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人家今安好?

常向月

陈信斌<br>每当我翻阅旧时新闻作品《沧浪河畔的英雄人家》时,就想了解31年前盛夏采访过,现在移民搬迁去了外地的罗克诚、黄中兰一家近况如何?<br>1991年十月初,我在丹江口人民广播电台当记者,听说嚣川乡八庙村妇女黄中兰为抢救一群溺水儿童,致使儿子罗胜利淹死的消息后,当即认为这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篇活教材,和同事史海钧立即前往采访。 在黄中兰家中,我让党支部书记郭明召集了众多乡邻和当时在场的江正凤一起座谈。一提起8月20日出事那天,黄中兰就泣不成声,唠叨起儿子罗胜利的事来,加上文化不深,很难说清事情的经过。我岔开话题,和她丈夫罗克诚拉了一会儿家常,然后让他们领我们到出事地点。 在那里,黄中兰总算给我讲清了事情的详细经过。在现场了解中,我又发现了一个 小英雄,那就是黄中兰的女儿罗春丽(12岁)也下水救起了一名小孩。但罗胜利在山上放牛,怎么一下子在水里呢?这最重要的情节黄中兰也说不清。出事时在河对岸割草的江正凤为我解开了这个谜。她向我提供了当时罗胜利在山上放牛看到四个小孩滑入深水中后,跑下山坡,扑向水中救人的细节。我暗自惊叹,如果不到现场采访,很难了解清楚复杂的情节,更可能会把罗春丽、罗胜利姐弟俩的英雄事迹埋没,就不会有文章中那震撼人心的细腻救人情节了。 回到罗家,我暗自思忖,娘仨虽然都不会水,但都毫不犹豫地下水救人,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绝不是偶然的英雄壮举,肯定有一个思想基础。也就是说,这家人都具有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优秀品德,平时表现一定不错。于是,我顺藤摸瓜,采访到了这家人许多助人为乐的典型事例,件件事情平中见奇,感人至深。在采访中,我偶尔听到村民说,罗胜利的父亲罗克诚先前在汉江中救过几条人命。我眼前一亮,立即找到罗克诚,好不容易才让老实忠厚的罗克诚开了口,他很平淡地讲述了1981年冬天,他在关门码头七次跳入冰冷的江水中救起一少年的英雄壮举。 这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活生生的英雄人家吗?这样想来,《英雄人家》更具有典型性和新闻性。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现了许多英雄人物,像去年全省涌现的那么多抗洪救灾英雄,金融卫士潘星兰、杨大兰等,但据我所知,一家人个个是英雄的人家并不多见,这不正是新闻的“眼”吗? 回家的路上,我已打好了写作腹稿:首先用一家四口的英雄谱开篇,其次写8 月20日那场惊心动魄的救人情景,其次写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夫妇俩,最后写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的姐弟俩。努力使文章情景交融,跌宕起伏。这篇2000多字的通讯10月18日在电台率先播出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当地老百姓听了第一遍,又要求我们播第二遍,八庙村许多老百姓在高音喇叭下或收音机旁收听,泪流满面,深切怀念英雄少年罗胜利,为他们村出了一个英雄人家而自豪。市委宣传部、妇联、团委也到我台要稿件。不久,市委、妇联、教委、团委等部门分别 授予这一家为“英雄之家”,黄中兰为“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罗胜利为“英雄少年”,罗春丽为“优秀少先队员”等光荣称号。 