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来想简单做个菜谱,一方面是对当下生活的记录,另一方面也是对每次做菜心得体会和改进方向记录一下,再者也可以当成热爱珍惜当下生活的取证吧。没想到!记着记着,就记起更多的与菜相关的事和人。有人缘,物缘说法,而这种味觉记忆,可称为食缘。</p><p class="ql-block">感谢这个时代!平安祥和,物产丰富。全力过好每一天,有所记录,有所感恩。</p> <p class="ql-block">拌牛肉,菠萝是灵魂。第一次吃类似的菜是在一个朋友家,是纯纯的泰式牛排沙拉,那顿饕餮让人回味,他们后来回上海了,就一直没有机会问,那道菜具体用了什么香料,很有热带雨林的风范。后来去云海肴,有一盘菜是青柠菠萝拌牛肉,酸酸甜甜的,挺爽口。</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决定尝试融合一下,来个中西合璧的凉拌牛肉,此处就不用“沙拉”这种国际词汇了,毕竟确实在摆盘上桌一看,就是个拌好的菜。</p><p class="ql-block">吃惯了传统香菜洋葱和牛肉的搭配后,总需要点超预期的口感,那么,菠萝的加入,绝对是种味觉的惊喜!鱼露和白糖的提鲜让整道菜有了接近“泰式”的国际身份</p> <p class="ql-block">食材本身,牛肉选了酱牛肉,网上流行的泰式拌牛肉都是现煎牛排切条的,下次可以尝试,薄荷叶也是下次可以尝试加入的味觉新体验</p> <p class="ql-block">番茄版锅包肉</p><p class="ql-block">小学的时候,经常吃小饭桌,里面阿姨经常做锅包肉,都是用番茄酱做的,那时候也没有现成包装的番茄酱,估计也都是自己家里熬的番茄汁,加上白糖熬出来的。后来长大后,有机会去哈尔滨,又发现号称百年历史的东北锅包肉馆子,用的是糖和白醋汁做的,而且外酥里糯,是肉片在油炸前裹面的时候多裹了一层糯米粉。再长大一些,成家后,随着家庭版厨艺每天进步,在老公的互动下,尝试了锅包肉混合版,炸肉的环节加了糯米粉,淋汁的环节用了儿时记忆中的番茄版,味道不错,但下次汁水有点多了,导致炸肉过一会就软了,收汁还可以再多熬一会,或者少汁。哦对了,后来听二哥说,现在还有人用橙汁做锅包肉的,下次也可以试试。</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总吃这个,因为爸爸胃不好,姥姥和妈妈就总做这个。并且从小也听说红皮花生尤其养胃。做法流程简单,油锅下花生米,翻炒变色后,静止放凉,撒盐拌匀即成。但是!火候掌握可太难了,因为花生比较慢热。为了表示笔者虽是文科生,也可用仅存的初中物理知识解读,就是花生的比热容较大,吸热很慢,散热又很慢。所以,炒花生米在关火后还是会余温继续自己加热催熟,这就会导致,花生米容易被炒过火,“火大了”,如图即可。。。下次注意</p> <p class="ql-block">专属于春天的味道,我认为只有,春笋和香椿。春天吃香椿是我们俩传统了。姥爷是山东闯关东到的东北,所以我们家和山东人的饮食习惯差不多。现在老一辈都离开了,但味道可以传承,可以用来追思。春笋是前两年,我和妈妈去安徽玩,正式四月末,在安徽古镇里,吃了春笋炒腊肉,简直太好吃了!一定要用油菜花籽油,少放些干辣椒,就是那里春天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炸茄子片。这个为了后续炸茄盒做点储备技能吧,香椿,就是我上面提到的,刚买的香椿芽是有点发红的,需要先用热水加盐烫一下,变绿后,在加入食盐搅拌均匀后密封冰箱保存,随着吃随着取就行</p> <p class="ql-block">干炸蘑菇。这个只有在东北菜馆才能吃饭的菜。打包又会变软,在饭店里吃蘑菇都是不洗的,老公又很爱吃,所以才决定学着在家做。平菇其实一般不会有虫子,但也需要洗洗之后,和海蛎子一样挂糊炸,自从会炸海蛎子和茄子后,炸的做法就开挂了,啥都敢炸了。。。除了。。。虾片。。。。可太难了。。。第一次炸过火了糊了,第二次根本没炸开。。。。</p> <p class="ql-block">黄焖鸡。黄焖鸡米饭经常和沙县小吃一起组合,味道好,便宜方便,管饱,成了男人们在外吃中式快餐的首选。也是因为在外面吃这个菜不干净,朋友说在公司要的黄焖鸡米饭吃出了蟑螂,老公还总爱吃,我就决心自己学着弄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焖鸡用的是手枪鸡腿。剩下的就是耗油一定要多放,黄焖鸡是不是得有黄酒呢,我觉得原始食材里应该有,但现在也都是料包。没见到有黄酒。</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还有这个炒菜花。我和老妈都爱吃自己做的,从来不吃外面点的,因为,秘方就是一定要放料酒和花椒粉,适当可放小米辣。一道菜可以就着喝两碗粥。当然这图片里,更丰盛,清蒸鲈鱼是来了北京之后才吃的,东北老家没有这个,蒸鱼豆豉油也是来了北京才知道的一个配料,中规中矩的清蒸,中规中矩的淋热油,浇汁。</p> <p class="ql-block">蟹黄拌面,可以用鸭蛋黄捣碎和蟹黄酱合用拌面,鲜香,吃到后来甚至觉得有香点腻了</p> <p class="ql-block">五红汤,新知道的一个美食,是涵姐推荐的,说是补血补气的,需要坚持吃。让我想起来,中医不是也讲吃啥补啥吗,红色是月的颜色,所以吃红色的食物就是补血的。为此我还买了一个高压锅,前天晚上预订好,第二天早晨就能吃。<span style="font-size:18px;">说真的,每天早晨起来喝一碗,便秘都好了。</span></p> <p class="ql-block">烧茄子。