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黄河渡口

宁夏闫建军

<p class="ql-block">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我家住在黄河边,九曲黄河从我的家乡流过,自小生活在黄河边,我就在母亲河的怀抱里长大。</p> <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仅世世代代养育着华夏儿女,而且积淀了独具魅力的黄河文化,在宁夏留下了众多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中宁黄河渡口就是曾经的一处,中宁黄河渡口曾经发挥着两岸通行的重要作用,随着中宁黄河大桥的通行,中宁黄河渡口现在己难觅其踪迹了,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p> <p class="ql-block">  望着朋友张军珍藏的中宁黄河渡口的黑白照片,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小时候,我家住在黄河南岸,老家石空在黄河的北岸,一条黄河阻隔了两岸人员的来往。有一次奶奶生病了,父亲带着我着急着要回老家探望奶奶。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我来到中宁黄河康滩渡口,这里河宽、水流缓,是宁夏南部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那时候黄河两岸人们都是由康滩渡口乘坐羊皮筏子或木船才能度过黄河,到达石空渡口。当时中宁黄河渡口条件相当简陋,用树木和凉席搭建了一个休息室,为渡河的乘客遮风挡雨。用几个木桩插在河边可以系住木船的揽绳保证上下船乘客的安全。羊皮筏子面积小,只能乘坐少量的行人和货物。乘坐羊皮筏子穿行于黄河的惊涛骇浪之中,在颠簸中真正体会到了黄河的惊险。</p> <p class="ql-block">  羊皮筏子,俗称排子,一种古老的水运工具。羊皮筏子是用羊皮扎制成的筏子。古代劳动人民“缝革为囊”,充入空气,泅渡用。唐代以前,这种工具被称为“革囊”,到了宋代,皮囊是宰杀牛、羊后掏空内脏的完整皮张,不再是缝合而成,故改名为“浑脱”。浑做“全”解,脱即剥皮。人们最初是用单个的革囊或浑脱泅渡,后来为了安全和增大载重量,而将若干个浑脱相拼,上架木排,再绑以小绳,成为一个整体,即“皮筏”。它是黄河上游的主要运输工具。古诗:“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就是指皮筏破浊浪,过险滩的情景。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羊皮筏子是宁夏人民及黄河中上游两岸人们的重要运输工具。今日黄河上依然漂流着羊皮筏子,更多乘坐的是寻幽探奇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县境,形成河南,河北两大片块,当时没有桥梁相连结。历史上渡河采用木船和排子摆渡,容量小,价格昂贵,十分不便,严重影响两岸社会经济发展。特别因南岸无煤矿,为了解决燃煤之需,杞乡的民众纷份套车赶驴,成人肩挑背驼去碱沟山煤矿买煤、换煤。</p> <p class="ql-block">  历史的一页翻到了1958年,包兰铁路建成通车。由于在中宁石空建成县级火车站,使石空渡口的运输量突增十倍。宁夏交通局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于1959年成立了国营石空渡口管理所。自治区航运公司投资5万元造汽艇(俗称汽划子)一艘,柴油发动机作动力带动拖船渡运,用以载人或小批量运货。在当时暂时满足了中宁南北交通的需求。汽艇在黄河中斩波劈浪,乘船半小时就能到达彼岸,真是又快又安全。石空渡口也成为宁夏中部的交通枢纽,对中宁的经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以后我回老家可以乘坐汽艇过河,比起羊皮筏子和木船,乘坐汽艇更舒服,安全。</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后,建设中宁黄河大桥已成为杞乡人迫切的需要。人民的呼声引起宁夏各级政府的重视。1982年冬,宁夏公路勘测设计院加紧审定勘测设计计划。1983年初,宁夏公路局的一支由480名员工组成的施工队开进石空渡口北岸,中宁县政府按计划调配民工和运料车辆。为使百年大计的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全体员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模范作用,不顾的复杂地质情况,不惧高难度的工程施工,砥砺奋进。其间,还得到了中宁县人民政府和各行各业的大力相助。寒暑几载,终于在1986年7月15日,中宁黄河大桥提前半年竣工通车。建成的大桥长926.98米,23孔各40米。像一条巨龙横卧在黄河之上。</p> <p class="ql-block">  1986年7月15日,中宁黄河大桥竣工了,中宁县人民政府要举行通车剪彩仪式。消息传出后,全县人民欢天喜地奔走相告,人人穿上节日的盛装,到黄河大桥上观看通车剪彩的盛况,分享通车过桥的喜悦。12时,自治区主席黑伯理剪彩。新建成的黄河桥上,红旗迎风飘扬,震耳欲聋的鞭炮轰鸣在大桥上空,领导人和建设员工乘坐的小车自北向南徐徐行进在大桥上。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我也参加了这次通车剪彩仪式,这一情景至今令人难以忘怀。</p> <p class="ql-block">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1986年建成了中宁黄河公路大桥,两岸交通变得十分便利,改变两岸人民出行的不便。现在己见不到乘坐羊皮筏子、乘木船过黄河的情景了。中宁几千年的黄河渡口水运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此结束了中宁人民交通不便的历史,也掀开了杞乡经济建设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文字:闫建军</p><p class="ql-block">图片、票证:中宁县万象收藏张军提供照片,未经本人许可,不得翻拍使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