的宝贵遗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紫檀木边架漆地嵌象牙广西府州山水图围屏</b>(仿制品)</p><p class="ql-block"> 围屏现存于故宫博物院,共12扇,每扇高194厘米,宽45厘米,自上而下由四部分组成: 眉板为牙雕花卉,屏心以染色牙雕和通景画形式描绘乾隆时期广西十一府和一州的地理特色和风土人情,腰板为各州府概说,裙板则为各式博古图。围屏中部分景致如南宁府昆仑关、桂林府象鼻山仍留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  <b>会馆</b></p><p class="ql-block"> 会馆是由同乡或者是同业组建的,以联络乡谊、协调利益、共谋发展为主要目的的场所,多建在交通发达、人口密集的城镇。</p><p class="ql-block"> 清代广西会馆众多,这是百色粤东会馆模型。</p> <p class="ql-block">  “<b>双龙戏珠”木雕神台构件</b>(金秀·瑶族)</p> <p class="ql-block">  <b>雕花梁架构件</b></p> <p class="ql-block">  <b>步步锦纹风车纹漏窗 </b></p><p class="ql-block"> (河池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清代)</p> <p class="ql-block">  百年老物件,精工细凿,件件是佳作,件件是精品,震撼之余还真是令人百看不厌啊!</p> <p class="ql-block">  广西民居典型的建筑形式是干栏式建筑。主要分为三种:</p><p class="ql-block"> ①简单全楼居,以桂西南靖西县为代表,两开间及三开间居多,建筑为木结构。</p><p class="ql-block"> ②发达全楼居,以桂北龙胜为代表,为全木结构,建筑以三开间和五开间居多。</p><p class="ql-block"> ③半楼居,适应木结构缺乏的丘陵地区一种建筑形式,像宜州、都安、武鸣等地区。</p> <p class="ql-block">  广西拥有山地、丘陵、平原、盆地等多种地形,孕育了众多景色优美、文化独特、风貌各异的传统村落。各民族受自然地理条件与历史渊源影响,逐渐发展出干栏式和地居式两大类型的民居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b>木作</b></p><p class="ql-block"> 广西木作主要分为木作建筑和木做家具两个部分。</p><p class="ql-block"> 明代,广西工匠创制了真武阁、大士阁、燕窝楼等木作精品,使广西木作建筑艺术达到了历史巅峰。</p><p class="ql-block"> 同时,聚居在广西北部的侗族风雨桥、鼓楼等以杉木榫衔接,不用一钉一铆,横梁竖柱纵横交错,层层支撑而上,飞檐翘角,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广西铁力木家具大料独板,弯腿翘案,雄浑大气,堪称中国南方家具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  <b>陶瓷</b></p><p class="ql-block"> 早在1万多年前,聚居在广西境内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秦汉至唐宋,广西陶瓷烧造盛极一时,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影响东南亚、南亚地区。元明以后逐渐衰落。近年来,靖西壮族夹砂陶、罗城仫佬族煤矸陶因其独具民族特色而备受人们关注。</p> <p class="ql-block">  <b>民间绘画剪纸</b></p><p class="ql-block"> 广西民族民间绘画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历史悠久,从古老的左江岩画到现代的各族绘画,都体现了广西各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三江侗族农民画、临桂汉族三皮画、靖西壮族的剪纸和金秀瑶族的宗教画各具特色。不同风格的广西民族民间绘画,是多彩生活的艺术体现,也反映了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  <b>角雕工艺品</b></p><p class="ql-block"> 角雕是合浦、宾阳、三江等地的传统手工艺品,利用了牛角的天然色泽和特质,雕刻成各种形象,如深色的就雕成山石或植物的根茎类,浅色的或半透明的就雕成云、月、芽、鱼、虾、蟹、虫等,弯曲的部分还可以用来雕成兰草、枝叶,构思巧妙,造型美观,经过加工后,可细如发丝、薄如纸张,表面光洁,晶莹剔透,其中雕刻虾蟹、金鱼等水生动物最为传神。</p> <p class="ql-block">  <b>贝雕工艺品</b></p><p class="ql-block">——香港回归梅报春(北海·汉族)</p> <p class="ql-block">  <b>编织</b></p><p class="ql-block"> 广西各族喜欢用各种竹篾丝、篾条和篾片,或者利用藤、草、芒、水葫芦等材料编织或制作成各式各样的生活用器,如篮、筐、篓、帽、壶、盒、笼等,美观大方,结实耐用,备受人们青睐。近年来,德保、浦北、博白、都安、宾阳等地还大力开发编织生产,使编织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p> <p class="ql-block">  <b>世界文化遗产</b></p><p class="ql-block"><b> </b>——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p><p class="ql-block"> 左江花山岩画景观共包含38个岩画点,分布在宁明、龙州、江州和扶绥四个县(区): 其中宁明县4个,龙州县16个,江州区12个,扶绥县6个。</p><p class="ql-block"> 2016年7月15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列入时间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b>岩画</b></p><p class="ql-block"> 广西岩画是我国乃至世界岩画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绘制于山洞石壁或沿江岩壁上,图案粗犷,画风古朴,色彩鲜红,画面大多以群体性祭祀活动组合为主。其中左江流域的岩画主要出现在战国东汉时期,是左江流域骆越文化的艺术结晶,是广西岩画艺术的代表。唐宋以后,扶绥、金秀和靖西等地出现的岩画,画风与左江岩画迥异,人物造型逼真,内容多与民俗信仰有关。</p> <p class="ql-block"><b>  造纸</b></p><p class="ql-block"> 广西是较早接受造纸技术的地区之一。从晋代开始就有记载。经明代、清末至民国,造纸业都相当发达。