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鼓浪

海风

<p class="ql-block">在波兰历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举办的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中,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在当地时间2017年7月8日下午17点多(北京时间23点多)正式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岛西南有一海蚀岩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自明朝雅化为今名称“鼓浪屿”。</p> <p class="ql-block">上鼓浪屿看什么?在“世界遗产日”后,利用两个上午的时间,冒雨找遍“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申遗的全部53个核心要素。</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近代建筑群位于面积1.88平方公里的鼓浪屿岛。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国在此设立领事馆后,美、德、法、日等国相继在此建立领事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被迫划租界,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被日本独占,直到1945抗战胜利才得以收回主权。留下许多风格各异的房屋建筑。有古罗马风格及至现代风格,故被喻为“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鸦片战争后,厦门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西方殖民者大量涌入厦门,由于鼓浪屿自然条件优越,非常适于居住,而成为在厦外国人首选的办公地和居住地。从1844年开始,先后有13个国家在鼓浪屿设立了领事馆,英、美、法等国也先后在此兴建教堂、开办学校、医院以及洋行等。</p><p class="ql-block">1903年以后,鼓浪屿进一步沦为公共租界,成为西方列强的共管天下,因此,鼓浪屿留下了较多的西式公用建筑和民用建筑。20世纪上半叶,大量富商、华侨也纷纷到鼓浪屿建宅置业,兴建了大量的西式或中西合璧式的私家宅院,鼓浪屿的建设达到历史最高峰。</p><p class="ql-block">目前,岛上所存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建造的各式建筑共1000余座,其建筑形式多样,建筑质量上乘,因而,鼓浪屿被誉为“万国建筑的汇集地”。</p> <p class="ql-block">(一)鼓浪屿工部局遗址</p> <p class="ql-block">1902年英、美等十三国领事和清政府签订。《鼓浪屿公共地界章程》,规定在鼓浪屿公共地界设立“工部局”,以执行“领事团”的决议。1903年1月工部局设立,租用位于鼓新路40号和记崎的一幢英式楼房。该楼房大约建于1880年前后,坐西北朝东南,单层英式建筑,附有半地下隔潮层,四周为庭院。现建筑已毁,仅存建筑基址,通长80米,宽50米,地面上还可见一段残墙。</p> <p class="ql-block">(二)鼓浪屿会审公堂旧址</p> <p class="ql-block">1903年鼓浪屿公共地界工部局设立时,参照上海公共租界设立会审公廨的模式,成立了鼓浪屿会审公堂,作为公共地界的唯一司法机构,裁决公共地界内的民事纠纷案件,行使公共地界的司法权,但案件如涉及洋人,无论诉讼大小,需由外国领事亲来或派员会同公堂员审问。</p> <p class="ql-block">早期的会审公堂曾设立在鼓浪屿东海岸保商局内。1917年,受台风影响,保商局建筑被毁,之后迁址至西林别墅城垛墙外泉州路107号。20世纪20年代末会审公堂迁至笔山路1号和3号,门楼正对后期工部局。这处院落最早是英国长老会于1915年租地建造的,之后历经转手,产权曾归于厦门籍印尼华侨名下。院内两座别墅成对称布局,形式比较简洁,具有早期的现代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会审公堂租用此地办公时,将法庭职能设置在西侧的笔山路1号。两栋建筑之间的隔墙也是历史遗存,当年会审公堂的牌匾就悬挂在隔墙面对大门的壁柱上。</p><p class="ql-block">鼓浪屿会审公堂旧址,是鼓浪屿公共地界时期重要的司法机构建筑遗存,是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司法管理制度和运行方式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三)日本警察署及宿舍旧址</p> <p class="ql-block">在鼓浪屿上有一处厦门沦陷期间,日寇拘禁、刑讯、迫害中国人的场所——建于1928年,位于今鼓浪屿鹿礁路28号的日本警察署及地下监狱旧址。</p> <p class="ql-block">作为日本领事馆的附属设施,日本警察署于1928年7月在日本领事馆旁动工,1929年4月竣工。早在1915年,日本领事馆就附设了警所、监狱和拘留所,职能主要为管理鼓浪屿日籍侨民及弹压在鼓浪屿的日籍台湾裔居民。到1928年兴建两座新楼,分别作为警察署、警察署及领事馆宿舍。</p> <p class="ql-block">(四)美国领事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美国领事馆旧址坐落于三明路26号,与厦门岛最繁华的鹭江道隔海相望。