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阿姆斯特丹篇(1)

Tieq lu (陆铁强)

<p class="ql-block">阿姆斯特丹一直是我旅游向往的地方。不仅仅它是北方的威尼斯,有独特的水城风景,还有我心目中最崇拜的两位艺术家,伦勃朗与梵高,他们都是荷兰人,都与这座城市有关。此次去那里是2018年的春天,乘游轮横渡大西洋去欧洲之后附加的地方。当时在英国下船,为了替自己补了一下以前漏掉的英国历史文化景点,去了温彻斯特,斯特拉特福特与坎特伯雷。然后从伦敦乘飞机去阿姆斯特丹,非常吃惊的是机票便宜得不可思议,好像单程只要60欧元。到达那里已经是傍晚时分。我住在火车站附近运河的边上一家旅馆。乘着天还沒有暗下来,附近走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面几张照片到那里第一天的傍晚所摄。旅馆附近的沿河房子,蛮典型的荷兰式建筑。那一幢房子上有“1687”字样,意味着是在1687年建成的。那年中国是康熙26年,也是伦勃朗去世后的第18年(阿姆斯特丹是伦勃朗的城市,就让他时隐时现地出现在我的游记中)。至今340多年来,这房子还是蛮像模像样的。之所以觉得了不起,最主要的是它不是教堂,不是宫殿,而是当时一般居民的住宅,这真是了不起!</p> <p class="ql-block">号称:“世界自行车之都”。桥上两边都摆放着自行车。</p> <p class="ql-block">隔着河看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左边)与圣尼古拉教堂(右边)</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是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的正面像,非常漂亮!这是哥特式与文艺复兴风格的结合,再加上荷兰本身的风格,建于19世纪后期,是荷兰有名的建筑师皮埃尔.库贝(1827-1921)设计的,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甚至德国美因茨大教堂的钟楼也都是他的作品。在欧洲旅游挺有意思的是每个国家,每座城市都有它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圣尼古拉教堂,这样教堂的建筑也蛮独特的,明显与法国的哥特式风格不同,它也是混合了新文艺复兴风格(它的穹顶)与巴洛克风格(它的装饰)的因素。这座教堂是在19世纪后期才建成,它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下面还会讲到)。我们知道荷兰从16世纪宗教改革之后一直就是新教(加尔文教)的主要据点之一,在历史上是欧洲犹太人与各国清教徒有名的的避风港,曾经有一段时间也对罗马天主教教徒进行迫害。但时至今日,据2015年的统计,这里现在信罗马天主教居然人数反而最多占25%,而新教只有16%,而无信仰的却将近50%,大跌眼镜,从统计来看,估计有宗教信仰变成无信仰的之中,流失的人数大多可能是属于新教。欧洲整体情况都如此,基督教信仰人数逐年减少,而伊斯兰教的人数倒是有所增加,现在在荷兰占也占到5%左右。看来宗教这个事情,仪式与规范还是蛮重要的(相对而言,罗马天主教与伊斯兰教都蛮重视这点),缺少了这些形式上的东西会放之自流。当然事情並不如此简单。</p> <p class="ql-block">下面两张照片都是旅馆附近所摄,华灯初上,周围一片安静。</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这篇游记的路程地图,就当它是在阿姆斯特丹逛马路,看到的什么有意义的就记什么,很随意,但也显得比较松散,没有重点,反正就作为“散文”吧!</p> <p class="ql-block">天公不作美,第二天早晨下雨。也没办法,只好穿好雨披冒雨出游。第一个目标是安妮之家(Anne Franck House),因为它处在所有想去景点的最西面,比较孤单,所以想先去看看,然后回市中心看其他景点。</p> <p class="ql-block">从旅馆去“安妮之家”的路线图。全部路程全是在运河边上走。一个人出游有一点好处,尤其是步行,心理上很贴近这个城市。</p> <p class="ql-block">雨中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就在“安妮之家”的附近有一座蛮漂亮荷兰式的教堂,事实上我当时并不知道它的名字,顺便摄了几张照片。事后才知道还是蛮有来历的。荷兰文称Westerkerk ,猜猜就是“西教堂”的意思(欧洲文字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这座教堂在1620-1631年建成的。伦勃朗在1606年生于荷兰另一座城市莱顿,开始在莱顿大学主修哲学,但是很快就专攻绘画,曾在1624年(18岁)在阿姆斯特丹在某画家的画室待过半年,也就是那时这座教堂正在建设中,之后又回到莱顿。 25岁那年(1631年),也是这座教堂建成之时,他从莱顿搬到这里,之后一直待在阿姆斯特丹。估计这座教堂是他平时做礼拜的地方。