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似曾相识“燕”归来(下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似曾相识“燕”归来(下篇)</p><p class="ql-block">不知是因为有太多喜好,对许多事情都抱有好奇心,还是因为对那个卖杂志小女孩心有所念的缘故,T生一直有个杂志情结,买杂志,读杂志,收藏杂志,还给各个杂志投稿。十多年下来,他积累了数千上万册各种类型的杂志,有文学的,有艺术的,有时事的,有生活的,有科学科普类的,还有学术理论性的,以及各类综合性杂志。</p><p class="ql-block">自从在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卖杂志的小女孩》,T生便经常给杂志投稿,不时有刊登发表,十多年来发表的文章,有数百篇,近百万字。</p><p class="ql-block">到了后来,因为互联网的兴起,杂志急速萎缩,他也就没给杂志投稿了,但依旧还是喜欢写点文字,却没去投稿发表。他后来写的,也并不是为了发表而写,而是记录下自己的生活和思考。</p><p class="ql-block">时间的车轮进入了二十一世纪,已四十出头的T生,又萌生出创办杂志的想法。当年,他曾经和一些文学同道办过几种民间刊物。刚刚改革开放那阵,文学在中国,十分火热,许多年轻人成了文学青年,热衷于文学写作,T生便是其中一个。</p><p class="ql-block">T生想起当年办杂志,虽然大家都很热情又兴奋,但也遭遇过麻烦,为此还付出过代价。往事并不如烟,仍历历在目。他觉得现在办杂志,更不可行,不说别的,在经济上,就不堪负担,何况其他。</p><p class="ql-block">但在T生的脑海里,却一直浮现着那个卖杂志小女孩的身影,那是他的青春梦,所以杂志的情结总是挥之不去。T生决定开办一家杂志馆,收购、出售、交流和展示各类杂志,这在经济上肯定也会入不敷出,但好在T生是个收藏玩家,积下了不少藏品,他可以买卖其他的收藏品,像古玩字画等,可以保障租房等开支。</p><p class="ql-block">T生的杂志馆终于开起来了,名义上却有两块牌子,一是杂志馆,二是古玩店。这一开,就开了二十多年,虽然主要是经营古玩旧物和艺术品,但杂志却占了半壁江山。在T生的心目中,店铺就是他的杂志馆。</p><p class="ql-block">他的杂志馆,买杂志的人很少,但有一个女顾客,从开张伊始,就一直在买杂志,也稍带买点古玩。</p><p class="ql-block">这个女顾客,叫紫燕,时间久了,她跟T生成了很好的朋友。</p><p class="ql-block">真是有点奇怪,紫燕好像跟T生的杂志有某种不解之缘。有一年,T生为了自费出一套类似于杂志的丛书,急需一些资金。他并没有说过这事,正在这时,紫燕却在他那里买了数万元古玩,给他送来了及时雨。</p><p class="ql-block">近几年,古玩等收藏品的生意一落千丈,为了节省开支,T生的杂志馆从古玩城搬到居民区,几乎没有顾客,紫燕不时地来坐坐,看看杂志,聊聊天。</p><p class="ql-block">T生和紫燕有许多相同的爱好,都喜欢读书,都爱好文学和艺术,而且两人都画画,又都喜欢收藏古玩艺术品,所以聊起天来,就能聊到一块。他们常常是一聊,就是大半天,不觉日之西沉,天之将晚。</p><p class="ql-block">周末的一天,紫燕又来到T生的杂志馆,翻阅了一会艺术类的杂志,两人便又开始聊天。开始聊艺术,从凡高聊到高更,后来又说起了各自早年的事来,于是话题又到了杂志上来。</p><p class="ql-block">T生说他上世纪八十年代,买杂志特别有瘾,几乎每天都买杂志,凡是有新杂志创刊,也必买,所以收藏了许多创刊号,有数百册,为此还写过文章,发表在杂志上,影响很大。</p><p class="ql-block">紫燕说她那时还小,虽没买杂志,但爱读杂志。她说自己在读小学和初中时,经常去她母亲工作的地方——邮局报刊点,一边帮母亲卖杂志,一边读各种杂志。</p><p class="ql-block">紫燕这一说,让T生惊奇不已,惊喜不已——他魂牵梦萦的小女孩,就在眼前啊!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又是“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p><p class="ql-block">T生也没说什么,他进到另一个房间,从珍藏的书柜里,抽出那本刊登他文章《卖杂志的小女孩》杂志,走到紫燕面前,递给她,并问她:“你小名叫燕儿吧,你妈妈是这样叫你的吧?”紫燕睁大着眼睛,望着T生,点了点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