1844年,鸦片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美国政府就派哥伦布来到厦门,在鼓浪屿田尾球埔旁设立了“交通邮政办事处”,并代行领事之职。1865年,该办事处升格为领事馆,随后迁至三和路(今三明路26号)办公,1930年,领事馆在此址重建。</p> <p class="ql-block">(五)日本领事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日本领事馆旧址坐落于鹿礁路24、26、28号,旧址包括领事馆及警察本部3座建筑。1874年,日本政府派“台湾总督”率陆军少佐来鼓浪屿筹建领事馆,办公地暂设于日本在鼓浪屿的大和俱乐部内。1896年3月,日本领事上野专一正式在鹿礁路兴建馆舍,1898年竣工落成。1915年,日本领馆在馆内附设了警所。</p> <p class="ql-block">1936年,这个领事馆升格为日本总领事馆。1937年,中日断交,日本驻厦门领事馆撤回。1938年,厦门沦陷,日本总领事馆复馆。1945年,日本投降,这个领事馆才停止一切活动。</p><p class="ql-block">  半个多世纪的血泪史之后,厦大教工成了这里的主人。抗战时期,厦门大学被日本人严重破坏,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本领事馆收归国有,并将房产都划归厦门大学。</p> <p class="ql-block">(六)英国领事公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英国领事公馆旧址位于漳州路5号,1843年英国在鼓浪屿设立厦门英国领事事务所,1847兴建领事公馆,由院墙、庭院和一座带半地下防潮层的西式单层白色建筑组成,坐西北朝东南,平面略呈曲尺形,纵进深约50米,面宽约26米,1870年于东北侧加建二小房。正面及西侧围绕宽敞的连拱柱廊,中间通道连接大门,两侧房、厅,红瓦坡面屋顶,安装有二个烟道。</p> <p class="ql-block">(七)厦门海关理船厅公所旧址</p> <p class="ql-block">厦门海关理船厅公所旧址位于鼓新路60号。</p><p class="ql-block">1862年3月30日,根据《天津条约》附约,清政府在厦门设立海关税务司。理船厅公所是厦门海关下属的专门管理港务的行政机构。</p><p class="ql-block">现存的理船厅公所是厦门海关于1883年购入的产业,1914年扩建成现在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八)厦门海关通讯塔旧址</p> <p class="ql-block">厦门海关通讯塔旧址位于鼓新路60号之一。南、北二座钢梁结构铁塔,相距约50米,1933年3月至1935年7月建。铁塔混凝土方形底座,边长6.1米(北塔)和5.7米(南塔),塔身向上内收,通高约45米,塔顶安装小型电讯发射设施。南塔旁仍保留一栋单层管理用房,坐北朝南,东西长20米,南北宽12米,四面坡瓦楞屋顶,内部隔成数间。</p> <p class="ql-block">(九)厦门海关副税务师公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厦门海关副税务司公馆旧址,由两座建筑组成。1865年到1870年厦门海关从英商德记洋行购入别墅一栋,1917年9月毁于一次强台风,1923年至1924年在原址新建两座建筑。其中,现在的漳州路9号被称为“Hill Crest”,意为山顶;漳州路11号被称为“Hill View”,意为山景。这两座建筑形式与风格非常类似,建筑造型简洁洗练,明显受到当时现代建筑风潮的影响,带有美国草原别墅风格。</p> <p class="ql-block">(十)厦门海关验货员公寓旧址</p> <p class="ql-block">厦门海关验货员公寓建于中华路2号,原荷兰安达洋行建筑对面,该建筑用地原购自英商德记洋行,1903年改建,1923年另建二层公寓建筑,安置外籍验货员五户家庭在此居住生活。因为该建筑由五个单元组成,常被称为“五间排”。这是一座两层五单元连排式集合住宅。</p> <p class="ql-block">(十一)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天主堂坐落于鹿礁路34号。1842年,西班牙天主教会来厦门传教,初在鼓浪屿田尾租民房设礼拜堂,后迁入鹿礁路西班牙领事馆内。1858年后,西班牙天主教会先后在厦门磁安路兴建天主堂及主教署各一座。1917年,主教马守仁在鼓浪屿西班牙领事馆旁兴建了鼓浪屿天主堂,并将主教署迁至鼓浪屿。该建筑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十二)协和礼拜堂(福建路60-1号)</p> <p class="ql-block">19世纪中期,不少西方人离开欧美,远涉重洋来到鼓浪屿工作、生活。这些来鼓的外国人多为虔诚的基督徒,他们为了举行主日崇拜,遂决定在鼓浪屿建一所教堂。于是各差会(美国归正教会、英国伦敦公会、英国长老会)的信徒纷纷捐款,在鼓浪屿的鹿礁顶(亦称上鹿礁)建造教堂。1863年,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教堂竣工,时称“国际礼拜堂”。此为鼓浪屿上最早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十三)三一堂</p> <p class="ql-block">三一堂坐落于安海路69号。鸦片战争后,英美基督教传教士即来到厦门传教,由于鼓浪屿居住人口较少,岛上一直未正式建教堂,仅设有供外国人使用的小型礼拜堂。20世纪以后,随着鼓浪屿人口增多,为解决岛上教徒顶风冒雨渡海做礼拜的不便,英国长老会派下的厦门港礼拜堂、美国归正教会派下的新街礼拜堂和竹树脚礼拜堂三个堂会决定在鼓浪屿联合兴建一座教堂。1934年,教堂正式动工兴建,1936年底土建基本完工,并被命名为“三一堂”。