因为他去世(1669年)之后,就是在这里下葬的,但是可惜的是,当时因为去世时巳陷入贫困之中,他的墓早巳无法找到(正像莫扎特一样)。现在阿姆斯特丹以伦勃朗作招牌,到处有他的画像与雕塑,真是令人感慨不巳。</p> <p class="ql-block">《聖史蒂芬石碑》1625年,倫勃朗的第一幅传下来的畫,年齡19歲。 它目前保存在里昂博物館。这幅画可能就在阿姆斯特丹短期逗留的时候开始创作的,但是他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自画像》1630年。也就是伦勃朗从萊顿移居到阿姆斯特丹的前一年。正是他人生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时期。</p> <p class="ql-block">《Nicolaes Ruts肖像画》1631年,据说这是伦勃朗第一幅受人定制的肖像画。也就是他移居阿姆斯特丹那一年画的。多么精彩!</p> <p class="ql-block">尽管之前在阿姆斯特丹已经有几座更早的教堂,譬如“老教堂”,“新教堂”,但是这些都是从罗马天主教教堂改成新教教堂的,而这座教堂是宗教改革后专门为刚刚得势的新教设计建造的。(1578年加尔文派新教才正式控制阿姆斯特丹,所以离这座教堂建成只有40多年时间),明显与以前的教堂不一样。里面一片白墙,显得宽敞明亮,而且装饰比较简朴,老实说从观赏角度看,不及罗马天主教。但是有意思的尖塔却非常漂亮,而且上面还有一个皇冠作装饰,至今它仍是荷兰最大的新教教堂。</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从网上下载。</p> <p class="ql-block">18世纪画家Jan Ekels画的《阿姆斯特丹西教堂》</p> <p class="ql-block">里面我没进去,网上下载的。</p> <p class="ql-block">蛮有意思的是教堂内的这座管风琴,非常华丽,而且上面有两个盖板,盖板内面还画有精美的绘画,左面是描绘大卫王弹琴,右面是所罗门王与什巴女王的故事,这似乎与整个殿堂氛围有点差异。事实上,这是后来加上去的。开始的加尔文派教义特别严格,对音乐也有限制,在教堂里是不许有管风琴的。</p> <p class="ql-block">安妮之家就在教堂的旁边。我现在已记不清这天是否是周末,尽管下雨,但门口排着很长的队,一看这个样子想想也算了,总算也来过了,不进去了,外面摄几张照片吧。(据规定即使进入里面也是不允许照相的)。</p> <p class="ql-block">回来看看照片,觉得人们排队后面一幢房子事实上不是安妮之家,哪有这么现代化的建筑。而真正安妮一家藏身的房子应该是靠河的某一幢。现在反正有网站,一查果然在河的一边。</p> <p class="ql-block">网上照片,红线勾出来这一幢。</p> <p class="ql-block">我的照片上一根斜着白杆后面的那一幢。</p> <p class="ql-block">(网上照片)这是以前照片上安妮之家的方位(兰色标出的),看来现在安妮之屋右边的那些现代化的房子都是后来建的。照片上的那座教堂就是上面讲到的西教堂。</p> <p class="ql-block">安妮之家的模型,确实安妮一家在此隐居2年多(1940年7月8日-1942年8月4日)的后面这幢秘密房子设计的非常巧妙,注意中间的通道由一个书架将其隔开。如果没有人告密,一般的捡查是很难能发现的。</p> <p class="ql-block">(网上照片)秘密通道入口。</p> <p class="ql-block">(网上照片)房间内景</p> <p class="ql-block">(网上照片)日记</p> <p class="ql-block">安妮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在此不多说了。在这里,只是就读她的日记谈一点我个人的感想。这本日记自1947年出版之后,马上引起了世界的轰动。这本日记本从她藏身于密室的前一年开始记的,所以前一部分属于比较正常的生活,所以日记本身记录这种变化全过程。需知道这记录了从12岁到15岁这段人生中最美的,也是人生观形成的最关键的时刻。整本日记都是向以一个名叫吉蒂的假想知心朋友谈心的形式,完全畅开心扉谈这段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情,事实上有好多看起来似乎是鸡毛蒜皮的琐事,但是她有自己的对人对事的看法,文笔流暢、率直,其中有着对生活的期待与一个青春期女孩的心理,这些文字中也流露出心中的压抑、孤单,悲哀,恐惧,紧张等等。但是二战之后有无数对法西斯德国的残酷暴行的揭露,但为什么这篇日记会如此感动人,法国研究部高级教授、大屠杀文学研究会会长阿兰·戈徳施拉格(Alain Goldschläger)曾说过:。“安妮笔下的世界仍然留给她以做梦的空间,但缺失的命运却注定让这一切成为泡影。”这种对比将给读者以冲击,“当我看到她青春的灿烂笑靥时,我也同时看到了一位女性饱受折磨的面庞。”这是对一个特殊年代的真实记录。除此之外,就是作者的真诚。这个“真诚”说起来还真的不那么容易,不说对别人畅开心扉,即使对自己也很难做到如此坦然。