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曾多次行走在山明水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浔阳山水中,只为寻找桃花源,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p><p class="ql-block"> 这是怎样的一片山水啊,青山绵绵不断,绿水静静流淌,幽静深远。不知不觉中,你就成为了山水中人,沉醉于此。又不免为当年陶渊明辞官归隐而惊叹,这是一个多么伟大正确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 我试图拨开历史的迷雾,去探求陶渊明的心路历程。陶渊明有没有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为什么要回归田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陶渊明(365一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p><p class="ql-block"> 陶渊明出身在官宦家庭,家世显赫。</p><p class="ql-block"> 曾祖父陶侃,官授大司马,东晋的开国元帅。</p><p class="ql-block"> 祖父陶茂,武昌太守。</p><p class="ql-block"> 父亲陶逸,安城太守。</p><p class="ql-block"> 外祖父孟嘉,东晋名士。</p> <p class="ql-block"> 先祖的家族精神,对陶渊明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陶渊明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p><p class="ql-block"> “猛志逸四海,搴翮思远翥"(壮志超越四海,我要像鸟儿一样展翅高飞),这是陶渊明自己描述的少年理想。年少的陶渊明骨子里是存有“大济苍生"的雄心壮志的。他三十九做刘裕的镇军参军,尔后又做建威将军刘敬轩的参军,走仕途之路的经历,证明陶渊明在追求一个政治之梦,来实现自己的治国安邦之志。他的诗句“猛志固常在,刑天舞干戚",也可以看出借刑天这一形象表现出的勇敢刚毅的战斗精神。</p> <p class="ql-block"> 陶渊明的政治理想在晋义熙元年(公元405),他41岁时,彻底破灭了。在我看来,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性格,刚直不阿的性格决定了政治之路不可能走远;二是质朴自然的本性,忘不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三是险恶的社会环境和对生命的隐忧。</p> <p class="ql-block"> “仕途不幸诗家幸",陶渊明仕途的失败,造就了一位伟大的山水诗人,这是中国诗歌的大幸。</p><p class="ql-block"> 回归田园是古代士人的必然归宿。无可奈何的陶渊明仕途的挫折,只有回归家园,田园成了他新的精神追求。陶渊明也只有把自己的灵魂安放在生养他的田园里。晋义熙二年(公元406)写的《归园田居》:</p><p class="ql-block"> 少无适俗韵,</p><p class="ql-block"> 性本爱丘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狗吠深巷中,</p><p class="ql-block"> 鸡鸣桑树颠。</p><p class="ql-block"> 户庭无尘杂, </p><p class="ql-block"> 虚室有余闲。</p><p class="ql-block"> 久在樊笼里,</p><p class="ql-block"> 乐得返自然。</p><p class="ql-block"> 诗歌写出了陶渊明回归田园的原因和农家生活的闲适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 陶渊明回归田园后并没有停止他的精神追求。他的田园生活中有菊、有酒、有孤松幽壑、有琴棋书画、有诗和远方。诗歌《饮酒》其五:</p><p class="ql-block"> 结庐在人境,</p><p class="ql-block"> 而无车马喧。</p><p class="ql-block"> 问君何能尓,</p><p class="ql-block"> 心远地自偏。</p><p class="ql-block"> 采菊东篱下,</p><p class="ql-block"> 悠然见南山。</p><p class="ql-block"> 山气日夕佳,</p><p class="ql-block"> 飞鸟相与还。</p><p class="ql-block"> 此中有真意,</p><p class="ql-block"> 欲辩已忘言。</p><p class="ql-block"> 诗人写弃官归隐田园后悠然自得的心情,表现出陶渊明摒弃浑浊的世俗功名回归自然,陶醉在大自然中,乃至步入“得意忘形”境界的人生态度和生命体验。</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以神来之笔,写出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神态,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p><p class="ql-block"> 陶渊明最难以让人忘记的是在他人生晚年,为我们构建了一个作为混乱、黑暗现实世界的对立面的乌托邦一一桃花源,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是人们向往的理想境界。《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是陶渊明“田园情结"的集中体现,是陶渊明最终的精神归宿。</p><p class="ql-block"> 陶渊明六十三岁在贫困潦倒中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却给人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精神童话一一桃花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陶渊明先后五次出仕,受过儒家思想熏陶的他,人生的选择并不是做一个隐者,“大济于苍生"的济世热情贯串了陶渊明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出仕,出任江州祭酒。怀揣美好美好愿望,意欲“大济于苍生”。然而,官场不是田园,初涉官场的他泼了一身冷水,踫壁归来。</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出仕,三十六岁,为桓玄幕僚。桓玄和司马元两大权臣之你死我活的倾斗,让陶渊明非常失望,政治理想再次落空。</p><p class="ql-block"> 第三次出仕,三十九岁,为刘裕参军。经过权衡比较,陶渊明选中了以整顿朝纲而活跃于政治舞台中央的刘裕,刘裕此时是都督八州军事的镇军将军,陶渊明为镇军将军参军。刘裕的伪善又使得陶渊明在浊流中勇退。在世与愿相违的现实中,为了不悖最初理想和壮志,旋即再出仕,任建威将军刘敬宜的参军。可这位功勋赫赫的将军无端被人排挤,不得不“自表解职”,刘的解职,陶渊明也只得回归故乡,政治热情受到沉重的打击。</p> <p class="ql-block"> 陶渊明的最后一次出仕,四十一岁,任彭泽令。这次出仕并非出自内心,只是因为“公田之利,足以为酒"而去的,督邮的到来,使他积于胸中多年政治抱负未遂的愤怒与痛苦彻底爆发而出,“吾岂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既是他给官场的诀别书,也是他对五次入仕的总结,从此,他不得不再继续寻找新的精神家园。</p> <p class="ql-block"> 政治理想的破灭,让陶渊明心灰意冷,回归田园,道教又开启了他思想的一个新天地。无可奈何的社会现实,唤回了陶渊明内心最本真的东西,把人生所有的情感寄托在“田园"上,形成了他的“田园情结"。陶渊明对田园的认识分三个阶段:一是闲适诗意的土地;二自己的本性之地;三美丽的“乌托邦"。从此,田园成了封建社会士人的精神家园,成了失意政治家和文人灵魂的皈依之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柴桑故里,浔阳江头陶渊明的足迹自然是找不到了,田园诗人陶渊明的形象却渐渐地在我的脑海中生动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二0二二年六月十五日于广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