尽管后来许多记者闻风而动,纷纷采写这件事,但我们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的人,我及时把稿件向上发出后,《郧阳报》毅然在11月19日头版头条刊发了我们写的通讯,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武当精神之歌》,《湖北日报》、湖北电台也发了我采写的长篇通讯。省、地区妇联、团委也授予黄中兰为“三八红旗 手”“新长征突击手”的光荣称号。在新闻媒介的推动下,全省共唱了一首精神文明的赞歌。1992年1月,《人民日报》也发表了这篇通讯。这篇通讯获得1991年度全区好新闻一等奖,全省好新闻三等奖,全省地、市、 州报好新闻二等奖。<br>(后附《沧浪河畔的英雄人家》) <br><br><br> 沧浪河畔的英雄人家<br>——记黄中兰一家见义勇为的事迹<br>罗克诚:男,37岁,先后4次下水救起5条人命。 黄中兰(罗克诚之妻):35岁,1991年8月20日救起两名溺水儿童。 <br>罗春丽(罗克诚之女):12岁,1991年8月20日勇救落水儿童。 <br>罗胜利(罗克诚之子):10岁,1991年8月20日因救落水儿童壮烈牺牲。 <br>这是丹江口市嚣川乡八庙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的英雄谱。他们的英雄事迹在武当山下、汉江河畔广为传颂。<br>惊心动魄英雄曲<br>8月20日,万里晴空,骄阳似火,驰名中外的“人造海”——丹江口水库正当 汛期,碧蓝如玉的江水涨到库区嚣川乡八庙村唐家沟,平静的库汊里荡漾着“哗 啦、哗啦”的波涛声,罗金凤、何霞、赵冬梅、赵双双,四个不满10岁的小孩在水边捉鱼摸虾。 下午4点多,在岸边山坡上放牛的罗胜利突然看到4个小孩滑入深水中,正拼命 挣扎着。不好,罗胜利一边飞奔下山,一边大声呼救,呼救声惊动了正在河汊对面 山坡割草的村民江正凤,她扔下镰刀,朝村里飞奔报信。罗胜利全然不顾自己不会水的危险,迅速向落水儿童游去。1米、2米、3米……再差一尺就能够到水中的何霞了,可江水已经淹到胜利的胸部,他再也顾不得许多,狠命向前一扑,虽然抓住了何霞,可无情的江水却盖住了他的头顶。水中的胜利奋力把何霞举出水面,向浅水处游去。正在不远处洗衣的母亲黄中兰和姐姐罗春丽一把抱住何霞, 但她们自己却被带入深水中。同样不会水的黄中兰明知儿子罗胜利就在眼前,可她却向4米远的赵双双扑去。深水中的黄中兰,身体立刻失控,连呛几口水。她突然想起男人们游泳时的动作,就不停地手扒脚蹬,终于接近了赵双双,便一把抓住她转身向岸边游去。把赵双双推上岸后,她立即又一次扑进水中,把正在水中挣扎的罗春丽和何霞使劲推上岸来。这时已精疲力竭的黄中兰扭头一看,远处还有三个小黑影正在下沉(包括她的儿子),心如刀绞的黄中兰,顾不得自己的安危,又一次扑向水中…… 因病在家休息的黄中兰丈夫罗克诚和村民罗贤富、张玉国闻讯后,火速赶到出事地点,纷纷跳入水中,救出三个沉入江底的小孩,这时罗胜利已经不行了。村民抬着他直奔乡医院,可为时已晚,这位年仅10岁的少年就这样走完了光辉、短暂的一生。全村人无不为失去了一位赖宁式少年而悲痛。 <br>言传身教好父母<br>位于嚣川东侧的汉江水又名沧浪。昔日,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孺子歌》 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今天,黄中兰一家用血肉之躯又谱写了一首不朽的壮丽诗篇。 八庙村党支部书记郭明称赞罗克诚和黄中兰是一对好村民、一对好夫妻。夫妻俩遵守村规民约,年年带头完成村组交办的各项任务,培养出两个好学上进、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娘儿三舍己救人,绝非偶然。 罗克诚很早就是一名救人英雄,他曾四次下水救人,从死神手中夺回五条人命。1981年冬,罗克诚在关门岩码头等船。