“三一堂”既寓意三个教堂联合兴建之意,又寓意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p> <p class="ql-block">(十四)英国伦敦差会女传教士宅</p> <p class="ql-block">英国伦敦差会教士宅,位于鸡山路1号。西式单层建筑,四周有宽敞的连拱回廊。由基督教伦敦差会于1844年建造,*女牧师、女道士居住,当地人称其为“姑娘楼”。</p> <p class="ql-block">(十五)基督教教徒墓园</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基督教徒墓地位位于安献堂围墙外南、北两侧小山坡,主要分成南、北二块墓地。南侧墓地在安献堂东侧大门外与鸡山路5号北侧之间朝南的缓坡上,分布约200多座墓葬。北侧墓地在安献堂东侧围墙外朝北的小山坡上,分布约200多座墓葬。另有周边零散分布的数十座墓葬。墓地埋葬的基本上均为基督教徒,包括华人牧师和外国传教士,墓葬年代从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p> <p class="ql-block">(十六)日光岩寺</p> <p class="ql-block">进入日光岩山门,便是日光岩寺,重修于明万历年间,至今有400多年的历史。日光岩寺是一块巨岩覆盖的山洞,称“一片瓦”,因每天凌晨,朝阳从厦门五老峰冉冉升起,该寺首先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下,因而得名,后来日光寺又改名为“莲花庵”。这是明正德年间建尼姑庵而更名的。</p> <p class="ql-block">(十七)种德宫</p> <p class="ql-block">种德宫位于内厝澳路373号。</p><p class="ql-block">种德宫,最初坐落于厦门鼓浪屿西部鸡母山向北延伸支脉西麓坡地濒临小河处,背山面海,信众称为大道公庵。早期的居民,受到隔海白礁、嵩屿、东屿、青礁一带居民崇拜“保生大帝”(又称大道公)的影响。当时医疗条件落后.居民一旦患病,往往祈求神明保佑。而同安白礁慈济宫(今属龙海角美镇)祀奉的大道公,正是一位医神。于是鼓岛居民就到白礁去请捧大道公神像,建造种德宫,以便居民祈求膜拜。</p><p class="ql-block">种德宫是一座三门二进殿宇,宫后及宫右另筑护厝,整座宫宇掩映于古榕树下,环境幽静,总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正中大门顶石梁横刻:“保生大帝”四字。后殿正中案上神龛中祀奉保生大帝神像。神像金面黑须,两目炯炯有神,端坐龛中,凛然正气,令人肃然起敬。后殿两侧配祀36官将神像,显得肃穆庄严。</p> <p class="ql-block">(十八)救世医院和护士学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救世医院(鼓新路68号)是鼓浪屿第一座综合性医院。租界时期,鼓浪屿的医疗水准堪称厦门乃至福建最高。当时,岛上有两大医院,其中一家正是救世医院,它由出生于荷兰的美国人郁约翰向美国归正教会申请创办,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正式落成。救世医院初建时有两座楼房,呈“L”形,男女分部各占一翼,整体呈外廊风格,主体均为两1层,受到美国古典复兴建筑潮流影响,外立面设有三角形山花。1910年郁约翰去世前,男女分部扩建至三层,并在两翼围合部分兴建了小礼拜堂。1926年,医院开办了护士学校(鼓新路80号),建于救世医院东北侧山坡上。作为鼓浪屿第一座综合性医院,救世医院在对闽南西医的教育、培养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文史专家如此评价:鼓浪屿救世医院是闽南西医的“黄埔军校”。</p> <p class="ql-block">这里现在是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p> <p class="ql-block">(十九)博爱医院旧址</p> <p class="ql-block">1918年,日本以“台湾总督府卫生课”慈善组织“善邻会”的名义,经中日两国商人共同投资创办“财团法人厦门博爱会厦门医院”。院址经历4次迁址,现鹿礁路1号博爱医院旧址是该院第三处院址,1935年建设,1936年投入使用,由日本建筑师设计,是厦门20世纪30年代一座设备完善、技术力量雄厚的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p> <p class="ql-block">(二十)私立鼓浪屿医院旧址(宏宁医院旧址)</p> <p class="ql-block">私立鼓浪屿医院位于鼓新路与三明路交叉路口的西侧院落内两座建筑(鼓新路46号)。美国归正教会医生锡鸿恩在自己的住处开设“锡鸿恩诊所”,后更名为“宏宁医院”。1927年,锡鸿恩离开鼓浪屿后,宏宁医院业绩下滑,1933年并入救世医院,取名为“私立鼓浪屿医院”。</p> <p class="ql-block">(二十一)毓德女学校旧址</p> <p class="ql-block">在鼓浪屿田尾路14号,伫立着一座修建于19世纪末的“一”字型红砖尖顶殖民地外廊式建筑,这便是开厦门女子教育之先河,让更多女子得以接受教育、认识世界的毓德女学校旧址所在。</p> <p class="ql-block">整座建筑在整体上呈现出端庄明艳的独特气质,兼具色彩美与形态美,作为鼓浪屿现存的早期较大型公共建筑之一,展示着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百年建筑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19世纪80年代,美国归正教会在厦门开设的女学堂迁到了鼓浪屿田尾路,定名为“田尾女学堂”,也称“花旗女学”。1889年,田尾女学堂更名为“毓德女子小学”。在此之后,学校增设了两个附属师范班,具备了中等学校雏形,向兼办普通中学过渡。