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节气知多少——杨家峪小学时令知识宣传

相知&相惜

<h3>姓名:王璇烨<br><br>学校:杨家峪小学<br><br>班级:三年级</h3> <h3>秋分节气知多少<br><br>每年公历的9月22日前后,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秋分。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分”示昼夜平分之意,同春分一样,此日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相等。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降低</h3> <h3> 秋分三候<br><br> 秋分有三候:<br><br> 一候雷始收声<br><br><br><br>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暑气之终,寒意之始</h3> <h3> 二候蛰虫坯户<br><br><br><br>天气渐冷,蛰居小虫躲进穴中用细土封住洞口,以防寒气侵入<br><br></h3> <h3> 三候水始涸<br><br><br><br>秋天气候干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水洼便处于干涸之中</h3> <h3> 秋分气候<br><br>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h3> <h3> 秋分习俗<br><br>1、秋祭月<br><br>祭月<br><br>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动。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h3> <h3>2、送秋牛<br><br>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h3> <h3>3、粘雀子嘴<br><br>秋分习俗<br><br>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h3> <h3>4、竖鸡蛋<br><br>“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不少人在做“立蛋”试验。</h3> <h3>5、放风筝<br><br>秋分期间还是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其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场上有卖风筝的,多比较小,适宜于小孩子们玩耍,而大多数还是自己糊的,较大,放时还要相互竞争看哪个的放得高。</h3> <h3> 秋风的古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