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虽褴褛血未冷

复老头

<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初,正是三年自然灾害之时,物资短缺,供应匮乏。百姓的日常用品都得凭票供应,尤为粮油棉布为甚,每人每年只区区几尺布票,哪能随意整个上下一新,衣衫光鲜。那时候还提倡“光荣妈妈”,多生多光荣。于是哥哥穿了传弟弟,姐姐穿过妹妹接着穿。那个年代有一句话叫:“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被视为朴素、节约的标志,那时的衣裤上下缀有许多补丁,也是司空见惯的事。</p> <p class="ql-block">  知青下乡后,为显示自己“广阔天地炼红心”,也没有穿过什么好衣裳,连那时最时髦的军装也沒人穿,印象中只5队的章某在文革中穿过军装,还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章某某。知青为使自己的劳动服经久耐用,竟然刻意在手肘和膝盖处加上了补丁。那时的服饰几乎是男女清一色的蓝色或灰色的青年装,料子一般是卡其布。这种服饰由于统一流行,避免了奇装异服的嫌疑。其缺点是显得笨重,尤其是加了补丁的卡其,一入水更是沉重无比,要将它洗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关键是你有没有时间。</p> <p class="ql-block">  双抢期间,早出晚归,每日大汗淋漓,收工后知青轮番烧饭,还要洗澡、洗衣,哪有那么多的闲工夫去摆弄衣服。为了节省体力和时间,洗衣只得简化程序,男知青干脆来个不穿衣只穿裤衩。也许,现在你才明白,知青为何明知烈日暴哂后果严重,却还要坚持打赤膊干活?</p><p class="ql-block"> 在没有洗衣机的年代,洗衣全靠手工搓洗,洗衣肥皂一般是兰溪产的“凤凰”,或者是上海产的“固本”肥皂,那时也得凭票供应。一块肥皂得省着点用,为了方便使用就用一枚孔方兄铜钱,拴根绳子,然后连钱带绳插入肥皂内,这样使用后可挂在钉子上晾干。由于衣服浸水沉重,难以搓洗,于是就借助于扪具(也叫小杵)击打衣服。一边击打,一边翻动挤压衣服,将脏水击挤出来。击打一番后,放入塘水中漂洗。如果尚未干净,就需再进行一次捣衣、揉衣、漂衣的程序。如此这般,“一而再,再而三”反复进行,直至衣服洗净为止。</p> <p class="ql-block">  这般看似原始的洗衣程序,自古以来便是女人世界的专利,因此,已然将它操练得十分在行。大凡在池塘边、河埠头,大兴其事挥动扪具将衣服捣得噼啪作响的,便是那些个清一色的女流之辈,此时,如插进一个大男人,岂不让人嗤笑,反而显得十分不谐。你看,赤脚站在水里洗衣的姑娘大嫂,高卷起衣袖裤脚,手持扪具挥舞起来,极似是在摆弄一件艺术品,揉捏挤压,击捣漂洗,动作稔熟极富有韵律节奏感;加之女人们俯首弯腰婀娜多姿身躯手臂协调的动态美,配以水花四溅及四下此起披伏噼噼啪啪声响,无疑将成为水边一道靓丽的风景。而男知青洗衣似乎没有那么讲究,一有空闲时间洗衣,在乡民们看来很是正常。因为这种事自从知青下乡以后,奇迹般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俗话说:“见多不怪”。反正,知青孤身一人在乡,啥事都得自己干,岂止是洗衣?上至吃喝拉撒,下至洗衣做饭,没有一样是知青不能干的。相反,乡民们不敢干的,知青甚至也干了,像六月天打赤膊,赤膊穿蓑衣等,此举不但引来了乡民们一片赞叹,惊㤞之余,方知知青群里也蕴藏着诸多能人好汉。</p> <p class="ql-block">  村民平时在腰间习惯束一条二尺宽五尺长,四面用线缝好的白布,称之为“汤布”,其布用于挑担时用于扎腰,田间干活披在肩上遮阳,还可劳作时当毛巾擦汗洗脸,也有用来作为洗澡时的围裙等用途,头上经常斜戴一顶遮风挡雨的小竹笠。这样打扮十足是金华汤溪一带乡民的装束,是城里人从来是不屑一顾的,现在成为知青常年标配的劳动装备。关于金华汤布,金华的民间艺人章竹林,曾写过一篇《汤溪白汤布》文章,生动有趣,较为全面介绍了汤布作用,现摘录一段以飨读者:</p> <p class="ql-block">  “汤布既给人保暖又让人觉得特别神气特别生劲;稍冷,汤布围在男人的脖子上,学城里男人围围巾一样,一头高一头低,蛮潇洒蛮别致的……到了天气更冷,当作围巾的汤布把挂下来的一头披盖在火挈上烘手,田头休息时,男人把汤布往树荫下田塍上一摊开,人往汤布上一躺,一觉睡醒起来干活,弯腰拿起白汤布往肩上一披以防阳光直射,汤布又成了衣衫和披肩。进入夏收时节,打稻,摇风车扇谷,汤布做成帽子,戴在头上不让谷粒尘土落进头上身上;把汤布从头顶往背上一披,汤布又是最简便的垫肩。最简便的白汤布还可以装东西,水果干果杂七杂八都可往汤布头一放,两只汤布角交叉一缚,就是一个小小布袋。若是将整条汤布对折缝起,那就成了装二三十斤粮食大袋了呢。如果捡柴拔菜,汤布又是捆柴捆菜的绳子了。推独轮车时汤布还可套在肩上当“车辫”……你不觉得白汤布的作用实在是多么?”(引用时有删节)</p> <p class="ql-block">  可见,知青平时穿的衣服都是家里带去的缀满补丁的衣裤,记得那时自己冬天常穿得一件母亲亲自缝制的棉袄,极象似是一床棉被,人显得相当臃肿,年纪也似乎老了好几岁,难怪会给我取个“老爷”的绰号。俗话说:“云想衣裳花想容”,“人靠衣裳马靠鞍。”自古以来就有“女为悦己者容”的说法。在大庭广众之下,正衣冠被看作君子尊重他人,体现自身道德素养的礼仪。那个时代某些公共场所,甚至在大门处张贴“衣冠不整者,不得入内”的告示。可见,一个人在社交场所穿戴是否得体,不但是社教礼仪的需要,而且端庄时髦的服饰也为男女主人增光添彩,在众人面前展示自身的温儒尔雅或仪态万方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  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知青的装束其实也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不足为奇。困难时期,节衣缩食,为国家分忧解难,理所当然。至于,穿上打了补丁的衣服,也没有什么觉得自己丢人现眼。知青们反而觉得衣虽褴褛,并不妨碍大家照样热血沸腾干革命,依旧乐呵呵地随众“日出而作,日出而息”,这就是那个时代的知青生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旧文重发(2015年12月1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