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城关西12公里处,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要塞,自古以来就是一座仙山。崆峒山后来发展为道、儒、释三教合一、共尊共荣的宗教摇篮。崆峒山峰峦叠嶂,崖壁峭立,平台幽寂,怪石嶙峋,既有北方山势之雄,又有南方山色之秀,称为“西镇奇观”、“神州西来第一山”。 汉时期,崆峒山开始有了人文景观。历代陆续兴建,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布诸峰,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近年来,新修了法轮寺、卧观平凉、观音堂、通天桥、飞升宫、王母宫、问道宫等景点。<div> 2003年7月26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套四枚的特种邮票,选取了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皇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div> <div> 游览崆峒山最省力的走法是:直接景区门口坐景交车到达香山峰山顶香山寺,然后下山到中台,再步行到东台,索道下到弹筝湖,坐船出景区。我们选择了坐车到中台,中台是崆峒山中心地带,是景区内的一个重要枢纽,也是通向各景点必经之地和主要便道的交汇处,这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东西南北四台依中台四面展开,形似莲花。<br></div> 中台这座十分显眼的两层阁楼式建筑,叫做三皇楼,始建于清宣统三年,是为奉祀天皇伏羲创八卦、地皇神农尝百草、人黄轩辕创文明而建。三皇楼又名中峰锁钥,是通往崆峒山主峰——马鬃山的门户,又被称为“一天门”。 中台还矗立着一块石碑:秦始皇、汉武帝西巡崆峒纪念碑。 对于这段历史,《史记》、《汉书》都曾有过记载,秦始皇曾一次登上过崆峒山,而汉武帝六次来平凉则两次都登上过崆峒山。为什么古代帝王对崆峒山如此的情有独钟?首先,他们都相信神灵,更为重要的是在秦汉时期,崆峒山是连接关中联接陇西的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各种军事力量争夺的主要目标。 朝天门是登山的起点,始建于明代,供奉的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王灵官,他手持玉皇大帝钦赐慧眼与金鞭,保一方平安。门楣上“朝天门”三个大字是由平凉著名书法家张秀民先生所书,“崆峒山”三个大字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两边的楹联:<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山拾级通天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雾海浮槎诣道门</div> 门前两侧有四只石山羊,这是因为最初山上要修建宫、观、道路,单纯依靠人力把建筑材料运送上去非常困难,而山羊擅长走羊肠小道,便让山羊承担了驮送材料的工作,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山羊对崆峒山的贡献,就把它塑在了这里。 过了朝天门就是药王洞,药王洞位于雷声峰下方,创建于明代。洞内塑有药圣孙思邈“坐虎针龙”像。左右为扁鹊、华佗的彩塑像,是人们求医问药的朝拜庙宇之地。 遇真宫位于药王洞上方,明代封于平凉的韩藩王按照神话真武大帝的故事,仿武当山格局而修建,里面正中供奉的是无量祖师(真武大帝),两侧分别供奉太乙救苦真人、妙龙真人像,殿内墙上雕刻有无量祖师遇真图和拜师图的壁画。