就这一点而言,西方人有剖析自己的传统,以及对隐私权的重视与保护,所以安妮在写下这些文字时,她还能有这种心态,即确信没有人在暗中窥视她,这只是表达自己而已,所以能够如此畅所欲言。我们曾经也经历过几乎相同的疯狂年代,在那个年代中你能在日记里流露出真实的内心吗?即便是“秘密”,也不敢。“安妮之家”博物馆的成立就是让世人不要忘记那一段悲惨的历史,而作家巴金生前曾经提出的博物馆已经无声无息,当年那些可怕的事情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似的。</p> <p class="ql-block">在安妮之家的附近有一座安妮的雕像,它是由荷兰雕塑家Pieter d'Hont所作,由当地青年团体捐赠的。尽管雕像的脸部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影,但是对生活的信念依然充满了信心。</p> <p class="ql-block">从安妮之家朝西走,不远就到了市中心的一个叫做“Dam”(水坝)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旅游书中的方位立体图。</p> <p class="ql-block">广场的东端是方尖碑样的国家纪念碑,纪念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牺牲的烈士。最上面雕塑是胜利女神,,下面的雕塑代表了奋斗与牺牲。在前面的两旁各有一个象征荷兰的雄狮,形象非常雄伟有力,使我想起我们汉唐时期石狮的那种气势(后来这种气势逐渐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东汉时期的石狮。</p> <p class="ql-block">这是纪念碑的背后,在墙上有荷兰各个地区也包括它的海外殖民地(如印度尼西亚等)的徽号,据说里面还有一个小罐,装有当地的泥土)。因为这是为二战的纪念碑,印尼等殖民地独立是二战以后的事情。(这张照片是在网上转载的,当时我没有在意。)</p> <p class="ql-block">广场西端现在是荷兰的王宫,1648-1656年,历经8年时间完成的,是当时荷兰共和国的市政厅。当时正在荷兰的黄金时期,荷兰也就在8年前(1648年)终于从西班牙统治下获得了独立(历经80年的战争),所以这座建筑在政治上可以说是荷兰独立的象征,同时在艺术上也很有意义。要知道,17世纪正是意大利贝尼尼那种巴洛克风格盛行的时期,如果我们阿姆斯特丹市政厅与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几乎差不多时候完工)相比,就显得像一座办公大楼一样,几乎没有什么装饰,只是一排排整齐的窗户,与欧洲其他地方的教堂皇宫大不一样,显示了当时荷兰平民思想意识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作为比较,放上圣彼得大教堂内外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是在书中翻拍的,它是从市政厅的钟楼上向下拍摄的,角度很独特。只见女神右手拿着橄榄枝,左手拿了一个蛇杖(Rod of Mercury),书上是指贸易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市政府的后面,也相当壮观。</p> <p class="ql-block">但是在这座市政厅开工的6年前,1642年,伦勃朗36岁,那年却是他人生从盛到衰的转折点。因为那一年(1642)《夜巡》这幅画造成的风波,以及他的爱妻的去世。在这以后的年月里他的经济收入每况愈下。也就在市政厅建成的那年(1556年),伦勃朗正式宣布破产。</p> <p class="ql-block">《自画像》1655年,这是破产前画的。面对着这样的一幅画,真不知道该说什么。</p> <p class="ql-block">伦勃朗在1656年的作品《门口的女人》。</p> <p class="ql-block">荷兰当时蛮有意思的是,都有绘画,如同现在的照片,将当时的情景正确地记录下来。</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1648年一名画家画的这座市政厅开始建的第一块基石安放典礼。当中的人物是Jacob de Graeff,当时的一位市政主要人物。</p> <p class="ql-block">这是1656年市政厅即将完成时,它前面的景象。将近366年前的脚手架与现在建筑用的样子几乎相同</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幅画是1680年之前画的,很有意思。画中白色建筑就是当时的市政厅(不知白色是否是粉刷上去的,现在不是)这座广场现在名字为“Dam”,也就是“水坝”的意思。从这幅画中就明白,这个广场,可能纪念碑这个地方本来是一片水域,其中有个大坝,真是沧海桑田之变化。</p> <p class="ql-block">下面几张宫内照片是网上转载的,我没有进去。宫殿大致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在上面几幅画中都可以见到在当年市政厅的右边有一座教堂,它就是阿姆斯特丹的“新教堂”。