1910年,学堂正式更名为“毓德女学校”。1921年,学校继续扩建,并在两个师范班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四年制中学,更名为“毓德女中”。1925年,毓德女中迁至东山仔顶的寻源中学校舍。</p><p class="ql-block">作为女子学校,毓德女学校教育女学生们读书认字,教授地理、算术、手工等常识课,在近代女子教育中起到了颠覆性的作用。在男尊女卑封建礼教依然根深蒂固的时代背景下,它让更多女子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得以在此接受教育、认识世界,拉开了厦门女学发展的序幕。在这里,曾走出中国首位女性牧师何恩及、中国现代妇产科学奠基人林巧稚以及中国现代第一位女声乐教育家周淑安等诸多后来成为各个行业翘楚的知名校友,向世界展示了鼓浪屿女性的卓越风采。</p> <p class="ql-block">(二十二)蒙学堂旧址</p> <p class="ql-block">蒙学堂旧址(蒙学堂第二校址)坐落在笔架山东侧海边拐角处(今安海路6号),与有“鼓浪屿凡尔赛宫”美誉的杨家园仅一墙之隔,周遭绿树丛荫,红瓦白墙影影绰绰地藏身其中,静谧清幽,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蒙学”,顾名思义,就是“启蒙之学”。蒙学堂是一所接收教育学前儿童(4-8岁)的幼教机构,它的前身是英国长老会传教士韦玉振(George M. Wales)的妻子于1898年在鼓新路创办的家庭幼稚园。这 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幼儿园,故被称为“中华第一园 ”。</p><p class="ql-block">1908年至1911年间,韦牧师娘的家庭幼稚园迁至安海路这栋宅园,更名为“蒙学堂”。蒙学堂在鼓浪屿学前教育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早期鼓浪屿的一众名人里,就有一部分曾在这个小小的学堂受到启蒙。出生于鼓浪屿的著名医学家、中国妇产科医学奠基人林巧稚在回忆录中就曾提到自己就读于这座蒙学堂、在此接受启蒙教育的经历。</p> <p class="ql-block">吴添丁阁位于安海路6号,与鼓浪屿豪门之一的杨家花园仅一墙之隔,这栋占地五百多平的老别墅,原是蒙学堂旧址,重新修缮后成为一家小型的博物馆展厅。</p><p class="ql-block">别墅最早建于1890年,但实际的落成应该是1908年,其最初归属于殷氏一族。</p><p class="ql-block">多数人对殷氏一族很少了解,但他们可是中国早期的音乐世家。</p><p class="ql-block">出生于1941年的殷承宗便是其后人,这位中国著名音乐家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朗朗老师。</p> <p class="ql-block">(二十三)安献楼</p> <p class="ql-block">安献楼坐落于鸡山路18号。1906年美国基教安息日会牧师安礼逊到鼓浪屿传教,同时在鼓浪屿创办了“育粹小学”,后更名为“美华小学”。1910年增办“美华女学”。1934年,安礼逊在鸡山顶兴建一座楼房,落成时正值安息日会在此举行闽南各属支会联谊会,安礼逊主持了“安献典礼”,便将该楼命名为“安献楼”。1938年,美华男、女两校合并,迁入“安献楼”内。</p> <p class="ql-block">(二十四)闽南圣教书局旧址</p> <p class="ql-block">圣教书局旧址位于福建路43号。1908年,英国宗教圣书公会和美国圣书公会开设“圣教书局”,1932年兴建圣教书局新址,为西式三层红砖建筑。</p> <p class="ql-block">(二十五)万国俱乐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20世纪20年代初,万国俱乐部由鹿耳礁原址搬到田尾东路临近海滨的山坡地。万国俱乐部是供当时鼓浪屿的外国人及华人显贵、洋行高级华人雇员娱乐交际的场所,内设舞厅、酒吧、台球室、保龄球、外文书籍阅览室与交际厅等,当时也被称为群乐楼。</p> <p class="ql-block">(二十六)洋人球埔旧址</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洋人球埔俗称“番仔球埔”, 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是我国较早的足球场之一,为外国人在鼓浪屿开辟,原称洋人球埔,解放后改为人民体育场。</p> <p class="ql-block">(二十七)延平戏院旧址</p> <p class="ql-block">延平戏院旧址坐落于鼓浪屿市场路6号,这里,曾经是鼓浪屿最繁华的地方。1927年,旅缅华侨王紫如、王其华兄弟在这里修建了一个菜市场。随后不久,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菜市场的二、三楼建了一个戏院,这就是延平戏院。半个多世纪以来,这个上下两层、拥有710个座位的戏院,曾是岛上居民唯一看电影的去处。</p> <p class="ql-block">(二十八)鼓浪屿自来水供水设施旧址(漳州路5号)</p> <p class="ql-block">最开始鼓浪屿是没有自来水的,岛上的居民饮用井水或购买“船仔水”。</p><p class="ql-block">直到1932年岛民们才有了自来水,厦门自来水公司每天通过运水船和拖船将滤清的水从厦门运到鼓浪屿,将水抽入水池后再用管道输送到岛上各处。</p><p class="ql-block">现存的供水设施整套设备保存完好,作为岛上自来水的备用供水系统依然可以继续使用。</p> <p class="ql-block">(二十九)燕尾山午炮台遗址</p> <p class="ql-block">燕尾山午炮台遗址位于鼓浪屿燕尾山顶。