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我曾游学英伦

如心飞扬

<p class="ql-block">1989年6月1日我飞抵英国伦敦,睁开我童稚般的眼睛,来看这个西方世界。那年我虚岁40了。</p> <p class="ql-block">受80年代末出国潮的裹挟,有人为我搞到一份英国语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于是只识几个英文单词的我,就无知无畏地留职停薪,离开记者岗位,到英国留学来了。</p> <p class="ql-block">在伦敦蜡像馆我见到了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和外交大臣杰弗里.豪。</p> <p class="ql-block">与当时有名的英国电视主持人合影。我盼着英国留学回国后能在记者岗位上更上一层楼。</p> <p class="ql-block">英国朋友凯伦把我接到了他考文垂的家。考文垂在英格兰的中部,伦敦的西北面,是汽车工业的发源地,二次大战中曾遭受德军的重创。</p> <p class="ql-block">这是凯伦的家。夫妇俩一个是电器修理工,一个是护士,居然拥有整幢房子。</p> <p class="ql-block">还有这样一个花园,这让在上海见惯了一间房一家人的我不免吃惊。</p> <p class="ql-block">凯伦热爱中国文化,所以娶了一个华裔马来西亚夫人。</p> <p class="ql-block">我和凯伦全家合影,那个可爱的女儿后来成了一位大学物理教授。</p> <p class="ql-block">因为英语不行,我在考文垂怎么也找不到工作。那时的中国自费留学生没有揣着几十万出国的,没工作就意味着没法生存。</p> <p class="ql-block">碾转着有人帮忙联系到英国北方曼彻斯特城,郊外有家中国餐馆需要员工。于是我伤心地离开了考文垂,充满希望来到了Oldham小镇。</p> <p class="ql-block">这家中餐馆的老板姓古,是从香港来的,原先学的是声乐,现在厨房掌勺。他让我干waitress,即女招待。我吓了一跳,我只想在厨房洗碗。</p> <p class="ql-block">我既辩不清厨房里牛肉、羊肉、猪肉和鸡肉,也识不熟菜谱上密密麻麻的英文字。而当招待要与客人对话,还要麻利地端盆换碟,真是天天干活时胆战心惊。</p> <p class="ql-block">餐馆包吃住,还有工资每周130英镑(1英镑等于10元人民币),相当于我在国内一年的工资。心是安了,但我一点也不快乐,因为环境太粗俗了。唯一的快乐是在餐馆附近找到了学英语的地方——成人教育中心。</p> <p class="ql-block">成人教育中心是帮助移民、外国人学习英语的非赢利机构,英国每个城市都有。每周学习两个半天,免费教学。红衣者是我们班的英文老师。</p> <p class="ql-block">这两位也是我的老师,教学十分耐心。</p> <p class="ql-block">同学大多来自欧洲,他们利用假期来进修英语,另有来自伊朗、伊拉克等中东地区的。没有大陆留学生,80年代末期上海的年轻人都往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同学间十分友好,抱我者是位法国女孩才18岁,年龄可作我的女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一没钱,二没朋友,在小镇生活很是落寞。</p> <p class="ql-block">周末来餐馆打工的上海学者小王很同情我,他帮我到旧货市场买电视机。</p> <p class="ql-block">这台才23磅买的旧彩电成了日后几个月我学习英语的工具。</p> <p class="ql-block">Oldham成人教育中心经常举办活动,我在自己布置的中国文化摊位上。</p> <p class="ql-block">在Oldham的新月楼餐馆没干满三个月我就离开了,原因是忍受不了老板儿子对我的辱骂。在新结识的北京留学生光的帮助下,我又上路了,去了英格兰东北部的旅游城市约克York。</p> <p class="ql-block">约克是英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除了伦敦外的第二大旅游城市。</p> <p class="ql-block">这家中餐馆在约克城郊,是一位退休的英国警察与一个香港人合办的。</p> <p class="ql-block">我还是干老本行。</p> <p class="ql-block">有了先前几个月在餐馆的辛酸磨练,我已从一个生手成了名熟手,周工资也涨到230英镑。</p> <p class="ql-block">英国老板对员工们很友善。</p> <p class="ql-block">女招待们来自香港、马来西亚、越南,有难民身份的,也有留学生,还是没有从中国大陆来的其他人,我时时感到孤单。</p> <p class="ql-block">滴酒不沾的我居然能熟练地调制出各种鸡尾酒,人的能力常常是逼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周末客人多活累,半夜时分才能停歇,老板与全体员工同享宵夜。</p> <p class="ql-block">这是餐馆的员工宿舍,二楼左面那扇窗里就是我的屋。</p> <p class="ql-block">我的小屋除了床与桌椅,空无他物,但我视如宝地,因为这是我灵魂安静的空间,是我凝神学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每周一天的轮休,我会利用半天时间去Alison家,她是我的私人英语教师,是餐馆伙计介绍的。</p> <p class="ql-block">Alison教学很认真,与我口语对话,当面批改我的作业,但她拒绝收我的钱。我只好每次带两盒中餐去。</p> <p class="ql-block">夫妇俩对我十分友善,经常带我四处参观,还带我去过他们的乡间别墅。</p> <p class="ql-block">在英国两年了,为了谋生我不得不主力打工,英文学习都是在各成人教育中心零打碎敲。当我积攒了一笔钱后,我是多么想成为一名全日制学生,系统地在正规的学校学习啊!