这个“新”只不过对于“老教堂”而言的,它建于14世纪,但是不幸的是多次遭受火灾。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是17世纪40年代重修的,估计比前面讲到的市政厅略早一些时间完工。所以在上面1656年的画以及下面这幅估计在17世纪后期的画中看到的与现在的几乎一样。</p> <p class="ql-block">它的侧门。</p> <p class="ql-block">它与在老城里的老教堂一样,在16世纪宗教改革之前都是属于罗马天主教的。在宗教改革时。荷兰是卡尔文派新教的主要地方。所以可想而知,以前教堂內的雕塑与画像肯定受到破坏,但是后来又经过火灾,所以内外的模样与装饰都起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今天看到的,估计基本上是17世纪重修的样子,是伦勃朗所处的年代,也是荷兰所谓的“黄金时代”。想想蛮有意思的是,尽管卡尔文派的新教教义提倡节俭,但是随着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追求艺术上的精致中可见到享乐主义也正在抬头,事实上这种情况的变化不到几十年之间就发生了。正像我多年前曾听说的:“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富,富则修”,这句话是经典。</p><p class="ql-block">当然与罗马天主教的教堂相比,尤其当时欧洲其他地方盛行的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它整个教堂还是显得比较朴素。但是在某个部分,譬如它的讲道台与管风琴,它们的雕塑达到登峰造极,完全能与欧洲其他教堂任何精美的雕塑相媲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讲道台与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这座讲道台是当时的雕塑家Albert Vinckenbrink化了整整15年完成的。1664年完成的,当时伦勃伦58岁。</p> <p class="ql-block">细部(这张照片是网上转载的)</p> <p class="ql-block">细部(网上转载)</p> <p class="ql-block">细部(网上转载)完全是洛可可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管风琴。1645年完成的,也是非常奢华。不知道是否以前没有注意,在管风琴上绘画的盖板好像在荷兰第一次见到(上面提到的西教堂也同样)。</p> <p class="ql-block">盖板上绘画很精采,,例如下面一个乐师从窗口伸出一只拿琴的手,并且将影子都画上,像真的一样,很有趣,很有立体感!</p> <p class="ql-block">雕塑也非常有动感。</p> <p class="ql-block">下面是进门处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镶嵌彩色玻璃窗也非常好,但这是1898年的作品,主题也是那个时代的,描绘的是威廉明娜女王在1898年登基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在教堂的后面有米希尔·德·鲁伊特(1607-1676) 的墓。他是荷兰历史上最著名且最优秀的海军上将。德·鲁伊特因他在17世纪英荷战争中优异的表现而闻名,因此被许多人认为是当时代最伟大的海军将领,在1676年与法国海战中阵亡。墓上刻着:“他,闪耀在无瑕的荣耀中。”。当时我没注意,这是在写游记中发现的,照片是网上转载的。</p> <p class="ql-block">这座名为“新教堂”的,事实上巳经不是教堂了,经常在这里举行文化活动,也举办各种展览。我去的时候可能正在办保护野生动物的摄影展览。但是这座建筑在荷兰人的心中还是很重要,历来的荷兰国王或者女王都在这里举行加冕典礼,当然这里还是蛮有气派的,还有它就在王宫(以前的市政厅)隔壁,加冕后回家走过去就是了,十分方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片展览</p> <p class="ql-block">下面再来介绍一下水坝广场四周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座建筑是在市政厅的斜对面(如果面对市政厅,则在它的右边),现在是AB-AMRO银行,注意最下的一排窗户左边有一座很小的彩色浮雕,这是15世纪的作品,是阿姆斯特丹的保护神,圣尼古拉斯(也是圣诞老公公的原形)。</p> <p class="ql-block">估计色彩是重塗上去,否则400多年的今天不可能有那么鲜艳。</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纪念碑的右边(面对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再朝右转,就是阿姆斯特丹的杜莎夫人蜡像馆。