1897年前后,厦门海关于燕尾山顶设置一尊大炮,每逢星期六正午十二点鸣炮报时,俗称“午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部队在山顶安置高射炮。现存东、西、南、北四个高射炮位,相距约20—30米,四个炮位之间占地约400多平方米,午炮遗址即位于山顶平台正中。</p> <p class="ql-block">(三十)三丘田码头旧址</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三丘田码头现存花岗岩石阶码头一处,连建于驳岸边,呈向下逐级延伸的石阶状,涨潮时海水可达石阶码头顶部,便于船只靠岸搬运货物。由花岗岩条石横向铺砌,宽约4.5米,长约10米,落差约4-5米。</p> <p class="ql-block">(三十一)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位于中华路21号。二十世纪初英国伦敦成立的亚细亚火油公司在鼓浪屿内厝澳设分公司,公司办公楼建于二十世纪一十至二十年代,为红砖西式两层楼房建筑,另有半地下隔潮层,前有庭院。</p> <p class="ql-block">(三十二)和记洋行仓库遗址</p> <p class="ql-block">清道光二十五年至咸丰三年(1845-1853),厦门成为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掠卖华工的最大中心,当时英商在香港创办和记洋行,并把分公司开到厦门,直接参与掠卖华工,1845年在此建了六间栈房,用于堆放货物和关押华工。遗址平面布局基本呈长方形,靠南边一侧略呈弧形,现存花岗岩条石砌建的长方框残墙,墙体残高约2-3.8米,厚约0.4米。南侧墙体上原有2个门,已封堵,东墙保存1窗1门,北墙原有1门,已封堵。</p> <p class="ql-block">(三十三)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旧址</p> <p class="ql-block">大北电报局旧址位于田尾路21号。1869年,丹麦王国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由大北公司代理,兴建电报房,铺设厦门至上海、香港的海底电缆,并于1874年4月开通并收发电报。1871至1961年,大北电报局在厦门经营电报业务,鼓浪屿居民多为华侨,海外联络频繁。 多年来,他们在这里收发电报,和海外的亲人沟通联络。1962年之后,该公司在厦门的历史宣告结束。</p> <p class="ql-block">(三十四)汇丰银行公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汇丰银行公馆旧址坐落于鼓新路57号。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英国“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在厦门开设分行,为厦门最早的近代银行。1920年前后,汇丰银行在笔架山东北端山崖顶建此建筑作为银行的行长住所。</p> <p class="ql-block">(三十五)汇丰银行职员公寓旧址</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汇丰银行职员公寓旧址建于1920年,由东侧主楼和与其西侧相连的附楼组成,建筑造型简洁,是早期现代风格建筑。</p> <p class="ql-block">(三十六)商办厦门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旧址</p> <p class="ql-block">  龙头路依旧熙熙攘攘,一如百年前的老时光。在这个最繁华的地段,曾经被归国华侨争相占领的经济高地,诞生过影响着鼓浪屿和鹭岛信息化进程的传奇公司,她便是由黄奕住创办的厦门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这个电话公司的旧址,正是位于今天龙头路102号的鼓浪屿邮电局。</p><p class="ql-block">  如今,曾经的电话公司已然传承下来,用作邮电事业。“商办厦门电话股份有限公司”旧址的二楼和三楼,依旧作为邮电局的办公地点在使用,而一楼则成为当年电话公司的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三十七)中南银行旧址</p> <p class="ql-block">1919年回国定居鼓浪屿的印尼华侨黄奕住,于1921年成立中南银行。1922 年中南银行厦门分行在龙头路通往龙头渡的商业街(龙头路100号)设立鼓浪屿业务楼,该建筑位于该商业街的街角,高三层,砖混结构,整座建筑造型简洁,具有时代特征。</p> <p class="ql-block">(三十八)瞰青·西林别墅</p> <p class="ql-block">西林·瞰青别墅坐落于永春路72、73号,为旅越华侨黄仲训的私人别墅。1918年,黄仲训在日光岩北麓建造了“瞰青别墅”。1927年,又在日光岩西北侧建成西林别墅。现为厦门郑成功纪念馆馆址。西林·瞰青别墅为欧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三十九)黄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黄家花园位于鼓浪屿晃岩路25号,建于1923年,原为印尼华侨黄奕住故居,是由北、中、南三座二层半西式别墅组成花园式别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曾号称“中国第一别墅”。</p> <p class="ql-block">(四十)黄荣远堂</p> <p class="ql-block">黄荣远堂,位于鼓浪屿福建路32号,始建于1920年,位列鼓浪屿十大别墅之一,建筑和园林极富美感和特色,是西洋、南洋、中国古典和现代风格相结合的典范之作,被誉为鼓浪屿“最浪漫的别墅”。