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天堂里的父亲

老杨

<p class="ql-block">再过几天就是父亲节了,在过去的70多年里我从没有在父亲节这一天向父亲表达过自己对他的敬佩爱戴,也从来没有写过关于他的文字,表达对于他的思念……</p><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于1926年中元节出生在湖南临澧洞子坪,2007年5月逝世于北京,享年八十一岁。</p><p class="ql-block">父亲的一生很坎坷,历经磨难,然而他的一生又是伟大的,那么的不平凡……</p><p class="ql-block">父亲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学习成绩特别优秀,是七里八乡走出来的第一个大学生。</p><p class="ql-block">他初中就读于湖南临澧县立中学,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近代诗人黄道让、著名作家丁玲都是父亲的校友,这所学校走出过很多名人。这所创建于1804年的道水书院至今仍是湖南省重点中学。不断地为祖国培养着人才。</p><p class="ql-block">父亲高中就读于贵州国立三中,国立三中在当时闻名遐迩,盛极一时。</p><p class="ql-block">他以全国前三名的考试成绩入学,成为国家负担的公费生。</p><p class="ql-block">那时正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沦陷区的半个中国,已经不能安放一张平静的课桌,为了使这一代人不荒废学业,文明薪火相传,维持和发展战时教育,决定“内迁学校,设置国立中学”。</p><p class="ql-block">国立三中就是这时期建立起来的,这里有着来自众多名牌学校,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他们废寝忘食地教书育人,莘莘学子也在学校里,孜孜以学,奋发图强,当时国立三中为全国中学之冠。父亲高中的很多同学后来都成为大学教授,记者,国家的栋梁之才。</p><p class="ql-block">父亲在国立三中就学期间,处于抗战末期,蒋介石提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国民党征集了近九万知识青年组建了九个师,建立了“国民党青年远征军”。该军是为抗战而设立、计划远征印缅战场的一支部队。</p><p class="ql-block">父亲于1945年2月在贵州参加了“青年远征军”第205师614团集训队,上面给父亲安了一个分队长……直到抗战胜利。</p><p class="ql-block">这一段经历解放后被定为“重大历史问题”,这个大包袱父亲背负了50多年,文化大革命中,父亲被冠以“反动技术权威”“北霸天”的帽子,下放到货车车间三班倒,从事最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对祖国的赤胆忠心,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工厂,献给了国家。</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前排右一是我父亲。</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父亲从青年军复员了,他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继续学习,1948年考入唐山工学院……</p><p class="ql-block">毕业后分配到北京长辛店二七机车车辆厂,从事铁道车辆设计及制造修理工艺。从技术员到工程师,技术科科长,后被评为高级工程师,担任厂副总工程师……</p><p class="ql-block">父亲虽然背负着重大历史问题的包袱,由于他工作勤奋、技术精湛、成绩突出被评为北京市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厂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先后兼任北京铁道学会理事和北京科普协会、北京铁道车辆委员会委员。1974年起,他担任国家大、中型基建项目的年修车万辆,年造车600辆及年产15万个承载鞍的工作扩建工程的总体设计工作,革新挖潜、为中国的铁路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父亲退休以后到铁道部继续发挥余热,编写货车制造维修工作章程……</p> <p class="ql-block">父亲在国立三中时和好友的合影,前排中是我父亲。</p> <p class="ql-block">父亲和弟弟在香山。</p> <p class="ql-block">父亲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教导我们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习知识,掌握本领。他说“大家认为在铁路工作就有了铁饭碗,其实不够,有真正的本事你就有一个橡胶饭碗,掉了它还会弹起来……”。</p><p class="ql-block">父亲培养我们从小吃苦耐劳的精神。我家的条件在我的同学中是最好的,但是他让我在暑假的时候到附近的生产队参加农业劳动,拔草挣学费。</p><p class="ql-block">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父亲就锻炼我骑着自行车跟他们一起去颐和园,香山公园游玩。</p><p class="ql-block">照片里前排的小姑娘就是我,我后面蹲着的是我的父亲。</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母是让大家特别羡慕的一对伉俪,从来没有红过脸,相濡以沫50多年。母亲去世后一年,父亲也随母亲驾鹤西去。</p> <p class="ql-block">1968年12月,我去山西插队时全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3年,他们的大外孙女就要出嫁了,母亲疼爱的看着她……</p> <p class="ql-block">2005年,父亲八十大寿与母亲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2006年,父亲参加了外孙女洋洋的婚礼。</p> <p class="ql-block">2007年,我们遵照父母的遗愿将他们的骨灰葬回湖南老家之后,我和妹妹一起去沅江探望舅舅一家。</p> <p class="ql-block">我舅舅当年从湖南常德到贵州参加了“国民党青年远征军”,他和父亲同在青年军205师614团,热血和抗日激情使他们成为好朋友,抗战胜利以后,舅舅介绍母亲和父亲相识,结为连理。</p><p class="ql-block">2015年5月,舅舅以抗战老兵的身份获得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奖章。</p><p class="ql-block">湖南老兵之家一行五人携带纪念章、慰问金、奶品等驱车慰问,舅舅即兴成诗。</p><p class="ql-block">七十年前志应嘉,勇挥热血沃中华。</p><p class="ql-block">毛家坝上抓倭寇,马颤巷边捉夜叉。</p><p class="ql-block">常徳请缨辞父母,贵州练剑保邦家。</p><p class="ql-block">今朝耋见光荣谱,老泪纵横学戴花。&nbsp;</p><p class="ql-block">当我看到舅舅和父亲70多年前抗曰请缨辞父母,舅舅以93岁高龄时见到光荣谱,学着戴红花。不知是喜还是悲。</p><p class="ql-block">我知道父亲在九泉之下也该感到欣慰。他若活着也会获得这枚珍贵的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奖章。</p><p class="ql-block">我的好友连仲赠诗:</p><p class="ql-block">为雪国仇赴远征,投身抗日即英雄。</p><p class="ql-block">终生不悔当时志,守得云开见月明。</p><p class="ql-block">在此告慰我在天堂的父亲--抗战老兵。</p> <p class="ql-block">在父亲节到来之际,撰写此文悼念父亲,思念天堂里的父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