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一一“采山货”

烟雨江南

<p class="ql-block">  “采山货”是我童年记忆里难忘的一页。</p><p class="ql-block"> 那时侯,农村哪里有钱买什么零食,那些“山货”就是我们的零食了。</p><p class="ql-block"> 山货的种类很多一一“山里红”,“山葡萄”,“山核桃”,“榛子″,“橡子”,“松仔”,“软枣子”……</p><p class="ql-block"> 地里的活儿忙得差不多了,妇女们、半大孩子们陆陆续续、三三俩俩进山了。</p><p class="ql-block"> 采榛子、山里红、山葡萄容易一些,不需要走太远,到后岗就可以采到。</p><p class="ql-block"> 吃过早饭,大姐带着我和二姐,每人挎着一个半大的筐,向后岗进发。</p><p class="ql-block"> 后岗的悬崖和对面的后山之间有很大的一片开阔地。那里有一些“草墩子″、“刺棘子”、“柳毛子”……更多的是大片大片的“榛秸”。</p><p class="ql-block"> 春末夏初,我们常到那里采野菜一一“猫瓜子”、“猴腿”、“蕨菜”、“刺老芽”……</p><p class="ql-block"> 秋天,我们每年去那儿采“榛子”。</p><p class="ql-block"> 冬天,那儿是姐姐们和我“割柴禾”最先光顾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过了那片开阔地,爬上后面的小山梁。那儿有很多“山里红”树,有的树长在山坡上,有的树长在山梁上。一眼望去,红彤彤的。</p><p class="ql-block"> 采“山里红”有时候需要爬树,弄得不好,划破衣裤,扎伤手脚是经常的事儿。</p><p class="ql-block"> 沿着山梁,拨开荆棘向里走,偶尔能找到“山葡萄架”,一串串黑黑的山葡萄,挂在荆棘丛中、树叉上,看上去真诱人。</p><p class="ql-block"> 比起“家葡萄”,“山葡萄”粒子稍小一些,但味道相差不多。酸酸的、甜甜的,很好吃。</p><p class="ql-block"> 采“核桃”、采“橡子”、采“松仔”就要麻烦一些了,需要带上“柴镰刀”、“麻袋”等,到远处的“石灰窑”、“九座庙”等大山里去。</p><p class="ql-block"> 采“山核桃”时,需要一个人爬到高大的“核桃树”上去,用力摇动树的枝叉,把核头摇下来,或者用木杆子打下来。</p><p class="ql-block"> 下面捡核桃的人一定要注意,不能被核桃砸中身体。“核桃”外面的那层青皮有毒,砸破了头和皮肤,问题就严重了。</p><p class="ql-block"> 采“松仔”也很麻烦。需要找来一根足够长的“木杆”,用绳子把“柴镰刀”固定在木杆上,高高举起来,把松树上的“松树塔”钩下来。</p><p class="ql-block"> 搞不好的话,很容易划破衣服,或者蹭上一些怎么也洗不掉的“松树油”。所以,那时候我们上山“采山货”都要穿最破、最旧的衣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