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游

美友14600021

<p class="ql-block">華山遊記</p><p class="ql-block">重陽節早飯後與妻離開酒店,往西走約300米到寶蓮燈廣場,再經廣場向南往山上走約100米,到遊客接待中心已是8時,購買套票每人花180元,售票員問:“經東山門坐北索道,還是西山門坐西索道,或玉泉院步行登山?”我們選了西山門坐西索道,售票員很利索的加收每人40元車費,到達大樓後的停車場馬上有一名年輕小姐領上旅遊中巴,恰巧車位滿座,馬上開車出發,車輛離開遊客中心在310國道公路上向西行進,約走1公里後經過了東山門,赫然見到了華山客棧就在車的左邊,原來在玉泉院登山路的兩旁是開了許多的酒店客棧,空氣中充滿著刺鼻的煤煙味,離開城區後,汽車子開始在彎曲的山道公路上奮力向上爬行進入甕峪。以前都說是"自古華山一條路",可現今已有三條路,同車鄰座的是一名原在當地政法系統工作的退休幹部,今年73歲,身體較為清瘦,可是神采奕奕的樣子,他所每年都上一次華山,重陽節景區纜車免費招待老人,故而選擇坐西索道上山,又介紹說已有計劃在華山峪修建中路索道。</p><p class="ql-block"> 在甕峪停車場下了車,空氣頓覺清新,身上也覺寒冷,迎面而來的一群群穿著羽毛絨大衣,是在夜裡上山欣賞了華山日出後下山的年輕男女,眼下馬上出現的是太華牌坊下的樓梯,上到索道纜車站前已經氣喘噓噓。進入站內還得走三層樓梯才到纜車,9時,站內空蕩蕩,只有我與妻二人一個車廂內坐著,隨著纜車在英雄交響曲樂曲聲伴奏下逐步上升,腳下是極深的山谷,心中的恐懼感油然而生,腳也覺軟了,眼望四周,群山都在腳下,頓生英雄感,恐懼也漸漸的消除了,從車廂後望,恣意的欣賞著山的陽面,長滿灌木,也有些紅的黃的葉子雜綴其中,在明朗的日光下恰如多彩的油畫。纜車在過了一個高峰後又向深谷中滑去,在山谷底是纜車的中轉站,由此再向高高的西峰頂上升,前方奇特的光潔的山體,宛如一堵巨大的花崗岩石牆聳立在前方。纜車站是在西峰開鑿出的一個巨大的隧洞。轉出纜車站向上走便到了西峰南峰的路口,三三倆倆的在山上過夜的遊客躺在巨大的石面上睡覺,也有抱膝蓋而睡的,看來攀登後在山上過夜的人是極為疲倦的。</p><p class="ql-block"> 西峰在華山是最為突出的其北面西面都是筆直,平削的,而東面山頂上竟頑強的長出一巨松。西峰頂有翠雲宮,供奉三聖母,傳説是其子陳香劈開西峰救出母親,故也有稱華山是孝子山,進入翠雲宮內,住觀道長正在與兩名來訪的求道者品茗論道,</p><p class="ql-block">他身高約只1.60米,大鼻子如一根石杵,兩眼明潤有神,面色紅潤,中央電視台曾經採訪拍攝過他輕身行走在南峰松樹上、鷂子翻身和長空棧道險路上。道長稱已在山中6、7年了,在山上修道後身體好了。出了翠雲宮看過斧劈石,登上摘星石,走過烏龜探海。轉向南便是南峰,茂密的長著松檜椴櫟樹,樹林裡有喜鵲在喳喳的叫著,歡迎著我們的到來,南峰又名落雁峰,據說大雁是飛不過南峰的,必須落下休息才能再飛,我們也在南峰頂上坐著,看著十來位到南峰石牌的長者拍照合影,南峰絕頂是一塊圓的石頭,其上竟有一圓圓的石坑,約有一米寬,內有泛綠的水,名為許願池。石下有一平臺,是華山論劍處,也同樣有一裝著綠水的圓池。望南面是三公山,其鋒頂宛如盤曲的巨龍,在強烈的太陽光照射下,黝黑的樹影與光潔的山體形成強烈的對比,好一幅雄偉的水墨畫。從南峰下來在南天門前有休息亭,也有賣食物的,有雞蛋,一種稱為饃的炸面餅,冷麵條10元一碗,我要加熱的,須另加10元。吃過午餐,轉到南天門,有些勇敢的,想要挑戰自己心理極限的男女在長空棧道上行走。再往下走過避詔崖便轉向東峰,東峰門口下是觀三公山的極佳位置,立著華山論劍的石牌,東峰頂往南下到一條稱為鷂子翻身的險道,再沿著鑿著石階的小道,便是下棋亭。