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故居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僧,又称唐三藏,本姓陈,俗名祎,出家后法名玄奘。隋开皇廿年(公元600年)诞生于"洛州缑氏县凤凰谷陈村"(今属洛阳市偃师缑氏乡陈河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家庭世为宫宦名门。祖父陈康,北齐国子博士,转礼部侍郎。“食邑周南。子孙因家”,父亲陈惠,任隋江陵县令,大业初,因隋政昏暗辞官返里。陈惠有四子一女,玄奘为第四子。</span></p> <p class="ql-block">玄奘是一名妥妥的富二代,但他放弃安逸生活,用一生的时间,以超乎常人的热情和坚强的毅力,为追求人生之真谛,不畏艰险,孤征五万里,途经110多国,西天求法。唐贞观19年(公元645年)2月,玄奘法师归国潜心译经19年,共译经论75部,1335卷,特别是他逝世前一年,完成了佛教经典《大般若经》600卷鸿篇巨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还将中国的《老子》、《大乘起信论》翻译成梵文传入印度,他著述的《大唐西域记》12卷,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以及中亚地区各国历史地理的一部重要著作;他还把古印度因明理论(逻辑学)传入我国,开创了中国佛学因明传统;他创立的法相唯识宗,是唐代中国第一个佛教宗派,弟子千人,遍布国内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玄奘法师翻译的佛经有着丰富的理性思维,大家熟知的《般若波罗蜜心经》逻辑清晰,文字优美,朗朗上口,因而历经千年广为流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南无阿弥陀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