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柏荫堂

老李

——谨以此文献给怀念柏荫堂的人们 柏荫堂是始建于1934年的仿明清建筑老宅。建国以后,它曾是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千上万的人曾在这里学习过工作过,在这里增长知识,奉献光热,放飞梦想。如今,他们有的身居闹市,垂垂老矣;有的人在天涯,归途遥遥。于是柏荫堂成了他们回不去的故地。但他们一直在怀念它,牵挂它。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我1958年开始,在这里读过6年书。1975年开始,在这里工作了18年。所以我熟悉这里的每一间房。2014年编写《三塘铺镇志》时,为了记述这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我收集过它的资料,也去现场考察过,还与同事们测绘了柏荫堂平面布置图。</div> 岌岌可危的古建筑让我们震撼。我随后写了篇短文发表在QQ日志里。<br> 一眨眼八年过去了。柏荫堂现在怎么样了?6月15日下午,我又专程去看了它。 柏荫堂的大门已不再是昔日的模样,石制的门框、门槛和黑漆木质大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砖柱和钢删栏门。 原来的门厅和戏楼被拆除了。门楼两侧已改建成了两层楼房。<div> 因为学校还没放学,大门紧闭,我没法进去看。就决定先浏览一下外面的变化。</div> 柏荫堂大门对面建起了民居,民居与柏荫堂之间只相隔一条不到6米宽的水泥路。 当年供数百人饮用水的水井和供人们洗衣洗物洗脚洗手的池塘已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那拔地而起的楼房和待建的地基。 原属供销社的房子靠大门那几弄早已由私人改建成了商住楼。 原东南角碉堡和供销社仓库不久前也改建成了漂亮的现代民居。 原属供销社的其他房子已倒塌了,只能看到外墙的屋基石和新砌的围墙。 柏荫堂最东侧的那一横仓库和杂房已全部倒塌了,剩下的青砖外墙改作了围墙,废墟上已绿树成荫。 本想通过影剧院侧面的通道去柏荫堂后面看看,但影剧院关门落锁了。熟人告知,因后面正在建新学校,故此路临时封闭。要去后面看,必须从戴家祠堂那边绕道。 再次来到学校大门时,正好有老师开门送学生出来。征得老师同意后,我进入了柏荫堂。首先看到的是干净整齐的地坪。这里原是素土地面,中间有一条石板铺成的大道。不知什么时候硬化成了水泥地面。 当年读高小的那间教室像个垂暮的老人因留恋盛世的美好而顽强地挺立着。它下面天井里与柏荫堂同龄的夹竹桃却依然枝繁叶茂,含苞欲放。 我们曾经读初一、初二的教室的屋顶上和旁边的天井里满是绿油油的藤蔓和灌木。 省、县人民政府关于柏荫堂文物保护的公示牌依然醒目。不过看了“保护范围”,再想想柏荫堂内外的新建筑物,便生出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原乡政府机关的大门。 柏荫堂正厅大门。 原来通往学校的大门。<div> 正厅大门和两边的侧门都已关门落锁,墙上贴有“危房危险,请勿靠近”的告示牌。</div> 透过厅屋大门的门缝,可以看到厅屋地面长了灌木,堆了碎瓦、垃圾。 这是改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心小学教学楼。他的前身曾是茶冲完小附设初中班、双峰八中和茶冲中学的教学楼。 教学楼对面原来是老师们的住房,被鉴定为危房以后,不再住人了。后来经过维修,用来存放物品。楼前的地坪也硬化了。 平时每间房都上了锁,贴上了安全警示牌。 透过锁着的门缝,可以看到里面的房屋倒塌了,地面上长满了灌木,堆满了烂砖碎瓦。 站在教学楼三层的走廊上,可以看到对面两横正房的屋顶,但只有一栋的屋顶是完整的,另一栋的后部已经倒塌了。倒塌的正好是1964年我们初中毕业就读的教室和有小礼堂的那一栋。 西侧那栋仓库兼杂房,已经改建成了平房,作学校的厨房和储藏室。 通过平房的窗户,可以看到里面正房倒塌后草木丛生的废墟。 西侧的围墙保存完好。外面紧靠围墙建了民房。民房与文物的距离好像远远少于“保护范围”规定的数字。 围墙的尽头新建了漂亮的卫生间。<div> </div><div> 至此,能看的都看完了。很想再看看里面的房子,可是全部落锁了,没法进去。于是离开中心学校,绕道戴家祠堂去看柏荫堂的后面。</div> 我沿着新修的水泥路前行,过了戴氏宗祠,老远就看到柏荫堂西北角碉堡遗迹的前方,耸立着一栋崭新的楼房。 继续往前,一副令人惊喜的建设蓝图展现在眼前。这是新学校的北大门,门前有新修的水泥路,西连青甘公路,东接滩头湾村级公路。 原来,为了确保师生安全,为了建设一所合格的中心小学,也为了保护柏荫堂这一古建筑,三塘铺镇人民政府通过多方努力,决定新建现代化的中心小学。在全部利用柏荫堂后向地坪和原双峰八中大操坪的基础上,又加征了几十亩土地,作为新学校的建设用地。第一期工程——拥有12间教室的首栋教学楼已基本竣工。 中心小学用地已经砌好了围墙。其用地范围北起黄姑塘。 东至滩头湾垅氹。 南至福利堂、影剧院和柏荫堂老宅。 西北至当地村民住屋。 村民告诉我,这里还要建两栋楼房和拥有250米跑道的体育场。也许就在明年,一个崭新的合格的中心学校就会交付使用。随后柏荫堂老宅将开启抢救性的全面维修工程。届时,现代和古代的建筑文明将在这里交相辉映,中华儿女的聪明与才智,大国工匠的精湛技艺将在这里展现得淋漓尽致!<div> 到那时,愿你我故地重游,再相会于那个曾经筑梦的地方!</div>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