这个考验技能的环节就是炸茄子。因为茄子很吸油,所以,炒茄子很容易做的特别油大。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得把茄子的水份用盐腌出来一部分,沥出水分后,分几次倒入玉米淀粉,摇匀,让茄子占满淀粉。炸茄子油温也很重要,温度不能太低,否则茄子进油之后就感觉迅速把油吸进去了,至于具体多高油温呢,我没温度计,但是我一般会用筷子试,筷子插入能迅速冒泡就可以了。茄子一个一个的放入油锅,是个需要耐心的菜。之后大火加高油温,批量复炸一边,为了能更外酥里嫩。之后就是葱姜蒜的日常炒菜了,青椒配料炒熟后,最后放茄子翻炒两下出锅即可。</p> <p class="ql-block">这个摩飞锅可是红极一时,但是,买来家里,用的机会可是屈指可数,烤肉是个不错的用法,但这个电的火力,只能算的上煎肉,话说煎豆腐不错,煎好的豆腐配上点辣白菜,很不错,可惜高先生不爱吃辣白菜,只能说他没这口福。</p> <p class="ql-block">周末在家,做一桌子家常菜,“改善伙食”</p> <p class="ql-block">燕麦米,和白米混合蒸饭,之后一定要加入热水冲泡,才会激发出燕麦的香味</p> <p class="ql-block">酸奶水果捞,现在已经好多店铺做了,我自己发现这么吃特美味的时候,还没被商业化发觉,但不得不说,这个特胖人,严重高糖</p> <p class="ql-block">干炸海蛎子,用鸡蛋面粉盐搅拌成糊,把海蛎子蒸两三分钟,开口即可,剃肉挂糊,炸好后,撒上一层椒盐,下次试试配上点青岛啤酒,是不是就会感受到山东半岛的海风了。哦对了,海蛎子秋天快入冬的时候最肥的</p> <p class="ql-block">炸奶豆腐,是一个地道的内蒙菜,<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一次吃是跟爸妈在内蒙,吃的拔丝奶豆腐。</span>我用的蓝旗奶豆腐,快递来了就迫不及待切成块裹着牛奶和鸡蛋炸了,外酥里糯,因为不会拔丝,所以直接撒上了白糖好吃极了。</p> <p class="ql-block">鲫鱼炖豆腐。老话说,千滚豆腐万滚鱼,也被传统认定是下奶神器。鲫鱼的去腥很重要,先煎后炖,煎的时候可用黄酒延锅边淋入</p> <p class="ql-block">茴香炒麻蚶子,是邻居之前炒菜送过来,第一次吃到,先用麻蚶子炒出鲜味,在用黄豆酱煸炒,因为茴香如果就好,可以先炒茴香梗,翻炒两下,加入茴香叶拌匀即可</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面酱料,无论荤菜是什么,白蘑菇,青椒,西红柿,黑胡椒,和芝士碎都是必不可少的灵魂配料</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一个小馆子做的延边冷面,很有特色,我感觉是放了苹果醋了,之前吃的冷面,都是配西红柿片和黄瓜丝,这个图里的配料,加了西瓜,有了酸甜口,配上老式锅包肉,就是地道的一顿东北饭菜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尝试做花卷,这还是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从老家过完年回来,就被隔离了14天,隔离到后期就开始学做面食了,这不算菜谱了,成了片段的回忆,但是现在是2022年,离做这个花卷已经三年了,现在疫情还比较严峻,希望早点结束吧</p> <p class="ql-block">韭菜盒子,这是我们朋友一对小夫妻,来我们家聚会做的,我们住的很近,经常周末聚会,不是去他们那,就是来我们这。韭菜盒子他俩超级拿手,温水和面就是和这个小媳妇学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是在烤面包,事实证明是个失败的尝试,后来烤出来硬的,又舍不得扔,自己吃了好久。。。。烘焙这事不适合我。</p> <p class="ql-block">炸鸡翅,本来是想尝试和肯德基老爷爷或者麦当劳叔叔一样的炸鸡,发现其实他们裹的面里都有泡打粉,我家里没有,试着换成了小苏打。。。。还行吧,还能吃而已。。。下次直接外卖好了</p> <p class="ql-block">老公的拿手菜,核心就是蒜蓉,刚开始只用刀剁碎,但是总感觉吃的时候会有蒜的辛辣盖住海蛎子的鲜味,后来在网上买了小型的搅蒜机,蒜蓉的香味一下就出来了,过油炸一下,淋在海蛎子上,是鲜香的口感。其实,海蛎子在家里做蒸方便一些,如果是有炭火烤熟会更鲜。</p> <p class="ql-block">俩人的周末,改善伙食,就是去楼下菜市场,买菜回来,做这么一大桌子菜,点开电视选个有意思的节目,边吃边看,能吃上两个多小时。</p> <p class="ql-block">这个沙拉是在老公公司附近一个西餐厅拍的,这一盘卖六七十块,我感觉是挺贵,所以就拍了照片,知道配方回家做呗。不过说实在,这个沙拉主要是贵在牛油果和奶酪片了。我原来是不喜欢吃牛油果的,觉得,没什么味道,又很油腻,没想到,牛油果沙拉绝对是个能发挥它独特美味的一种方式,被加入到青菜的多汁口感中,有回味的油脂香。</p> <p class="ql-block">疫情之下,能吃上这一套什锦小火锅,简直幸福极了</p> <p class="ql-block">东北人家的年夜饭,以这个暂做收尾吧,一餐一食之余,皆是家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东北人家的年夜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