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儿童生活的巨大转变,顺利平稳地完成幼小之间的过渡对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幼小衔接怎么做呢?我们听听来自专家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李季湄:</b></p> <p class="ql-block"> 幼小衔接目标是培养幼儿入学的适应性,是与小学衔接而非小学化。要坚持全面性和渐进性原则,将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各方面素质分解成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教育目标,划分到不同阶段教育中去完成。</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华爱华:</b></p> <p class="ql-block"> 真正好的小学不会在乎入学前的抢跑,他们越来越关注幼儿园的学习方式,关注幼儿园向小学过渡阶段的年龄特征。到小学时允许幼儿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学习适应期,特别是在学习方式上的转折,有一个渐进的过渡。</p><p class="ql-block"> 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虽然属于不同的两个学段,但是客观上有着自然衔接的内在机制。幼儿园的教育是渗透于生活和游戏之中,这种在生活和游戏中的学习是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的、是基于直接经验的学习,这种学习为今后入小学的学习奠定了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冯晓霞:</b></p> <p class="ql-block"> 评价一个孩子是不是做好了幼小衔接有三个关键:第一个是“学习感兴趣",对学习、对新事物要有好奇心、有兴趣,喜欢探究,喜欢问问题;第二个是 "活动能合群",能学会和其他孩子相处,能很快融入到班级这个群体中;第三个是"生活有条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窦桂梅:</b></p> <p class="ql-block"> 有些家长很早就给孩子做了各种准备,背诵唐诗三百首,学习百以内的加减运算等,这些所谓的知识没有附着于儿童对现实生活的链接,随着他们生命的成长就会耗散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校长 李振村:</b></p> <p class="ql-block"> 把一年级的生字拼音的学习下移到学前班很不适宜,这个年龄段的幼儿不适合这种死记硬背,枯燥的学习会极大伤害幼儿的心理,伤害他们对学习的认知。要对幼儿进行一些学习习惯的培养,培养他们的时间意识、任务意识,让他们知道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件事情,这对孩子入学适应很有帮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