</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原为菲律宾华侨施光铭(又名施光从)所投资兴建的产业,1931年施氏家族举家迁往菲律宾生活,后经林尔嘉家族“林氏府”引荐,将别墅转让给法属越南归国华侨黄仲训家族使用。黄仲训是越南华人首富黄文华的儿子,著名的地产商人,其注册经营家族产业的管理公司名号亦是“黄荣远”,此建筑作为管理机构的办公场所,故得名“黄荣远堂”。时隔半个世纪,黄荣远堂成为中国唱片博物馆的馆址。</p> <p class="ql-block">(四十一)海天堂构</p> <p class="ql-block">海天堂构位于鼓浪屿福建路38号。</p> <p class="ql-block">海天堂构建于1921年,位列鼓浪屿十大别墅之一,是按照中轴线对称布局的别墅建筑群,为菲律宾华侨黄秀烺购得租界洋人俱乐部原址所建,以中楼最有个性,“是宫非宫胜似宫,亦殿非殿赛过殿;不中不洋不寻常,中西结合更耐看。”这在鼓浪屿也是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海天堂构共有五幢老别墅,现对外开放三幢。其中,34号原被开发成极具品味的南洋风情咖啡馆,供游人在老华侨的别墅中,体验悠闲的咖啡时光,现今改为晓学堂·虫洞书店;42号开发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南音和木偶的演艺中心,一楼为木偶演艺中心,木偶世家的表演精彩绝伦;最富建筑特色的主楼38号则被开发为鼓浪屿建筑艺术馆,主要展示老别墅及其背后鲜为人知的名人往事,深具怀旧色彩。</p> <p class="ql-block">(四十二)八卦楼</p> <p class="ql-block">八卦楼坐落于鼓新路43号,原系私人别墅,建于1907年,楼主林鹤寿为台湾富绅板桥林氏三房。板桥林氏祖籍为福建龙溪,甲午战争后,日本占领台湾,因不愿做亡国奴,林家举家内迁,定居于鼓浪屿。1913年,大楼因资金短缺而停工,后由日本人出资续建,1920年落成。1924年,日本领事馆接管该楼,并在此开办了旭瀛书院鼓浪屿分院。1938年日军占领厦门时,被辟为临时难民收容所。厦门沦陷期间,复为日本旭瀛书院。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将其作为敌伪财产予以接收,交由厦门大学使用。现为厦门风琴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四十三)杨家园(安海路4号)</p> <p class="ql-block">杨家园四幢洋楼由菲律宾华侨杨氏家族于二十世纪初先后建成,四幢洋楼为一整体,内有小巷可通,各有花园配属,其供水设施先进实用,为鼓浪屿之最。</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最知名、最传奇、最恢宏的建筑,“十大名墅”具有鼓浪屿“小白宫”“凡尔赛宫”之称</p><p class="ql-block">杨家园至今保留了大量罕见的中西合璧的艺术设计:科林斯柱式,压花钢条雕饰,烟炙红砖砌筑,圆拱窗型,尖拱窗楣等中西合璧的建筑细节,大气恢弘,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站于露台顶楼,海面来往船只,对岸高楼错落,小岛街巷比邻,统统收进眼底。</p> <p class="ql-block">(四十四)番婆楼(安海路36号)</p> <p class="ql-block">建于1927年,原为晋江籍菲律宾华侨许经权经商致富后,为孝敬母亲而建的西洋建筑。</p> <p class="ql-block">(四十五)菽庄花园</p> <p class="ql-block">菽庄花园坐落于鼓浪屿岛的南面海滨,建于民国初年,园主乃闽台富绅林尔嘉。林尔嘉,字菽庄,祖籍福建龙溪,其先祖于清乾隆年间赴台湾淡水垦殖发展,富甲台湾。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时任台湾垦抚兼团防大臣的林维源不愿做亡国奴,举家内迁,定居于鼓浪屿。1905年林维源逝世,其子林尔嘉继承父业,先后担任厦门总商会总理、厦门市政会会长等职。1913年,林尔嘉购置了草仔山一片面海坡地,仿照其父辈在台北建造的板桥别墅,建成此私家园林。</p> <p class="ql-block">菽庄花园东倚草仔山山坡,坡下为一小港湾,西侧为湾仔后沙滩浴场,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林尔嘉巧妙地利用了这一优良的自然条件,将园林设计为“藏海”和“补山”两大景区。</p><p class="ql-block">“藏海”之意即游人进入园中,并非一下就看到大海,而是经过曲折的前导之后,突然使人视野大开,海阔天空的感觉油然而生。该景区主要建筑有:眉寿堂、壬秋阁、四十四桥、观鱼台、真率亭、渡月亭、千波亭及招凉亭。</p><p class="ql-block">“补山”即是将草仔山稍加添补、点缀,使其达到天工与人巧的高度结合。该景区以一闭合式水塘为主,在其周围布置了假山亭榭,曲桥楼阁、花草树木,颇有洞天之感。景区主要建筑有:熙春亭、茆亭、十二洞天、顽石山房、亦爱吾庐、听潮轩和小兰亭等。</p> <p class="ql-block">(四十六)廖家别墅(林语堂故居)</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廖家别墅位于漳州路48号,建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由主楼和副楼组成,主、副二楼相邻而建,为殖民地外廊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廖家别墅建于19世纪50年代的殖民地外廊式洋人住宅,后来被闽籍实业家廖悦发购买。廖悦发的二小姐廖翠凤,1919年与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结为伉俪,婚房就在该建筑内。 