相传净乐国太子17岁放弃王位修道,他先上武当山修行了42季,后来又来到崆峒山修炼,刚好在这里遇上了点化他成仙的太乙真人和妙乐救苦天尊,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故事,修建了遇真宫。 从遇真宫上行一段陡峭的石阶就是上天梯,上天梯源于宗教通天之意。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由崆峒山的开山祖师仁智禅师主持开凿。经明、清两代修缮和改革开放以后三次维修而形成现在的规模,台阶总数为369级,坡度极大,是登临皇城的唯一通道。经过沧桑岁月的石阶和扶手已经被游客经年累月的攀爬磨的光滑可鉴。 天梯上行不久就来到“黄帝问道处”, 崆峒驾鹤游,鼎湖乘龙去,这个黄帝问道广成子得道后乘龙上天的动人神话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广成子,黄帝时期人,相传广成子修炼得道于崆峒山,活了1200岁,黄帝前来向道家仙人广成子问道和治国之术,现在此处还立有“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处”石碑。<div> “黄帝问道广成子”的故事 ,展现了道家对道的认识及道家对万物特殊的认知方式,体现了道家以治身为本、治国为末的思想,最终将求道方法落实为具体的修炼之术。这些内容对道家向道教演变和道教修炼之术产生深远影响。<br></div> 崖壁上红色的木阁子是广成子的悬棺,里面供奉的是广成子、广 成子的仙友赤松子和跪着的轩辕黄帝,相传广成子在崆峒山修炼了1200多年,成仙后将自己的法体留在了这里。 穿过洞天门,就到了600 多个台阶天梯的尽头。 站在这里俯瞰中台和东台 ,各种错落有致的古建筑安卧在绿树掩映的山岭间。图中尖顶的亭子就是揽云亭。 磨针观位于揽云亭上方,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山上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建筑物。这里是为了纪念黎山老母用“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而点化无量祖师修成正果的地方。观内彩塑有紫气元君磨杵教化神像,壁间彩色悬塑山水、人物,观顶还有佛教的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弥、哞”。 再往上就是十二元帅殿,明代称二天门,是道教唯一一座穿廊式建筑,门楣上书“东瞰五岳”四个大字。 两侧各有六尊塑像,他们就是姜子牙所封的八位雷门元帅和四位护法灵官,依次是刘甫、辛环、马岗、赵公明、温琼、岳胜、苟张、邓忠、陶荣、张节、庞洪、毕环,都是保平安的护法神。 站在这里,仰望雷声峰古建筑群。 这座三教洞是旧有石室,是一个呈半圆形的石洞,深约6米,宽约4米,顶部为弧形,始建于明代,洞内供奉塑祀释迦佛祖、太上玄元皇帝老子、至圣先师孔子“三教”始祖,其中释迦摩尼居中,老子、孔子分居两侧。三教洞原是道教场所,后来演化为儒、释、道三教共存。 倚墙而坐的道姑。 此处有一醒目的路标。 这座重檐木坊就是三天门,两侧有两只俊秀的石狮子,雄狮脚下踩有一个圆球,表示一环流宇之意,雌狮脚下踩一只幼狮,表示子孙绵延万世。牌楼横额上一面书写“峻极於天”,意即此山非常险峻,普天之下没有比它更险峻的;一面书写“诞先登岸”,是说看谁有造化先悟道登岸。 过了三天门就是太白殿,殿门上方是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熹宗皇帝亲笔题写的“敕赐崆峒”四个大字,敕赐崆峒,指的是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李世民来陇视察马政,见崆峒山佛事大盛,遂御赐田宅一事。