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的庄园

野风

<p class="ql-block">一方水土一方人物。兴义,峰林群峙,豪杰辈出。清嘉庆年间,兴义出一团练,姓刘名燕山,智勇双全,威震一方。刘燕山育有四子,分别为刘官箴、刘官霖、刘官礼、刘官德。黔西南州《盘江史料辑》记载:“弟兄均魁梧奇伟,胆力过人,附近无不敬畏。刘燕山得诸子之力,家业日兴,渐为下五屯首户。”伴随着刘氏家族势力的不断壮大和财力的提高,刘氏在下午屯始建永康堡(刘氏庄园),至民国期间,庄园建筑日趋规模,成为贵州最大的私家园林。</p> <p class="ql-block">壁垒森严的刘氏庄园很快引起了贵州的瞩目,庄园既融入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又吸纳了法国等欧洲建筑特色,更兼容了屯堡的属性,可居住,可游玩,可祭祀,又可防守,大小十几间房间层层叠叠、环环相扣,宏伟壮观。除了庄园,更引人注意的是刘氏父子,既喜欢打打杀杀,又对读书垂爱,既讲胜者王侯败者寇,又讲仁义礼智信,让人们对其爱恨交加。</p> <p class="ql-block">偏西南一隅的刘氏庄园,在贵州是奇迹,而刘氏的几代人在贵州也是传奇。在这里,枚举几个与庄园相关的人物。</p><p class="ql-block">长子刘官箴承袭了父亲团练队伍,成为兴义地方团练首领,1865年,刘官箴制造了著名的“兴义教案”,阻止了法国天主教势力渗入黔西南。</p><p class="ql-block">三子刘官礼(生于1840年)是兄弟四人的佼佼者,他东征西杀,并成为当地军阀中说一不二的人物。随着战事方息,时局趋于稳定,他会同官绅组建培文局,大兴文化教育事业,创建了笔山书院,至今被人津津乐道。</p><p class="ql-block">相比祖父刘燕山、父亲刘官礼,更为显赫的则是刘显世。同为团练出身的他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由黔西南州延伸至贵州全省,常指挥千军万马杀个天昏地暗,镇压过广西会党起义,也追随蔡锷声讨过袁世凯,历任贵州省长、都督、督军、川滇黔护国联军副总司令。</p><p class="ql-block">另外几个与刘氏庄园或与刘显世有关联的几个人不能不提。</p><p class="ql-block">一是刘显潜,刘显世的堂兄,历任黔西观察使、贵西道尹、贵州巡按使、护国军援川总司令、滇黔边防督办、贵州军事会办。护法战争时身授贵州游击军总司令。二是刘显治,早年留学日本,其兄刘显世主政贵州后,辅助其兄。1914年赴昆明任云南省政务厅长,1917年奉调北京,为贵州省代表,参议院议员。三是王伯群,刘显世的外甥,孙中山的追随者,中国同盟会的先驱,1920年任广州大总统府参议兼交通部长,并创建了大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后任交通大学校长。四是王文华,王伯群之弟,1915年,任黔军总司令,跟随国父孙中山、蔡锷将军发起“护国运动”,征战川、湘,使袁世凯倒台。护国运动宣告胜利,孙中山先生称他为西南后起之秀,并慨叹说:“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独文华不与西南军阀同”。五是何应钦,刘显世外甥女婿,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历任黄埔军校总教官、参谋总长、军政部长,中国远征军总司令等职 ,1945年代表国民政府接受日本投降。</p> <p class="ql-block">而今,人才迭出的刘氏庄园先后被定为县、省、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忠义祠、花厅、书斋、居室、家庙、城垣等仍保留了当年的原貌。进入庄园,走过九曲石栏,抚摸深红色的门窗,深宅大院似乎还在述说着当年刘氏几代人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刘氏庄园像贵州及兴义历史的一个横断面,毕现了当年的年轮与肌理也让本地的脉络更加清晰。而今,兴义已是黔西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的所在地,鳞次栉比的高楼让刘氏庄园不再往日雄伟,但它的文物价值却是永久的,愿保护好那段历史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