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宣传月】家长必读 | | 轻轻松松进小学——克服入学烦恼的症结

Rose.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孩子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会对孩子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让孩子轻松地从幼儿园走进小学,顺利地迎接他们的学业生涯,家长首先要了解入学烦恼产生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幼儿园与小学的差异</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园是孩子生活和游戏的主要场所,而小学则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二者在诸多方面都有着很大不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1)生活条件不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园强调保教并重,虽然也注重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但他们依然在老师全程的呵护中成长,当他们有任何困难时,随时可以得到老师的帮助。小学则更多地强调教育的功能而忽略保育,在小学的一日生活中,孩子需要独立地处理生活上的事务,进行自我管理。比如课间十分钟、课前准备、午餐、如厕、放学等等。如果孩子不能妥善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对他们一天的学习都是不利的,譬如有的孩子吃饭时不专心、爱挑食,中午在学校就可能吃不饱,上课时就有挨饿的可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2)作息时间不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园入园时间相对较迟,起床也相对较迟,没有严格的入园时间考勤,如果迟到也不会造成心理负担;大班下学期集体教学活动时间一般为30~35分钟,集体教学时间较少,而以游戏、区域等自主活动时间为主;每天有两小时午睡,晚上没有家庭作业,孩子困了就可以休息。小学严格要求不许迟到,如果迟到,会被严格地考勤;上课时间为40分钟,每天有5~6节课;除了上课时间就是课间休息时间,孩子自主活动时间明显减少;有可能没有午睡,晚上必须把作业做好才能休息。与幼儿园相比,上小学时孩子的时间紧迫感明显增强,休息时间和自主活动时间受到极大压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3)学习方式不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园以游戏为主要学习形式,轻松愉快,没有压力,孩子是在玩中学、在操作中学、在直观感受中学。而小学以口头讲授为主,孩子以听课、读书、做作业等间接方式来掌握知识点,偏重于抽象思维。小学的课堂教学不再像幼儿园那样是自由自在的游戏,而是约束性强的学习活动,在感性与理性、活动与静坐等方面的突然变化,如果超出孩子生理、心理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孩子感到上学枯燥,情绪紧张,精神压力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4)教育内容不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园的教育强调领域之间的相互关联与渗透,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关注孩子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发展,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而小学的教育内容严格按照学科的体系,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以文字符号为内容的书本知识,老师、家长更加关注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考试得了多少分等,而对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发展重视不够,孩子常常会感到学习的压力,生理、心理等方面发生变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5)评价标准不同</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园没有考试,教师注重“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孩子自身原有能力上的发展”,采用纵向比较而非横向比较的方式,在对孩子评价时更注重他们的创造性、主动性、坚持性等学习品质方面的发展。而小学既要完成很多的功课,还要接受标准化考试,考试成绩不够好(以老师、家长的要求为标准)可能还会受到批评、责备等,导致孩子产生厌学等情绪,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2px;">幼小衔接教育重点的误区</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班下学期,虽然很多家长开始注重对孩子进行幼小衔接的教育,但衔接的重点却容易失之偏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1)过分重视知识的衔接</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家长认为孩子要进入小学了,学习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家长特别关注孩子是否学会了写字、拼音、算术,关心孩子是否聪明,甚至有的家长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内容提前教给孩子来掌握。他们认为入学前应该让孩子学会读和写、学会做数学题,这样一来孩子一定能够很轻松,却导致孩子入学后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刚入学时感觉很轻松,老师教的都会,于是出现上课不专心,做作业不认真等现象,形成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和习惯。随着内容的加深、难度的加大,许多孩子就出现了适应困难,出现厌学等问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 20px;">(2)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家长对孩子的知识技能进行强化训练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孩子在体育、美育、德育,尤其是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衔接。在重视知识的同时,忽视了孩子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方面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譬如:有的孩子上学了,家长还要一口一口给他喂饭,进出门总是帮着孩子整理书包;刚上小学,家长对孩子总是不放心,晚上会打电话给老师询问明天上课需要带什么课本、座位是否太靠后、在校喝水了没,甚至孩子迟到了也会“主动”向老师致歉“老师都是我的错,我睡过头了”等等,仿佛除了学习,其他任何事情都应该帮助孩子解决。而这种家长不忍心帮孩子“断奶”的现象,势必会影响孩子独立地应对小学的学习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孩子

小学

幼儿园

家长

学习

衔接

教育

老师

时间

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