</p> <p class="ql-block">在Alison的帮助下我在利兹Leeds的一所学校报上了名。餐馆老板希望我周末两天还能回去打工,我答应了。于是每逢周末我乘火车往返于利兹与约克。</p> <p class="ql-block">选择利兹是因为北京留学生光在利兹大学读研究生,当年是他把我带出了曼彻斯特的困境,他希望我回利兹去,说利兹的中国留学生多,大家可以抱团取暖。</p> <p class="ql-block">我们租房在利兹大学旁,左门是我们租住的小楼,合影者都是与我们共同生活过的大陆自费留学生。</p> <p class="ql-block">右面那位瑞士老头是我们的房东,他长居瑞士,偶尔飞来利兹收租,或修理屋子。</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的学校Park lane College。</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用两年辛苦打工钱换来的可以全天学英语的学校!</p> <p class="ql-block">入校的仪式很庄严,利兹市市长与我们留学生代表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学校的接待大厅。</p> <p class="ql-block">我终于可以堂堂正正成为一名留学生了!</p> <p class="ql-block">我与我的同班同学们。</p> <p class="ql-block">我身旁的台湾同学,是陪读夫人,十多年后病逝了。右下角那个露着半个头的是东德同学,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她回国后结婚,有一双子女,现在已成外婆了。</p> <p class="ql-block">从左至右他们来自韩国、巴西、西班牙、德国。课后我们经常一同去茶室、上电影院,或去谁家聚谈。</p> <p class="ql-block">亚洲同学不多,当中的来自日本,右边的来自中国北京。她倆都是陪读夫人,但日本夫人不用打工,北京夫人必须用打工的钱支撑生活。</p> <p class="ql-block">无论来自世界的何处,留学生们都很友爱。</p> <p class="ql-block">班里常常举办各种活动。</p> <p class="ql-block">与台湾同学合唱歌谣“阿里山”。</p> <p class="ql-block">中国餐总是最受欢迎的。</p> <p class="ql-block">老师对我们说,学英语不是光学一两本课本。她带我们走出校门。</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访名胜古迹,探访作家故居,了解不同风俗…….</p> <p class="ql-block">草地座谈,师生交流,语言能力就这样提高。</p> <p class="ql-block">利兹小屋始终是我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我的学习角。</p> <p class="ql-block">几乎每周都有朋友到访,海阔天空,精神佳肴。</p> <p class="ql-block">患难与共的朋友最长情。</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会相约着一同外出郊游。</p> <p class="ql-block">Holiday(假日)这个词我是到英国后才明了的,这是英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我爱好旅游的习惯也是从那时萌芽的。</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积攒起休假,走完了英伦三岛,就到欧洲各地旅行去!</p> <p class="ql-block">一年一度的荷兰花市。</p> <p class="ql-block">布鲁塞尔的撒尿小孩雕像原来这么小!</p> <p class="ql-block">在卢森堡街头看地图。</p> <p class="ql-block">在日内瓦湖畔。</p> <p class="ql-block">在意大利斗牛场。</p> <p class="ql-block">眺望比萨斜塔。</p> <p class="ql-block">在阿尔比斯雪山上。</p> <p class="ql-block">寻找滑铁卢纪念雕像。</p> <p class="ql-block">在街头小摊边徜徉。</p> <p class="ql-block">在利兹完成一年学业后,我决定回国了。我觉得我的基础、实力和年龄都不允许我深造了,就把留学当成游学吧,学学英文,看看世界 ,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我对单位和家庭都承诺过,三年以后回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临行前两位好友光与乔决定陪我去法国巴黎一游。</p> <p class="ql-block">在巴黎的一周我们每天陶醉在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之间,自然风光与建筑美学之中,全身的细胞都膨胀开,滋润着。</p> <p class="ql-block">1992年夏的巴黎之行终身难忘,那景,那人,那情……</p> <p class="ql-block">回国后我如愿以偿成了一名电视编导。</p> <p class="ql-block">并撰写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著作。这本小书与那几本英伦留影册成了我生命中鲜活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30年后的今天,<span style="font-size: 18px;">陈年往事慢慢翻,</span>平静无求心自安。甜酸苦辣也好,跌宕起伏也好,皆成过往,但我始终不悔那三年另四个月的海外游学生活,它<span style="font-size: 18px;">奠定了我人生下半部的底色。</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