钟南山院士的母亲廖月琴也出生在名门望族——廖氏家族。廖家,可以说是上个世纪鼓浪屿的第一豪门,不仅是实力雄厚,更在近代中国留下了自己独特又光辉的闪耀点。</p> <p class="ql-block">(四十七)黄赐敏别墅(泉州路99号)</p> <p class="ql-block">金瓜楼建于1922年,1924年由菲律宾华侨黄赐敏买下,携全家定居鼓浪屿,并以主人的名字为之命名。</p> <p class="ql-block">金瓜楼(黄赐敏别墅)是鼓浪屿上的特色建筑,因为楼顶有两个金瓜而得名“金瓜楼”,属于拜占庭风格。</p> <p class="ql-block">(四十八)春草堂</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春草堂位于笔山路17号,建于1933年,是一座两层中西合璧式建筑。建筑平面接近方形,外观为西式洋楼风格,面阔三间带前廊,前廊正中为半圆形外凸的阳台,二楼廊道护栏饰以绿色琉璃瓶栏杆。建筑背面正中外凸一小间。春草堂是由当时厦门最大的营造商华侨许春草自行设计、建造的住宅。许春草(1874-1960),祖籍安溪,是较为著名的建筑师和爱国人士,中国同盟会会员,参与辛亥厦门光复。1930年10月在鼓浪屿设立婢女救护团收容院,1941年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p> <p class="ql-block">(四十九)四落大厝</p> <p class="ql-block">四落大厝位于中华路23、25号,建于19世纪初,与大夫第是鼓浪屿现存最早的民居。这建筑群极具闽南特色。屋檐一为燕尾式,一为马鞍式,墙体立面为红砖。房内雕梁画栋,细腻朴实。充满着闽南风情的红砖雕花,短屋矮墙,无处不透着古朴精致,绝美奢华。</p> <p class="ql-block">嘉庆至道观年间,来自厦门同安县的黄旭斋,依靠海上贸易很快就积累了偌大的家业,成为当时厦门最富裕的家族之一。</p> <p class="ql-block">福建人有衣锦还乡,置办房产的传统习惯,家产日渐丰厚的黄旭斋,决定在海坛路和中华路交叉路口建造自己的府邸。在四落大厝的右手边就是其首套府邸,至今还有人居住。后随着家道中兴,子嗣人口增长,便在此处陆续建造了两座占地更大的家宅。其中一座因其子官拜中宪大夫,门匾上挂着“大夫第”三个大字,以示身份和地位。另外一处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四落大厝,是黄财主为子嗣拓建的一座古厝。按照这一发展演变,黄氏族人或会以此为基点开枝散叶,把附近田地全部置办下来修建古宅。</p> <p class="ql-block">(五十)大夫第</p> <p class="ql-block">在鼓浪屿腹地的岩仔脚传统聚落(今海坛路58号),坐落着这么一座留存至今原貌仍保存完好的珍贵旧式闽南大厝——同安石浔黄氏家族黄勗斋及其族人的宅院:“大夫第”。</p> <p class="ql-block">(五十一)黄氏小宗(市场路66号)</p> <p class="ql-block">黄氏小宗位于鼓浪屿岛上岩仔脚传统聚落原址,是从同安黄姓家族迁居至岛上的一个支系的祠堂,该建筑建于19世纪上半叶,是鼓浪屿现存最早的闽南传统木构院落式民居之一。</p> <p class="ql-block">(五十二)重兴鼓浪屿三和宫摩崖题记</p> <p class="ql-block">位于鼓新路57号建筑物附近的这处“重兴鼓浪屿三和宫记摩崖石刻”,字幅高约11.50米、宽约6.40米,是由清朝福建水师提督王得禄(今台湾嘉义人)撰文,记载了王得禄在三和宫前整修战船、募款兴修三和宫并率师进剿蔡牵起义军的事迹,是厦门至今发现最大的摩崖石刻。石刻为鼓浪屿汇丰银行公馆后崖,刻于清嘉庆癸酉年(1813年,字幅约六七十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此地大约在明朝时就有一座天妃庙,奉祀妈祖。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厦门虎溪禅寺住持石龙和尚的徒弟瑞光法师将此庙扩建为一座佛教庵堂(仍奉祀妈祖),更名为 瑞晄堂 。后因该堂处在三丘田地带,遂称之为 三和宫″。清嘉庆八年(1803年),清廷派兵镇压闽南沿海的海盗蔡牵起义军,时任福建水师提督陈长庚麾下的金门营游击王得禄收兵抵岸于三和宫前修葺战船,见到三和宫庙破败,顿生募款修建的想法,便向宫中妈祖请愿: 若击败蔡牵义军,定来重修宫庙。此后,王得禄一路顺利,官至福建水师提督,并终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击败蔡牵起义军,致使蔡牵等人投海自尽。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王得禄为感谢妈祖的庇祐,募款还愿重修三和宫,并撰文《重修鼓浪屿三和宫记》,记录他在三和宫前整修战船、募款兴修三和宫和率师进剿蔡牵起义军的事迹,镌刻在宫旁的石崖上。现存该石刻幅高11.5米、宽6.4米,面积约70平方米,上阴刻直题楷书共17行、计352个字。这是目前国内发现最大的古代记录天妃妈祖的摩崖石刻。而原先的三和宫在1876年被英商怡记洋行连带周边土地一并收购,他们无视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将庙宇拆除并在悬崖顶上修建起了洋楼。后不到十年,英商怡记洋行破产倒闭,这座洋楼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被汇丰银行厦门分行购买,就是今存的汇丰银行公馆旧址。</p> <p class="ql-block">(五十三)日光岩及延平文化遗址(国姓井,龙头山寨遗址等)</p> <p class="ql-block">日光岩俗称“晃岩”,位于鼓浪屿中部偏南。海拔92.68米,为鼓浪屿的最高峰。龙头山隔鹭江与厦门虎头山遥相对峙,构成龙虎镇海之势。