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6月15日,是公司精品党课决赛的日子。刚好来西安出差,在宾馆遇到来来往往穿着白衬衣、精神抖擞的选手和工作人员,不由想起了前些年自己组织单位精品党课比赛的情景...... </p><p class="ql-block"> 这几年的党建工作,宣传攻势很到位,进入决赛的选手都给拍了精美的特写照片,做了给力的宣传文案,提前让大家了解并知道他们。同时,也做了直播准备,并在油田公众号上广而告之。 </p><p class="ql-block"> 十八大以前的党建工作相比较这些年来说,有些淡化。那时候在企管部门工作的我,还有些羡慕,觉得党建工作程序性强,不用创新,工作量也不算太大;企管呢,又是出方案组织活动,又是下基层检查调研,更痛苦的是仅凭领导几句话就得写出个完整的活动方案,然后反复修改,最后还会经历痛苦的不知该怎么修改的状态,还要写成果论文搞创新,天天加班、周末很少休息,偶尔休息半天就觉得很幸福了。 </p><p class="ql-block"> 2012年调到党建岗位后,全党从上至下开始强化党建工作。除了日常工作外,主题教育成常态,写材料、搞培训、现场检查,讲党课、岗位讲述、微视频等等都要组织大型比赛,每一项活动都是通知、主持词、讲话、宣传一样都少不了,几年下来,硬是把广大党务工作者干成了多面手。 </p><p class="ql-block"> 2014年起,公司开始两年组织一次精品党课比赛。作为基层单位,我们得层层选拔,先是组织厂内部的,再作为片区牵头单位组织片区单位的比赛,最后再参加公司的决赛。每年组织完比赛的切身感受是:身累且不说,心里压力更大,因为生怕自己单位的选手在公司得不上二等奖以上奖项,觉得无颜面对领导。</p><p class="ql-block"> 2014年的比赛,发现了小海和甘LU两个优秀选手,小海颇有些教授风采,甘LU年轻形象好、讲课风格清新。那一年,公司没有组织决赛,直接运用片区比赛的结果进行了表彰。</p><p class="ql-block"> 2016年六月,我不巧得了麦粒肿,做了小手术,眼睛上蒙着白纱布,但还是跑来跑去组织完了厂里和片区的比赛。最后选拔了木槿和费M去公司参赛,记得费M在宾馆房间里反复练,费M是个有点忧郁气质的美女,我总希望她能多一些激情或者随时打鸡血的状态,到现在我还记得她在房间里找不到那种感觉的无奈苦涩表情,应该是参赛压力和我的建议让她更不容易找到那种感觉吧。木槿的台风很好,属于台下人越多她状态越好的那种,但是坐在台下的我,依旧一脸紧张的看着她。比赛完她笑说,她在台上都能看到我很紧张的样子。那一次,木槿的党课展示的很好,得了二等奖,费M在公司得了三等奖,但是最后报到集团公司,却得了一等奖奖项。应该是评委的评审角度和标准不一样吧。</p><p class="ql-block"> 2018年,带木槿、王R和小范去参赛。王R那天的党课有视频链接,提前也找了新闻中心的熟人进行了调试,但是现场讲课时,声音效果却没出来,很黯涩,现场整体展示效果不佳,加上党课内容总结和感受的成分居多,所以得了三等奖;木槿虽然展示的很好,但因为超时扣分得了二等奖,好在小范得了一等奖,总算有个好的交代了。记得那天中午为了王R的视频,小范和我一直在跑来跑去找人、调试,小范丝毫没考虑自己下午的比赛,但比赛时小范沉着冷静,以相当专业的感觉讲完了党课,有其他单位的同仁评价说:是教授讲专业党课的感觉。我感慨的说:渡人者渡己。其实那次党课比赛,小范的PPT课件制作很简单,但平时喜欢播音的他,却以淡定从容的讲课状态和有深度的内容征服了评委和观众。</p><p class="ql-block"> 这次比赛,我发现,因为大多是油田一线的选手,党课内容以油田人物举例或讲故事的居多,评委反而青睐讲道理、有深度的专业型党课。像采油六厂一名选手,党课题目是《共产党员的“五”种颜色》,红色代表党性,黄色代表艰苦朴素,绿色代表希望等等,提炼的非常有水平,而且六厂还专门送这名选手去培训中心培训了一周,所以,从授课水平到课件内容,再到仪表仪态,都无可挑剔,获得了第一名。</p><p class="ql-block"> 2020年,带高X和甘LU去比赛。高X平时的状态很稳定,讲党课的感觉挺大气。奇怪的是,舞台上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小意外发生,高X在台上刚开始展示,来回走动了一下,忽然鞋跟被卡到了舞台缝里,我在下面看到后,心忽的一下子就揪起来了,但是高X确实淡定,仅是脸色变了一下,很快把鞋跟拔出来,继续讲课。后面的选手也都看到了,不少选手迅速换了粗跟鞋,也怕遇到这样的意外。接下来的甘LU发挥的很好,得了二等奖。高X仅得了三等奖。</p><p class="ql-block"> 党课,是让听众在较短时间内受到精神洗礼,并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一种授课形式。通过这几年的比赛,我的感觉是党课课件内容一定要精炼,以小见大,要有金句名言,容易吸引住听众并引起共识;另外,选手的现场展示和经验很重要,尤其是讲课的气场更加重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党课选手不容易,除了自身形象和声音条件外,还需要几次的上台历练,这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成熟的选手。每次比赛,要提前几个月摸排好选手,并反复帮助其修改丰富课件内容,才能有最后在决赛现场的绽放。只指望层层选拔的选手,课件内容高度是达不到的,毕竟基层有些认识上还不足。</p><p class="ql-block"> 想想,每一次的比赛,选手紧张,组织者也紧张,其实就是一个原因,想拿好一点的奖项。不想拿奖的选手也不会参加比赛。所以,每个人都是憋着一股劲有备而来,但每次的决赛总是高手林立,想获一等奖确实有难度,要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才可以。你的党课选题视角要独特、内容既要有高度也要接地气有油味,还要现场表现力强,才能脱颖而出。</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小庆幸是:不用再组织比赛了,不用再担心本单位选手获不上好的奖项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解脱的感觉,真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