突然一个八九岁的小孩不小心从正在靠岸的客船上掉入水中,立刻被卷入船尾的急流中,许多人在船上、岸上直叫喊,就是没有人敢下水救。罗克诚见状,毫不犹豫地扑入水中,在刺骨的江水中连扎七个猛子,潜入船底深处把小孩救了出来。事后,罗克诚大病一个多月,一个强壮的小伙子从此落下一身毛病。 村民们还反映了黄中兰夫妇许多助人为乐的事。去年腊月,村民孔范兰和丈夫怄气离家出走,她的丈夫要出去找,但两个不满10岁的孩子无人照料,急得团团转,黄中兰夫妇知道后,主动把两个孩子接到家,管吃,管住,管上学,一直到今年夏天,孩子的母亲被找回来,两个孩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他家。这样的事儿,在他们夫妻看来,太平常了,乡亲们数也数不清。 品学兼优好儿女 <br>罗春丽、罗胜利是一对勤奋好学、知情达理的好少年,深得邻里、同学和老师的喜爱。姐弟俩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少先队员。 村小学校长程正启说:“春丽在班上是学习委员,谁有困难,她总是热心帮助,胜利是劳动委员,爱劳动、爱学习。我总觉得胜利没有死,他的影子总是在我脑海里浮现,好像又看到他在扫地、擦黑板。” 村民江正风说:“去年秋天,我打粮回家,挑着百十斤面粉,20多斤麸皮让我两个不满10岁的孩子抬着,老二才5岁,压得直咬牙。胜利看到后,接过老二的担子,一气帮忙抬到家,他也是个不满10岁的孩子呀。” 姐弟俩在学校是好学生,在社会上是好孩子,在家中又是孝顺父母的好儿女。 今年七月罗克诚毛病又犯了,姐弟俩多次催父亲去看病。父亲在儿女的督促下,决定去十堰看病。临行前的那天夜里,胜利操心得没睡着觉,生怕父亲赶不上船,早上4点叫爹一次,5点又叫一次。他爹看病花掉了给姐弟俩准备的60元学费。于是, 胜利对姐姐说:“姐,你把家里剩下的60元拿去报名,我给老师说一下,等家里卖了烟叶、芝麻再交。”就在胜利牺牲的前几天,他还对姐姐说:“姐,你上前半年学,我上后半年学,轮流帮妈干活,让爹安心养病咋样?”这话被躺在床上的父亲听见,感动地拉着儿女大哭一场。罗克诚回忆到这里已经泣不成声,哽咽着说:“ 儿呀!你的报名费我已经给你凑齐了,可你……” <br>这户鄂西北地区的普通农民之家,就是这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塑造了新一代农民 的光辉形象,谱写了一曲动人心扉的英雄之歌。<br>金秋十月,共青团郧阳地委、丹江口市委、妇联、教委等部门分别授予他家为“五好家庭”,黄中兰为“新长征突击 手”,罗春丽为“优秀少先队员”,追授罗胜利为“英雄少年”等光荣称号。目前,全区已掀起学习这一家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无畏的崇高品德的活动。<br><br> 今年,我多方打听到黄中兰的电话后,6月10号邀黄中兰夫妇来政协办公室一叙。<br>罗胜利牺牲后的1992年,黄中兰夫妇收养一个奶娃,起名罗显超,今年31岁,在襄阳一家电力企业当工人,还没成家。罗春丽十堰卫校毕业后,曾在市一院当护士,2010年腊月出嫁,丈夫是均县镇闵家沟村的转业军人周国华,现在夫妇俩在武昌做美容护理生意,儿子今年11岁。<br>2011年冬天,黄中兰夫妇积极响应移民搬迁号召,外迁到宜城流水镇邓林农场二分场,三个人分房两层140平方米,分旱地4.5亩。从外迁到现在房子给本家哥暂住,土地出租给别人种,夫妇在武昌给女儿带孩子。2017年7月,他们返回丹江口,住在2005年在张家营平安花园购买的商品房里。<br>谈起现在的生活,夫妇俩每月有一千四五百元养老金,每年有一千四五百元地租收入,不够的都是孝心的女儿贴补。罗克诚有关节炎、肺气肿,黄中兰有妇科病,老两口看病就近,也没指望到宜城报销。像这样一个英雄人家,当地政府都不应该遗忘,应该多方面继续关爱褒扬!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