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半月谈记者近期调研发现,一些政府部门看中学校人员基数大、易管理等“优势”,将政务类公众号、App的涨粉需求,以及各类评比任务,通过家长群转嫁至学生家长,“指尖形式主义”向学校蔓延。(6月13日 半月谈网)</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强制关注公众号、摊派安装移动App、转发点赞拉票……家有小学生,或许都体会过这种无孔不入的“指尖上的负担”。老师动辄一句“接上级通知”“按区里要求”,家长们再如何反感也只能乖乖就范。为何?孩子在学校,得看老师脸色,家长不喜欢又能怎样?只能不得不被这“指尖形式主义”所绑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也正因此,才有了“指尖形式主义”向校园蔓延的倾向。看准了家长爱子心切的“软肋”,一些机构和政府部门千方百计“撬开”学校的大门,做起了校园的“生意”。于是,绝大多数与学业无关的“指尖任务”,被强行摊派给了教师和家长。究其原因,无非是教师和家长这两个群体面广人多,执行效率高。校方再如何“情非得已”,只要一句命令下来,就能有“一呼百应”的功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殊不知,这种说起来只是一个关注、一个点击的任务,泛滥起来却让人不胜其扰。而时不时转发在家长群的一个个App、一个个链接,甚至还会成为家校矛盾的“点火索”。老师要完成上级任务,家长一肚子委屈,推进不力时,难免吐槽、起争执。好好的家长群变了味,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对于这种“指尖形式主义”,家长和老师都是“受害者”,都无谓地被增加了负担,怎能不委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过于频繁的信息交流,就是一种负担。校园是纯粹的地方,今天这个部门可以如此行事,明日其他部门就可效仿。长此以往,校园如何来静心培育我们的下一代?老师又如何安心备课、提升教学质量?事实上,对于相关部门和机构来说,也应看到,逼出来的关注量、下载量、点赞量,不仅不能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反而会留下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坏印象,久而久之只会适得其反。</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是时候杜绝这种“指尖形式主义”了!这不能只靠家长和老师之间的“分庭抗礼”,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要合力共为,织密“防火墙”。行政部门要以身作则,多一些走心、少一些套路,非必要进校园的活动坚决不进;教育主管部门要为学校筑好“防火墙”,敢于对加重教师家长负担的“指尖活动”说“不”;与此同时,上级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有效遏制过度检查考核、强行推广使用等问题。</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合力共为、多措并举,或才能把教师和家长从“指尖形式主义”中解放出来,让教育环境更清朗,让教育更纯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来源:广西新闻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