</p> <p class="ql-block">细部(网上转载)</p> <p class="ql-block">在水坝广场附近还有几幢蛮有气派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穿过市政厅与新教堂之间很短的马路,前面就是旧阿姆斯特丹邮政总局,现名马格纳广场(Magna Plaza)。下面照片的左侧建筑墙就是市政厅,左侧就是新教堂。这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座大型建筑,修建于1895年至1899年期间。与火车站的外貌很相似,也是融合了新哥特式建筑和新文艺复兴式的建筑风格。看来阿姆斯特丹现在有不少地标性建筑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的,这也说明了在那一段时期可能在荷兰历史上继16-17世纪的“黄金时代”又一次复兴。</p> <p class="ql-block">马格纳广场的内部。(网上转载)</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张照片摄的时候倒没有注意,现在一看,一群中国旅游团正在那里拍照。这样的景象在疫情之前在欧洲旅行中非常常见,估计既使以后疫情完全过了,国内还会有人出外旅游,但这种盛况可能不再现了。他们的背后是纪念碑,正在朝着市政厅方向摄影,所以我们能知道前面这条路的方位,应该是朝北的。在这条马路远处能见到棕红色带钟楼的一幢建筑。那里曾经是阿姆斯特丹的证券交易所。</p> <p class="ql-block">继续朝北走</p> <p class="ql-block">这座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Beurs van Berlage)在1896年建成使用的,但現在只是用來舉辦音樂會、展覽和會議。外貌与众不同,属于早期現代主義建築(老式现代派)。这种样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北部还蛮流行的,譬如瑞典斯特哥尔摩与挪威奥斯洛的市政厅都是这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当时我顺手在这座建筑的墙角上照了如下这张照片,在写这篇游记时,也是好玩,想查一下这位贵族老头的石雕身上写的: “Dispereet Niet”究竟是什么意思。原来这个老头是科恩(Jan Pieterszoon Coen,1587-1629),曾在1619~1623年及1627~1629年间两度担任总督,而且曾经在气势最盛的时候领导荷兰东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简称VOC),他铁血意志名言就是这句:“dispereert niet” ,中文的意思就是 “永不放弃”。也就是在他的手下,荷兰的势力扩展到东亚,印尼,台湾等地一度都成了荷兰的殖民地。</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上的门旁的那位因为没有照到字母,不知是谁。</p> <p class="ql-block">这幢旧证卷交易所的内景(网上转载)。我没有进去。</p> <p class="ql-block">要知道,阿姆斯特丹的证卷交易所是世界上首创,是华尔街的老祖宗,其意义重大。那么,它最早的建筑在哪里呢?反正谷歌神通广大,有求必应。一查知道,那幢建筑现在巳经不见了,在19世纪因年久失修被拆除了(那时对古迹的保护观念还是比较薄弱)。它的位置原来就在刚才讲到的水坝广场的南面。但是幸运的是,当时的绘画巳经达到相当水平,所以有它的版画全景图,从图中可见相当宏伟。交易所是从1611年开始的,这幅画是1613年绘制的。注意正门下方是座桥,从桥孔中直接可以乘船进去,如同今天的小骄车直接驰进交易所一样。</p> <p class="ql-block">再朝北走,就来到了我第一天从远处看的圣尼古拉教堂。这是19世纪建的天主教教堂。一般来说,天主教教堂要比新教教堂好看。无论是室内装饰,雕塑绘画都比较丰富多彩。我在里面也摄了不少照片,就放在下面,大家看看就可以了,我也不多作解释了。这篇游记己经写的够长了。</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在教堂内挂着一条船的模型,这蛮有意思的。前面说过,圣尼古拉斯是阿姆斯特丹城的保护神,祂还是航海的保护神,航海在一起荷兰人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p> <p class="ql-block">但是在本文结束时,我觉得有一件事情没有交代,不知读者是否也感觉得到。也就是,水坝广场上的那座荷兰共和国时的市政厅后来变成了王宫。还有新教堂几百年来一直是荷兰国王与女王登基加冕的地方,这又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共和国究竟在如此变成王国的呢?这篇文章已经太长了,我在下一篇美篇中专门对这段历史作一介绍。谢谢大家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