里面供奉的是“太白金星",太白金星是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忠厚善良,是玉皇大帝的内侍卫,负责传达各种命令,受到人们的喜爱。 太白殿东西两侧分为钟、鼓二楼,专门为山上修行的道士提醒时间,即我们常说的暮鼓晨钟。 皇城(太和宫)位于崆峒山主峰马鬃岭,是崆峒山保存最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唐代时这里为崇佛阁,明代嘉靖年间由驻藩平凉的韩王和他的妻子郭氏捐资修建,面积约200平方米。道教认为人间的一切都是天上的反映,神仙住所应与人间帝王宫殿相似,所以,皇城所建殿宇在建筑风格上仿照中国宫殿建筑,金碧辉煌,庄严肃穆。皇城海拔有2035米,如果天气晴好,可以远眺整个平凉城。<br><div> 由于疫情的原因皇城内院没有开放,没有能够欣赏到里面的各种神来之笔,好在,来日方长,且留待下次吧。</div> 皇城前面的一处平台上有卖特色小吃:燕面揉揉,被它奇特的名字吸引,回来查了资料才知是宁夏的一道民间小吃,开始时仅在固原地区流行,现在宁夏各地都有制作,是一道凉菜。燕面即莜麦面,固原人习惯将莜麦称为燕麦。 接下来是崆峒山香火最盛的天仙宫,又名子孙宫,是芸芸众生求子求孙的地方,宫内供奉的是财神赵公明的三个妹妹:琼霄、云霄和碧霄和十二生肖的化身像。 子孙宫门头的匾额:惟道独尊。 子孙宫内的香炉。 从子孙宫开始,就是翠屏山景区,翠屏山是崆峒山最高峰,海拔2123米,泾河和胭脂河回护前后,交汇环抱于突兀耸立的望驾山下,这里沟谷纵横,树木苍郁,是天然的绿色屏障,屏风一般,翠屏山巅即香山。上行不久就来到位于皇城与香山寺之间的静乐宫,静乐宫建在笄头山巅,笄头山在皇城与香山之间,峰峦叠翠,笄头高耸,青松拢翠,如盛妆少女,“笄头胜概”亭修建于明代,“笄头叠翠”是崆峒十二景之一。 远眺建在悬崖峭壁上的混元楼。 终于登顶香山,这里是崆峒山最高点,香山得名于香山寺,香山寺创建于元代或者更早,历史上多次补建重修,大殿内供奉彩塑16臂观世音观音菩萨高坐莲花像,左右塑各坐青狮、白象的文殊和普贤佛像。香山寺虽然称“寺”,历来却由道士住持,这是崆峒山特有现象。 于香山寺相呼应的是混元楼,原址建有轩辕楼,清末毁于战乱。楼内分三层,彩塑神像,外观为上八卦形下正方形的古建筑,体现天圆地方之感,外观犹如玲珑宝塔,高达29.6米,雕梁画栋,蔚为壮观,内有各种道教彩塑浮雕造像近600尊,皆出自宁夏隆德县民间杨氏匠师之手。混元楼基座是新建的《崆峒山地质博物馆》,自上而下悬匾分别为:混元、无极之源、太极之始、拨转乾坤。<br> 西线是崆峒山精华,以众多的古老道观和奇险的山势为主,我们登天梯,过隍城,到达山顶的香山寺,登临混元楼,极目四眺,天阔地宽,一览群山,峰峰叠翠,“三秦收眼底,陇原咫尺间”。<div> 站在混元楼上俯视群山,磨针观、揽云亭、中台、塔院、弹筝湖……尽收眼底。</div> 原路返回至皇城,沿雷声峰方向下山,雷声峰长约300余米,最宽处不过三五米,山脊两面临空,峭壁千仞,如遇天雨,雷声滚过,崖壁回荡,遐迩可闻,故称雷声峰。通道由岩石凿成,险要处开凿石洞或用铁索连接。雷声峰建筑顺应山势,山高庙险,随山脊起伏变化,险峻陡峭,横空驰骋,始建于北宋乾德年间(公元963—967年),依次为三官殿(天官、地官、水官)、玉皇楼、三星殿(福星、禄星、寿星)、雷祖殿。其中雷祖殿又名九光殿,为两层楼阁式,是崆峒山目前现存的明代建筑物中唯一一件保存较为完整的石雕建筑。上层供奉的是圣父圣母像,下层殿中供奉的是雷祖,墙壁上的雕塑反映了雷部三十六将官行云布雨降妖捉怪的场景,殿外墙壁间这两个神龛供奉的是执掌闪电和行风的两位婆婆。殿门前有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牌坊,石坊门楣上刻有“九光殿”和“神霄玉府”,坊门左右图案分别是八仙庆寿和八仙过海,造型生动,雕刻剔透,刀法刚劲,和谐统一,是平凉独有的石雕艺术瑰宝。<br> 返回中台,回望马鬃、雷声二峰,峰巅的古建筑顺着山势逶迤而下,隔峡而望。 