明末清初,郑成功曾扎寨于龙头山,故而龙头山亦称寨仔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曾屯兵于此,留下许多动人的传说。景区奇石叠磊,洞壑天成,海浪拍岸,树木葱茏,繁花似锦,富有亚热带浪漫气息。拥有“一片瓦”、“鹭江龙窟”、“古避暑洞”、“龙头山寨”、“水操台”、“百米高台”胜景。历代文人石刻题咏甚多,为名岩增添古风异彩。攀天梯,登临极顶,鼓浪屿、厦门、大担、小担诸岛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龙头山寨是郑成功在日光岩屯兵时遗留下来,我国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题诗一首:“叱咤天风镇海涛,指挥若定阵云高,虫沙猿鹤有时尽,正气觥觥不可淘”。寨门右侧有“宛在亭”,“宛在亭”下有一巨石,上端平坦,高15米,宽6米,坐南朝北,与厦门隔江相望。巨石下方刻有“闽海雄风”四字,苍劲有力,右上方有“郑延平水操台故址”字样;另一石刻郑成功五绝诗一首:“礼乐依冠第,文章孔孟家。南山开寿域,东海酿流霞”。这是郑成功手书行草,后人于1918年拓印刻上的。</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位于鼓浪屿鹿礁路16号(原英国领事馆旧址),是介绍鼓浪屿作为“历史国际社区”的发展历程、文化价值的综合性展馆。</p> <p class="ql-block">2017年鼓浪屿申遗成功时</p><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中心的决议说道:</p><p class="ql-block"> “鼓浪屿见证了清王朝晚期的中国在全球化早期浪潮冲击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历程,是全球化早期阶段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与互鉴的典范,是闽南本土居民、外来多国侨民和华侨群体共同营建,具有突出文化多样性和近代生活品质的国际社区。”</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全岛面积虽然不大,但找足53个申遗核心要素还是不容易的。建议行走路线如下:从鼓浪屿钢琴码头出发,和记洋行仓库遗址,三丘田码头遗址,美国领事馆旧址,私立鼓浪屿医院旧址,救世医院和护士学校旧址,重兴鼓浪屿三合宫摩崖题记,汇丰银行公馆及职公寓旧址,厦门海关理船厅公所,海关通讯塔旧址,种德宫,安献楼,基督教教徒墓园,英国伦敦基会女传教士宅,西林别墅,日光岩,菽庄花园,丹丹麦大北电报公司,观海园内(万国俱乐部旧址,毓德女校旧址),厦门海关验货员公寓旧址,洋人球埔,黄家花园,廖家花园,四落大厝,大夫第,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黄氏小宗,延平戏院旧址,海天堂构,黄荣远堂,闽南圣教书局旧址,天主堂,协和礼拜堂,日本领士馆旧址、警察署及宿舍,厦门海关副税务师公馆旧址,英国领士公馆旧址,鼓浪屿自来水供水设施旧址,日本博爱医院旧址,鼓浪屿电话公司旧址,中南银行旧址,黄赐敏别墅,三一堂,春草堂,番婆楼,会审公堂旧址,蒙学堂,杨家园,八卦楼,工部局遗址,燕尾山午炮台</p> <p class="ql-block">“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要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展馆共分为三层</p><p class="ql-block">第一层:鼓浪屿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滨海聚落、海贸勃兴、厦门开埠等。其中重点介绍鼓浪屿三个主要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 第二层:建筑园林等多方面成就</p><p class="ql-block">  建筑园林、文学艺术、宗教、体育娱乐、教育、医疗、社区生活等。其中重点介绍建筑园林、鼓浪屿走向世界的历史名人,以及当时的国际历史社区生活。</p><p class="ql-block">第三层:浪屿申遗保护过程及经验做法</p><p class="ql-block">  将鼓浪屿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因、保护内容、保护成果以及鼓浪屿申遗之路。</p> <p class="ql-block">有着深厚积淀的闽南文化,加上近代以来中西文明的对话交流,鼓浪屿文化从融汇走向创新,不仅造就了历史国际社区的卓越品质,也对闽南乃至中国的社会变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出大批在各个领域取得卓越成就、蜚声海内外的社会精英。</p> <p class="ql-block">2017年鼓浪屿获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  “在所有能够体现多元文化影响的城市中,鼓浪屿是独一无二的。它见证了有机城市肌理中实现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及融合,以及循序渐进的自我更新与转化。”</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在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的一笔:第一个引进足球、创办第一座女学堂、幼儿园等…150个“中国之最”在这诞生。</p><p class="ql-block">鼓浪屿历史,堪称中国近代史的缩影。其内容丰富而精彩,值得慢慢品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