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塔位于湖南东安县紫溪市镇紫溪河北岸的玉崖之上,湘桂铁路紧邻古塔而过。 紫溪市(当地都称集镇为市),自宋雍熙元年(984)至民国36年(1947),都是县治所在地,乾隆十四年(1749)冬,时任东安知县吴德润,为兴一方文运,在县城边建造这座塔。起初取名叫“回隆塔”,希望此塔能“回涧紫水文光射”,主要是起风水作用的,并非佛塔。不料塔未建好,这位为官清廉、深的民心的县令吴公就调走了,建塔工程停了下来。续任县令荆道乾是个正直厚道之人,接着建这转风水、得民心的塔。历时三年,于乾隆十七年(1752)竣工。 塔建好后,荆道乾认为自己只有“一篑”之功,把这塔命名为“吴公塔”,以示纪念前任县长吴德润的功绩。荆道乾为山西临晋人,在湖南麻县、龙山、东安、永顺、慈利、靖州等地做过知县,官至安徽巡抚,乃纪晓岚门生之一,大学士刘墉(刘罗锅)称他为“天下第一清官”。 笔者于2021年10月4日,夜宿紫溪镇,时节本金秋,实则气温如酷暑难耐。第二天上午找到曾以“塔峰插汉”名列“清溪第一景”的吴公塔。 爬上湘桂铁路的护坡,沿铁路行不足百米,一座高塔耸立于路基右侧。 有资料记载,此塔高28米,底座直径11米,七层八面塔内有石级可回旋至塔顶,其中,第一层内辟有壁龛,除第四层外,其余各层均有券门。每隅角砌有斗拱,第一、二、四、六层外围砌有青条石回廊,均可凭栏眺望。塔顶为宝葫芦剎,有石级可直登塔顶。登塔极目,数十里风光,古城雄姿、尽收眼底。有诗为证:“一峰高竖紫水边,紫水长天一色妍;即看紫云天际现,他年青紫羡联翩。” 塔的一层有四个券门门额分别刻有行楷和篆书的“吴公塔”三字,其它门额也都刻有题字 "挹爽“,意为西风送爽,使人怡悦。赞颂有豪迈气概,雄情爽气之势 ”升曦“,意为太阳升起 ”迎薰“二字,在此意为迎接这美好的文风。拜师弟文强辨识,此表谢意<div><br></div> 登塔四望,田园山川,尽收眼底 塔内神龛,过去应有供奉 过去260余年,当地文人雅士常在此聚会,围绕这座塔,写下不少诗句,有些刻在石碑上嵌于塔内,为此塔凭添几分文韵。历史上吴公塔几经劫难,尤其是1944年,日寇入侵,紫溪镇被夷为平地,吴公塔依然屹立在紫溪河畔。如今湘桂铁路每日大量列车从塔旁呼啸而过,通车80余年却对塔身震动无损,可见其建筑工艺之精良。 塔内刻石之一,荆道乾一首七律《题吴公塔》,诗曰:“层塔凌云锁阁东,盘旋高瞰楚江空。回涧紫水文光射,绕翠青山秀气冲。田野桑麻歌帝力,半溪桃李笑春风。宦游漫说登临美,竚看而今一篑功。” 塔内刻石之一,落款为“古虞俞熊飞题”:“秀峰高表邑城东,卜艮迁离懋厥功。倚汉凌霄联璧府,乘风梯月跻蟾宫。波廻紫水文明盛,影射青云造化工。咸颂仁侯神作育,誉髦㴀此喜○○。”古虞应是指历史上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的虞国,由此证俞熊飞应为山西人。 塔内刻石之一,落款为“桂郡王嘉坚题”:“凌云不用挟飞仙,南望疑山叠翠连。道脉移来融此地,一江紫水应当年。”<br>落款为“星沙左本芳题”;“讵因承露插长空,直上层霄云路通。天半紫霞临紫水,要疑雁塔玉玲珑。”<br> 塔内刻石之一,前有衡湘散人○里聿的题记:“山城结聚特完,密迢遍蜿蜒,兹郁积紫溪,流激鲜洁,洄昔时坚塔,栽三级○,贤侯涖,止甫逾期,政通人和,修旧迹,插告士民,共捐输鸠,工疕材匝,五月塔成。看一柱擎天,遥听高阁书声,微著○者,莪乐育才,云汉天章歌朴掝。他年雁塔提名时,此为甘棠○○之,诗亭集句漫续貂”。(本人断句,不知对否,也有一些文字难辨,还请方家指正)<br>后有南岳居士旷敦本诗曰“一峰高竖紫水边,紫水长天一色妍;即看紫云天际现,他年青紫羡联翩”。最后落款为“门生陈兼善附刻”说明此为陈兼善刻的石。<br><br> 登完吴公塔,心中浮想,古人为官积德,人民是记得住的。东安县令吴德润的廉洁与仁厚让后人缅怀。而后任县令荆道乾接手,并未现官不理前任事,完成未完之事,且不贪天功,成为千古美谈。如今的官场贪腐,同僚倾轧,好大喜功,为人所不齿。建议永州市、东安县好好保护修缮吴公塔,着力弘扬廉政美德,所谓文化自信,这就是身边优秀的传统文化,值得去发扬光大,少说些老百姓听不懂的话,少做些老百姓所痛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