东线与西线的道教圣地不同,这里是以佛教为主的寺庙群,地势较西线平坦。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墓塔,崆峒山塔群由七座墓塔组成,这些墓塔分布于以崆峒山法轮寺(塔院)为中心的四周山地之间,位于中台的是怀睿和尚塔,塔直径2米,清代雍正六年(1728年)所建,为石基转身,塔高7.6米,塔面向西南,正面第一层石刻“塔志铭”;第二层嵌一小碑,上刻“临济正宗,第三十五世怀睿和尚塔”十四字;第三层嵌石一方,上刻“宰堵波”三字;第四层开一小龛。 紧接着就是崆峒山建于唐贞观十三年(639年)著名的法轮寺。根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李世民下诏,让仁智禅师在崆峒山上建造一所寺院,称为“明慧禅院”,仁智禅师因此被视为崆峒开山祖师。宋朝时,寺院规模稍有扩大,并更名为“真乘寺”,明朝时寺院发展到鼎盛时期,神宗曾赐予匾额,寺院更名为“十方院”,又称“舒化寺”、“塔院寺”。自唐宋迄今,代有兴废,唐武宗灭佛,寺院亦曾遭劫。而最大的一次劫难为明嘉靖二十年朝廷降旨崆峒道士主持,驱散僧众,掠夺寺产,自此山寺始衰。1992年,法轮寺被重新修葺。同样因为疫情的原因,暂未开放。 从高处远观,寺院内建筑层层叠叠,最惹眼的是高高的凌空塔,高30米,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空心砖塔,每层顶端饰以飞檐,系经铜铃,遇风叮咚作响,始建于北宋天圣七年(公元1029年),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修葺,奇异的是塔顶生长一棵近200年的松树,挺拔苍翠,傲然独立,构成了叹为观止的“古塔托松”之奇景。<br> 东台有许多著名的寺庙,我却被一座几乎不被人注意的寺庙吸引,位于东台边缘的宝庆寺,最初是元朝忽必烈之子安西王忙哥刺出资修建,整个殿阁辉煌,金碧灿烂,大殿内原来有十大魔王彩塑,逼真生动,线条流畅自然,堪称一绝,均毁于“文革”时期。门框两边有一副楹联<b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仙山、神山、道山、佛山、儒山、山光唯真</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晴景、雨景、雪景、日景、月景、景色独俱</div><br> 但宝庆寺的特别不在于它精美的彩塑,不在于它写尽崆峒之景的楹联,宝庆寺青苔点点的石碑上揭开了隐在历史中的那段传奇:萨迦班智达携侄会见阔端,促成“凉州会谈”,西藏自此置于元朝管辖;忽必烈与一代帝师 八思巴之间以藏传佛教为纽带,建立了中央与西藏地方上层的稳定联系。 东台之上可以俯瞰山下的弹筝峡,风吹流水,常闻弹筝之声,故名弹筝峡,汇泾河水而成的崆峒水库安卧其中。 崆峒山是道教圣地,有至道的精髓,深远博大,永无止境,有至道的极致,静默深沉,不可揣测;崆峒山是佛教圣地,唐代仁智禅师开凿了上天梯,建造了“明慧禅院”,元代忽必烈帝师八思巴及安西王相商挺受命在山上督建佛寺;崆峒山还培育了一批儒家学者,汉代的王符,他是和王充齐名的古代唯物主义思想家,著有《潜夫论》,皇甫谧,医学针灸鼻祖,所著《甲乙经》是我国关于针灸术的最早著作,明代前七子之一的崆峒子李梦阳以及明八大才子之一的赵时春,都曾在崆峒潜心读书……<div> 儒、释、道在崆峒各个朝代虽互有兴衰,但始终同处一山,互尊互让,共尊共荣,和谐发展,这些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土生文化与外来佛教文化从冲突到融合,最终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事实,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文化是开放的、博大的、多样化的文化体系,体现了中国文化包纳一切、雍容大度的广阔胸怀。</div>