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华虽暮心不暮

蓝天

<p class="ql-block">  年华是人的生命年轮,遵循自然法则,会生老病死,谁也抗拒不了。心是心境、心态、精气神,是人的精神力量,对人的生命起着一定作用。</p> <p class="ql-block">  若上天给予人的生命年轮是一个定数,那么,人的精神状态会左右这个定数:或加圈,或减圈。</p> <p class="ql-block">  禅意人生有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三重境界,我理解为人生的三个历程。</p><p class="ql-block"> 其一,婴幼少年时期,天真无瑕,白纸一张,接受外界(主要来自家庭和学校)教诲,虽呀呀学语、人云亦云,然是纯真朴实的。于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p><p class="ql-block"> 其二,中青年时期,进入以名利为主色调的社会大染缸。若能把控自己,洁身自好,鹤立鸡群之人有之;然打上名利印记的占大多数,严重的打上烙印,更有甚者淹没在这染缸中。于是,人们双眼被戴上名利有色镜,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p><p class="ql-block"> 其三,老年时期,终于爬出了这个名利大染缸,但只能在缸的边沿生活,而名利印记仍在身上,时不时染缸里的色调和味道还会薰染自己。这一时期,老年人若能修炼自己,则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到达人生的最高境界。于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p> <p class="ql-block">  人生的三重境界也好,三段历程也罢,都是人生挥之不去的经历。前两段主要来自外界,笫三段全要靠自身修炼。</p> <p class="ql-block">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经历了三万一千三百余个日出日落,到了暮鼓晨钟的耄耋之年,进入人生的第三段历程。</p> <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写夕阳、日暮、黄昏的诗很多,其中李商隐的《乐游原》和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 李诗四句,最后两句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p><p class="ql-block"> 刘诗十六句,最后两句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p> <p class="ql-block">  李商隐这首诗,是晚饭后觉不适,出门遛弯消食,见到万道霞光、灿烂夺目的夕阳,感怀而作。诗句简约、直白、易懂,朗朗上口,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 刘禹锡这首诗,是见他的一些年迈友人,感叹年事已高,难有作为时,刘鼓励他们,写了这首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诗人心境不同,诗的意境也就不同:李诗是见夕阳虽美,却西坠而下,难免感怀,故而诗句让人伤感;刘诗是鼓励年迈友人,所以诗句积极向上,给人以振奋。</p> <p class="ql-block">  回首往事,喜怒哀乐愁、酸甜苦辣麻,五味杂陈。“年华虽暮”的我辈,是否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全靠个人心态,自我修炼。</p> <p class="ql-block">  对往事,不论是恩怨或名利,是成功或失败,一律忘却舍去。</p><p class="ql-block"> 对现在发生的事,糊涂一点,洒脱一些,淡然对待,不必认真。</p><p class="ql-block"> 对可能发生的事,随遇超然,规避藏匿,呵呵一笑,万事大吉。</p> <p class="ql-block">  老年人用良好心态,通过以上修炼,就能提升自己,升华到第三重境界:茅塞顿开,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返老还童。此时,定是:</p><p class="ql-block"> 年华虽暮心不暮,</p><p class="ql-block"> 夕阳无限再生辉;</p><p class="ql-block"> 霞光万道射天际,</p><p class="ql-block"> 灿烂光芒洒大地。</p><p class="ql-block"> 老年朋友,我们共同努力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