管理險道的人說小道面向懸崖,才是最為驚險處。東峰頂盡處是老鷹崖,東峰頂松樹極多,在極小的石隙縫中,松樹根緊緊的爪住自己的高大身軀勇敢頑強的向上伸展直插雲天,極具氣魄,在此松樹構成圖畫極好的前景。向下到中峰,又稱玉女峰,據說是秦朝時秦昭公之女與其夫君隱居修煉之所,夫妻蕭笙和鳴,故也稱華山為愛情山。過雲梯下到金鎖關,層層疊疊的銅鎖和紅布帶把道旁妝點得煞是好看。此時山中傳來悠揚的笛子聲,精神為之一振,以為是玉女駕到,此時迎面上來一挑著貨物上山的老挑夫,約有60來歲,老人說每日挑貨上山一次,每趟能賺50元,說著還表演單腳獨立,依然吹著笛子,貨擔平穩不動,遊客們都說厲害,老人卻說是小意思,繼續吹著笛子向上走去。再走便是蒼龍嶺,極爲形象,兩側如龍脊一般,人只能在蜿蜒的山嶺上行走,是北峰往西峰的必經之地,也是最為令人膽怯的一段,已經加上兩側欄杆,不必如唐朝時韓愈般投下告別書。北峰的天街處,有三個下山的選擇,沿著黃甫峪山谷是解放戰爭時智取華山的小路,無奇險可言;還可選擇同方向的索道纜車下山;我們選了沿古人開鑿的古路,體驗華山之難,北峰距玉泉院9700米,時間已過下午3時,下了北峰平臺,便是老君犁溝,近乎垂直的崖面上鑿出石階,須雙手緊握鉄鏈,一步步向下挪動。走過老君犁溝,有一賣食物和水的休息區,喝了水稍作歇息,時間已近下午4點,想想前方還有百丈峽和千尺幢兩處險要處,心生恐懼,用微信向朋友發出問候,可惜沒有手機信號,無法送出,走過二仙橋,可以改走新建的金虎路,也許沒有如此的驚心動魄,此時卻見有一柱拐杖的老者竟然迎面上一,可見有勇氣的人是可以戰勝困難的!晚上6時還沒走出山谷,兩腳非常酸疼,舉步維艱,擡頭見道旁有一標語“征服華山,一生平安”,邁著沉重的腳步,堅持向前,月亮升在山谷樹梢上,更顯山谷幽暗,下山的同路人沒有了。卻依稀有人往上走,他們期待著明日在東峰上看到日出。路燈亮了,晚上7時終於走到玉泉院。明日還可憑票上山。</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晨醒來,天上卻下起了雨,雨點是柔柔的,地上的積水流淌著,計程車司機說已經2個多月沒有下雨了。路上行人卻沒有用雨具。我們憑票去了西嶽廟,在少昊帝神像前上了香,大殿後的灝靈殿,卻是為祈雨而設,在乾旱的西部地區,當地的人們對雨的渴求是南方的人們所難於理解的。在西嶽廟偏殿文曲廟,道姑稱已過70歲,在華山上修道已經30多年。她的頭髮泛著亮光,牙齒潔白整齊,而面上皮膚很是光滑細膩,與其所說年紀不太相稱。她對我說:身體健康最重要,身體健康就一切都有了。西嶽廟有唐玄宗所立的“天下第一碑”,可惜已經破碎,所雕刻字跡還依稀可見。據說當年唐玄宗到西嶽廟祭拜西嶽帝時,少昊帝帶領華山眾神仙親自迎接。</p><p class="ql-block">下午雨停了,逛了一圈玉泉院和院後的華山峪,峪中流水淙淙,底部石頭與山上絕然不同,是細膩的黑石,表面嵌著黃色或白色的花紋,紋路各異。離開玉泉院,在廣場回望山上,山頂飄著白色很柔和如練般的雲彩,恰如雲天中眾華山神駕臨一般,忽然發現正中間突出的是西峰,在晚霞照射下一團紅雲縈繞著西峰。雖然兩腿非常酸疼,但心中是愉悅的。</p><p class="ql-block">又一個早晨醒來,天上又下雨了,沐浴在細雨中,我們離開了華山。</p><p class="ql-block">今日兩腿酸疼才完全消去。</p><p class="ql-block">華山神庇佑所有攀登過華山的人!庇佑看過此文的人!</p><p class="ql-block"> 詹炯雄</p><p class="ql-block">2013-10-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