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热的东西总会变凉,动荡的一切总要恢复平静。——题记<br><br> 今天晴。一天早我就起身干活,然后抓紧赶到单位开视频会,会议由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牵头,市发改委、经信委、商务委、财政局等十多个部门轮流发表意见。开完会,内心渐渐安静下来,也蓦然想起,今天这个生日应该怎么渡过。揽镜自照,头顶上又多了几根白头发,虽然远看头发依然是乌黑发亮的,但近看就不经看了,毕竟岁月不饶人。所以每当生日,我送给自己最多的祝福就是平安快乐,现在随着年龄增长,祈求得最多的就是如何健康、长寿。<br><br> 美国与欧洲几个不同的研究机构对生活在各地的长寿者进行了跟踪调查。综合他们的研究结果,发现90岁以上的老人有以下几方面的共同特征:基本不看病,很少去医院。少吃药,一生中的用药总量,包括营养药,远低于平均水平。多数在中青年时不曾患有长期的严重疾病。饭量总体偏少,但不排斥适量的零食,饮食含蛋白质较高、脂肪较低,清淡,不偏食,注重多样性,乐于尝试新的食物。并非全不饮酒,但只是小酌,且均无长期酗酒史。绝大多数目前不吸烟,若抽也不多、不成瘾,且喜欢用烟斗。多数从年轻时即开始有了喝茶的习惯,并保持至今。绝大多数有早睡早起的习惯,睡眠时间平均在6至7.5个小时,且保持稳定,不时多时少。多数并无午间小憩。所从事类别的运动差异很大,但能持之以恒;并更乐于在户外活动。少有患老年痴呆症者。身材中等,体重不过重或过轻,且随年龄变化的变动较小。肌肉舒张力佳,皮肤较有弹性,握力有力持久,少有患老年痴呆症者。判别力、认知力、逻辑力、记忆力与表达力的衰退都比较慢,并且他们有意识地锻炼与强化自己的这些能力。大多数人在65岁左右退休,过早退休者反而不长寿。常年住养老院者较少,平时注重服饰、仪表、举止、个人装束与家居整洁,并非奢华,但自我欣赏。多数倾向自立、自主、自为,主观上与客观上对环境与子女、亲朋好友的依赖性较小。在过往生活中,尤其是青壮年时代,大多数曾经历过冒险和困苦。不少人在五六十岁时曾出现过情绪忧郁,但随后即能调整状态,迈向新的生活。多数人对旧时有珍惜、感怀与美好的感觉,但对个人经历与社会环境并不感叹今不如昔,并不希望回到过去,而是更乐于生活在多变、多彩的现在。有稳定、适当、比较和谐、比较密切的伴侶、家庭和朋友圈。喜欢与熟人乃至生人交谈,甚至“八卦”,但一般不牢记在心,不搬弄是非。能够在周围很多人认为不利的情形中,看到有利的与美好的一面。不钻牛角尖。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态度与做法,适应能力比较强。对于时事、新知、周围的事物有比较强的了解和参与的兴趣,并努力去做。乐观、开朗,有幽默感,常会放声大笑。平和,无忧,少有争吵。容易感到满足与充实,不与人攀比,懂得享受即在的与即有的快乐日子。不那么关注死亡的问题,并为此忧心忡忡。活一天,活好一天;活一年,活好一年。<br><br> 也许对于人类的大多数疾病来说,爱是一种非常好的治疗剂。爱人,尤其是从心底去爱人、宽恕人,以此来终结自己的五毒内焚,结果也能终结我们自己的疾病。所谓“病有千般,不离阴阳。人有万种,总是名利。”真正治病,必须由心入手才能根本痊愈。有时,疾病是体内五毒焚烧的结果。五毒包括怨恨恼怒烦,是人生的心灵痛苦和无穷疾病的来源。因为恨人伤心,怨人伤脾、怒人伤肝、恼人伤肺、烦人伤肾,是病者,实由人性心中之生毒而种根,由性理而转于生理耳。你是不是曾经为了本来无谓的事情去惩罚自己的健康与生命呢?一切皆有因果。所有的病都是由自己造成的,由身造,由性造,由心造。而祛病也必须由身、性、心开始。单纯地依赖药物和手术,只是治身的层次,而不可能达到治性和治心的效果。<br><br> 中医认为:心主神,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如果能把心神调整好,那五脏之神皆可得到调整。唯物主义哲学里有这样的观点:精神影响物质。精神是形而上的东西,却影响着形而下的身体。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精神决定着身体的健康。只要精神健康,则五脏六腑就能趋向于健康。所以说,养心即所以治病。调养心神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性理上的治疗,让病人的心神获得解脱。