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长乐228国道上的一颗明珠

俊采星驰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铁锤铁铛铁情侣</b> 原创</h1><p class="ql-block">作者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b>刘依目</b></p><p class="ql-block">摄影 俊采星驰</p> <b>  </b> <p class="ql-block"><b>  下山出村</b>。我们是冒着蒙蒙细雨,参访南阳中共福建省委旧址红色基地。顶走运的,天空作美,拨开雾雨见了几丝阳光。午后返程时,夏雨渐渐大了,南阳村环山路九曲十八弯,一路蜿蜒盘旋着出山村,一弯又一弯,一曲又一曲,向车窗外望去,迎来青山一道道,一一送走了它,刚开到山溪边,山的突出部大巴便擦身而去……夏雨中,一阵阵凉爽的风,稍觉得有的寒气,空气非常新鲜,真是天然的大氧吧,没有尘嚣和污染的山脉,万千生命在这里自由地生长、繁衍,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b>内外两湖</b>。长乐东湖湿地公园项目位于福州新区滨海新城核心区,总占地面积为1425.31公顷,是滨海新城森林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悉,东湖湿地公园分内湖和外湖,水域面积超过15000亩,相当于杭州西湖面积的1.6倍。</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围垦海堤系1957年的杰作,已历经半个多世纪。原有的海湾变成拥有5000多亩的淡水湖,南端为1600米长海堤,外拒海潮,内蓄溪水,海堤西端建有十八扇闸门,承担调控内湖水位,因此别名为十八孔湖;淡水湖盛产鱼虾,栖息着成群的野鸭、白鹭等鸟类,形成新态势的环保带,具有经济开发价值;淡水湖东面陆地以沙丘为主,种植成片的木麻黄、湿地松(类似东山岛的防沙林);228国道长乐外文武围垦至下沙段路堤工程,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海波之中……</p> <b>  </b> <p class="ql-block"><b>  蛏蛤基地</b>。海堤外广阔的滩涂是富饶的垦区,是长乐养殖蛤、蛏等海产品传统基地,是难得一泓海湾的“摇钱树”;滩涂与树林之间又是沼泽湿地。初冬时节,成片湿地是鸟类的天堂,更是观鸟者、摄影者必去的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b> 独立岛礁</b>。长乐文武砂地处东南海隅,新修的十里海上长堤和十七孔水闸,海堤坝外填垒“乱中有序“的防波堤,涨潮时海浪冲击防波堤时,激浪飞溅,非常广阔、壮观!据了解,新海堤投资9.6亿元。东北边,一处傲岸独立的礁岛——“王母礁”。岛礁(岩礁)上有两块天然巨石耸立,似航船上的风帆。据地方志记载,史称“双帆石”,当地人口传至今,俗称“铁锤铁铛”,所以“王母礁”又称“双帆礁”,十分神奇。</p><p class="ql-block"> <b>云母岛礁</b>。介绍长乐文武砂镇南北各有一座岛礁,表述并无大错。笔者走访当地时,才发现“云母礁”方位属于江田镇下沙村,地处海滨沙滩景区。江田镇与文武镇相邻,海潮水位计算标的以“云母礁”为准,说明“云母礁”和“王母礁”距离很近,连长乐沿海潮位时刻表的海文资料都和“云母礁”、“王母礁”海文潮汐完全一致。</p><p class="ql-block"> <b>人文古韵</b>。翻阅《长乐县志》记载:“宋季杨妃偕弟亮节,负益王、广王航海经此,后人思之,因呼为王母礁。二石耸立如帆樯,人呼为双帆石”。</p> <p class="ql-block">  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元军攻破宋都临安,赵氏政权南迁福州。宋废宗淑妃杨氏临朝垂帘听政,辅佐幼子益王赵昰,即为端宗。不久,元兵大举进逼福州,杨太后再次携子偕大臣陆秀夫、张世杰等渡海南下广东,船队曾经过王母礁停泊避风;后人为了纪念杨淑妃的护主功德,在此岛礁建庙祭祀,故将此庙称为“王母庙”,史传750多年著名的“王母礁”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  明代兵部侍郎</b>陈省诗咏:“海中有二礁,隐隐双柱峙,王母与云母,呼名良有以,海汐可坦行,潮来四临水。”