上世纪八十年代,“都安纸”引进宣纸制作技术生产的“都安宣”与“安徽宣”、“富阳宣”、“蜀宣”并称中国四大宣纸。</p> <p class="ql-block">  <b>春节</b></p><p class="ql-block"> 春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新年节日,时间从每年腊月二十三“送灶”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春节原为汉族的传统节日,秦汉后传入广西,逐渐成为广西各族人民共同欢庆的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期间,八桂大地到处洋溢着吉祥、欢乐的气氛,随处可见浓浓的亲情、爱情和友情。由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各民族的春节习俗又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广西各民族的民间节庆繁多,一年之中,大节以十数,小节以百计,有“四季皆聚庆 无月不过节”的俗语。各个节庆,民族特点鲜明,地方特色浓厚,形式和内容多姿多彩,涉及生产、生活、宗教、历史等方面。节庆的主题或为娱乐、或为祭祀、或为敬神、或三者兼而有之,底蕴深厚,意味隽永。</p> <p class="ql-block">  “<b>狮子上金山”</b>(田阳·壮族)</p><p class="ql-block"> 田阳壮族在舞狮时,将几十张八仙桌或长凳垒叠起来,舞狮人一边舞狮一边拾级而上,名曰:“上金山”(又称“高台舞狮”),到顶层后,又表演“高台踢脚”、“金鸡独立”、“亮相”等高难度动作。</p> <p class="ql-block">  <b>外婆送背带</b>(那坡·壮族)</p><p class="ql-block"> 壮族、瑶族等民族民间,外孙满月时,外婆便会送来刺绣精美的背带,希望外孙健康成长,幸福多多。</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b>民间信仰 娱神娱人</b></p><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广西各族人民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及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形成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和具有人格的神灵,从而产生了自然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及反映广西社会历史印迹的土司崇拜、英雄崇拜等崇拜行为和仪式实践。</p><p class="ql-block"> 民间信仰反映了人们对世界特殊的认知方式,帮助人们处理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同时,作为仪式实践组成的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等,因其深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广西各民族创造、演绎和传承了多种表演艺术,如民歌、舞蹈、乐器、曲艺、戏剧等,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特点。作为民俗活动的形象载体,它们与传统节庆、人生礼俗、民间信仰紧密结合,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民众思想感情,是八桂大地传统艺术的生动记录。</p> <p class="ql-block">  <b>山歌好比春江水</b></p><p class="ql-block"> 壮族历来以好歌善唱著称,歌谣文化尤其丰富多彩。歌仙刘三姐是民间歌手的杰出代表,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其故事和歌声在民间广为传播,遍及整个岭南地区,形成了以歌谣为核心的刘三姐文化。刘三姐文化传承、发展至今,已经形成山歌、彩调、歌舞、电影、实景演出等诸多的艺术表现形式。</p> <p class="ql-block">  <b>故事传千年 歌声遍岭南</b></p><p class="ql-block"> ——刘三姐其人其歌</p><p class="ql-block"> 广西壮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歌谣文化,经过积淀与升华,并在汉、瑶、苗等民族杂居的地区流传和演化,最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刘三姐歌谣文化。壮族人民称刘三姐为“歌仙”,其形象集中展示了正直、勇敢、智慧、善歌的优秀品质,体现了广西各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p> <p class="ql-block">  <b>歌舞剧《刘三姐》</b></p><p class="ql-block"> 1960年全区《刘三姐》文艺汇演结束后,广西文化局组织改编小组从众多的版本中提炼出一部全新的歌舞剧《刘三姐》,实现了艺术上的整体跨越,成为了广西文化艺术经典品牌。</p><p class="ql-block"> 1960年7月,广西民间歌舞剧演出团携歌舞剧《刘三姐》进京,向中央领导和首都人民汇报演出,连续演出近百场,场场爆满,誉满京城。演出团曾四进中南海献艺,党和国家领导人给予《刘三姐》高度评价。</p> <p class="ql-block">  《<b>印象·刘三姐</b>》</p><p class="ql-block"> 《印象·刘三姐》是中国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历时三年半制作而成,于2004年3月20日在桂林阳朔正式公演。演出以“印象·刘三姐”为总题,大写意地将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歌等元素创新组合,以漓江为天然舞台、当地群众为演出主题,用集体表演的形式塑造气势恢宏的视觉盛宴。</p><p class="ql-block"> 相关链接<a href="https://www.meipian5.cn/3estjivf?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印象·刘三姐》</a></p> <p class="ql-block">  <b>结束语</b></p><p class="ql-block"> 广西民族文化浩如烟海,本参观印迹不过只是沧海拾贝,希望能为您打开一扇领略广西民族文化魅力与风采的窗口,让我们与广西各族人民一起继往开来,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8px;"><i>愿八桂大地处处都是壮美家园!</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