或者心中充满善良和爱意,这也是平衡心神的办法。或者一心向善行善,籍由心中的善念来引导脏腑气机平衡,亦有效果。对疾病的治疗是从内心深处的解脱开始的,这是治疗疾病的至高境界,是现代医学所无可望及的境界。而欲要排除五毒的侵袭,我认为需要爱心、快乐和善行。首先,爱是大药王。爱人、爱每个生命、爱这个世界,以爱的心态来对待我们周围的花草树木,飞鸟走兽。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也珍惜每个生物的生命。不害已,也不害人,不害其他生命。用纤细的爱心去感受世界的万事万物,让爱心把自己融化到万事万物当中。爱能让我们的心灵充满快乐,能让我们的身体恢复健康。当我们处于爱的状态,那是最平静、最详和、最有利于康复的状态。其次,快乐是治病的关键。快乐的第一条就是微笑。如果我们都能做到随时随地心里装着美好的情感,在脸上表现出良好的情绪,即面带笑意,心平气和。所以要先让自己的精神好起来,办法就是快乐。让我们的心里充满着快乐,以快乐的心态来对待自己的疾病。不烦不恼,不忧不愁,不恨不怨,让快乐渗透进身体的每个器官、组织和细胞。如若真心快乐,就能让心神得养。再次,行善是解脱之本。我们都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良的人,其身体笼罩在浩然正气之中,而邪恶不能侵。善良的人可以让周身气血充满生机和活力,何为行善,标准是什么?但凡发于内心的善行都是真善,利人的都是真善,无所求而为之善都是真善。真心行善,用心地帮助他人、感化别人。行善的结果是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完善自己、解脱自己。<br><br> 有人曾建言:低配你的生活。因为少即是多,生活越简单,越幸福。舍弃欲望的诱惑,才能收获内心的宁静。舍弃外物的牵绊,才可获得心灵的自由。智者知足,愚者贪多。有智慧的人,都懂得生活节俭,物质低配,故而活得从容不迫,自在洒脱。庄子说:“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事实上,维持生存必备的物质,并不需要太多。生活简单惬意,心灵丰盛富足,才是人生最大的满足。同时高配你的灵魂。人与人最本质的差别,就是精神层次的不同。精神高配的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能淡然自若,平和冷静。从而洞悉规律,顺势而为,走出困境,掌握自己的命运。人生在世,事事无常,总会经历磨难,遭遇不顺。唯有保持精神饱满,内心充盈,意志坚定,才能抵挡命运的风霜,活出精彩的人生,成为命运的主人。林语堂说过:“理想的家庭生活,就是有一个言笑晏晏的妻子,几个可以和他在大雨中奔跑的可爱孩子。”后来,他用一生的爱,把理想变成了现实。<br><br> 今天的微信日历上说:“热的东西总会变凉,动荡的一切总要恢复平静。”于生命而言,虽然一切都会变化,也都在变化,接纳是最好的温柔,也是对自己最深沉的爱。承认它的本质是波澜起伏,学会向上兼容,向下包容,允许花为花,树成树,允许自己就做自己,温柔且坚定,柔软而放松。中午,和好朋友在办公室坐坐,一起吃点饭菜和蛋糕,还喝到了香浓的咖啡,心里特别开心。晚上回到家,阿姨准备了菜肴,我和先生与远在外地的儿子、母亲拉通了视频电话,大家一起在云上为我祝福生日,我也由衷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这种恩情此生没齿不忘。吃完蛋糕,我们还到屋外散步,今天的月亮可真圆,且亮,堪称超级月亮。入夜,我在客厅看同事下午给我的一本书《逝物录》,光书名我就特别喜欢,还有它烫银的封面。在书中作者通过12种逝物记录了12段人类遗失的记忆,记录了历史上的空白,它们有弗里德里希被烧毁画作中的风景、太平洋中沉没的岛屿、灭绝的里海虎、萨福失传的诗歌、摩尼教的没落、不复存在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茂瑙失踪的处女作,作者通过迷人的异质文本、出色的文献功底,书写遗忘、记忆、生命。在记忆过载、渴望占有的时代,这本书一反潮流,用消逝之物,探讨失去对于生命的意义:存在和逝去的边界,在于记忆。真正逝去的,是被遗忘的。因为记得,所以活着。<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