译成现代的话,意思是:海上有两座礁岛,隐隐约约如双柱对峙,王母礁和云母礁称呼相似。心里安定,海潮平而宽阔,波平浪静,可涨潮时,海浪从四个方向面奔袭,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奔而来。霎时,潮头奔腾西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海面风号浪吼……</p><p class="ql-block"> 民谣:“文武造搭门,长乐出状元,双龙居万户,万寿成市场”,反映了百姓的百年宿愿。</p> <b>  当地信仰</b>。在文武砂壶井山原有一座妈祖庙。历代渔民在出海捕鱼之前,都会前往虔诚顶礼膜拜,祈求“王母”庇佑平安与吉祥;王母礁史传的神明失传,已无迹可寻。但还尚留620多年的妈祖神龛,供奉着一尊装饰华丽的妈祖金身。1998年,村民派人到湄洲岛引来香火(俗称分炉)在王母岩礁岛的最高处,立着一座高8米的妈祖石雕巨像,加上岩石,总高达18.4米。妈祖似高高在立在大船上,乘风破浪巡航,保佑来往船舶平安!<br> 通过这两个自然段仅360多字考证归纳,你弄明白了吗?八闽海岸线上,著名独立的岛礁——史称王母礁命名始终如一,并没有更名过,也说明了岛礁高处立着妈祖石雕像的来历!<br><b> 最美明珠</b>。长乐文武砂(原设镇,现为滨海新城核心区域,已改为文武砂街道)是228国道上核心段,王母礁犹如一颗最美丽、最闪亮的明珠,吸引大批游客到王母礁观海。晴空万里时,这里可是摄影爱好者最佳的摄影位置。 蓝天白云和大海的映衬下,耸立着两块天然巨石,形似船帆,人称“双帆石”,格外耀眼。王母礁的岸边已经修建了栏杆,增加防波堤整齐延伸到远处。当你站在“双帆石”景点上,篮天、大海、沙滩、礁石,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双帆石”如一艘帆船,在湛蓝的海面乘风破浪,又逼真地似一对情侣,相依相偎,一起看日出日落,一起看大海,一起看浪打防波坝……<br>  朝气蓬勃的青年,刚大学毕业的热血青年,或热恋中的恋人,一对对情侣来此观海赏景,深深地迷恋着海滨风光,永远不会忘记,当他们一对对十指相扣漫步在双帆岛礁上,观赏这对“海枯石烂”不变的大自然的杰作!天灵灵,地灵灵,它真是年轻人爱情的见证者,两人心心相印,一起看大海,一起看日升,一起看世界……就这样,世界终究是青年人的,他们把千把年来命名王母礁“更名”为“情侣礁”,是浪漫的称谓,也符合大自然造化!那么民间口传“铁锤铁铛”显土气吗?笔者理解,不会落伍,一样的含义,一对情侣有了这“两铁”,还会变心吗?一种是形象比喻,是海枯石烂不变心另一层面的表述,只是老来伴表达会含蓄一点;笔者倾向“旧名称+新名称”,那就是“铁锤铁铛铁情侣”,就称“三铁礁”吧(幽默),或称铁情侣! <p class="ql-block"><b>  水天相连</b>。天成一条弧线,水天相连,大海波涛浩浩荡荡向岛礁扑腾而来,狂野的海浪像脱缰的野马,惊起波澜,“情侣礁”四周溅起海的浪花,跌宕起伏;大海激情地拥抱岛礁,任凭海风吹,海浪打,“情侣礁”顽强、坚韧地屹立,依然挺起坚毅脊梁,似中流砥柱,不随海浪逐流,蕴涵深沉和博大,呈现真挚和深情!他们看着海平面缓缓上升的太阳,沐浴满天的红霞……哪怕狂风暴雨,他们依然撑伞相拥,接受大自然的考验!</p><p class="ql-block"><b> 天然杰作</b>。“情侣礁”是大海最得意的杰作,没有用铁锤铁铛工具,也不用钢钎和雕刻刀,它一直用多方位的、多角度的、透明的“刀”——海水,成年累月,永不停歇冲刷着,也可以“左雕右刻”,最终被大海雕刻千奇万巧的艺术品——“铁情侣”。</p><p class="ql-block"> 是的,大海以细微的浪花拍击着“情侣礁”,深沉地寻思着、揣摩着如何进一步把他们雕成更臻完美,把美好的愿意馈赠给每一位来访的“牛郎织女”,见证人间一对对情侣终成眷属!!</p><p class="ql-block"> 大海啊,大海,你依旧呼啸着、冲击着、雕刻着情侣礁,让他们更高尚、更英俊、更美丽……</p> <p class="ql-block">撰稿人:刘依目 研究员(正高)@ 牛</p><p class="ql-block"> 陈志平</p><p class="ql-block">2022.06.13农历五月十五,雨蒙蒙落笔西湖东岸</p><h3>【注:明代兵部侍郎陈省(1529--1612年)字孔震,初号约斋,更号幼溪,长乐古槐人;兵部侍郎一职属三品官,相当于现在国防部副部长。现在的国防部长古时称兵部尚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